读无定法,阅读有法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教学有法”的道理。这句话同样也可以延伸于阅读之中,那就是“读无定法,阅读有法”。温儒敏教授在谈读书时就教给我们诸多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名家名作,要想深得其意,就必须有合适的阅读切入点和突破口。

      如读郭沫若的《女神》,可以用“三步阅读法”,即“直观感受”,“设身处地”,“名理分析”,在第一印象与历史现场结合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爆发式的情感,虽然诗歌也有直白粗糙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那是独属于“五四”时期的“不可重复的特殊之美”的作品,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读郁达夫的《沉沦》,则要读出“一种才情,一份率真”,因为作者在小说中彻底暴露了自我,他并没有刻意追求小说的结构美和语言美,反而是用写诗写散文的笔法在直抒胸臆,这样的不拘一格让这部小说更显得与众不同,我们更能理解“五四”时期诗人的内心世界,那是一种真实的美,更能撼动人心。

      读冯至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要顺着“冥想”,读出智性之美。探寻出作者的写作意趣:用质朴的笔触,写出了大自然的永恒之美。于“冥想”中关注自然山水的本来面目,注入哲思,明心见性,体会生命的价值,诗的韵味与境界自然生成。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家,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笔法,阅读时我们当然要依情而定,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读无定法,阅读有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阅读中深受益,趣无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无定法,阅读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