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自我,刻不容缓

01

人的一生其实都在为自己奋斗,为家庭承担,为自己的子女及父母满足种种需求而做出努力,至少对大部分平凡人来说,生活从来都是如此。

在《白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摔倒的老人为什么讹诈救他的人?因为大部分老人没有医疗保险,最大的痛苦还不是来自肉体——中国的父母心疼孩子啊,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孩子要给自己掏钱治伤。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他扛不住——在这之前他可能行了一辈子的善,但是这一瞬间都不存在了,他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了扶他起来的人。如果中国的老人都有医疗、养老保险,还会发生这么多起讹诈事件吗?”

图片源自网路

其实结合书中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想表明在制度及环境的作用下,激发出人性自私的一面,而非人性的本真。

我们抛开这层含义,毕竟制度不是咱老百姓能控制的。单看事件,在家庭环境的驱使下,自我(也就是事件中为老人为孩子考虑的那部分)完全被显现出来了,比起扶起他的陌生人,还是自己的子女要更为重要。

此时老人心中的自我,便使得整件事在局外人看来,是那么不公平,那么反人性。

但实际上,若不是揪住此事不放,而把人人为我的这种自我观念单独拿出来分析,会发现自我其实并非是什么不可饶恕的错。

多少人在指责“自我”行为的同时,也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行驶着种种自我的权力?

图片源自网路

  只是当事人及事件有所不同而已。往小了说,是为自己,为家庭,比如熬夜加班,为自己能升职加薪,为自我实现,为早日还上房贷、车贷。往大了说,是为自身所处的社会及国家,比如热衷电影产业的进步,其实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影片质量能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格局不同,最终事件的影响力,以及波及的范畴也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人们的修为、教养被不成文地分成三六九等,社会地位也由此显现。

但说到底,“自我”本身不是个错误。

02

除了基督教、佛教等一些宗教信仰中会指导人们通过修为去接近忘我的心境,身为世人的我们当中,谁又是完完全全无我的呢?

图片源自网路

因此我们不必为别人的自我而感到懊恼,也不必为自己的自我感到羞愧。认知能力并非人人具备,但首先认识到“自我不是错”这件事还是尤为重要的。

总不能我们的世界里人人都在苛责别人及自己,这种常见的行为被视为再正常不过的处事态度,简直不可理喻。事实上,当我们真正花时间去了解自我后,就不会对这种自我进行批判了。因为人人都多多少少地在“自我”着。

作者孙瑞雪在《爱和自由》一书中,曾写道:“创造和形成自我很重要。破坏儿童内在的内驱力,为成人的目的服务,就是一种犯罪。因为,这样的教育会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高度觉察我们自己是不是让孩子按照‘我’的意愿在成长。”

这段文字中的主角是孩子,书中对蒙氏教育法做了深度解析,旨在让0——6岁的不同阶段对逻辑、自我、责任、尊重、专注力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充满爱的土壤中让孩子感受到自由的魅力,从而逐渐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对生活也具备深刻的理解能力、判断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创造力。

换言之,假设在6岁之前孩子的自我没能得以建立,那么在后面漫长且不易的人生岁月中,这个孩子不论实际年龄有多大,他(她)的心理年龄却只能停留在六岁以下。他们总是拼了命想去寻找自我,那个六岁之前没能形成的自我。

引用原文的一段话:“大家可能看到周围的很多成人,永远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那时因为他没有从自我中走出来,他依然没有建构起自我,他就一直处于五六岁的状态。一个几岁的孩子如何为自己负责呢?而父母、老师或国家根本上无法在你成人后为你负责,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你就拥有了不自知的抱怨和仇视。”

也就是说唯有经历过“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后,才更有可能接近真善美。

03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回过头去责怪使我们的上一辈没能给我们“创造和构建自我”的机会,而是想说唯有我们懂得了自我是如何形成的,才会开始意识到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我。

心理年龄没过6岁的孩子,不可能去为家庭、父母、社会、工作等一切事物负责。试想一下,这样孩子气的“自我”能为人们带来什么呢?焦虑、拖延、懒惰、不自知、眼高手低、不主动、麻木、消极、抱怨等等。

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管自己高兴,工作及人际关系上都是如此,只要不开心了就一定会去抱怨一番。这样只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糟糕,不是吗?

不过好在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来了解自我的形成,至少可以做到不去批判自我。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6岁之前的问题翻出来做什么呢,就算了解真相了,我们今天都已经30多岁了,如何能尽量不自我呢?

6岁前的你接触的教育多半来自家庭,这就回到文章开头《白说》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上了:环境。是环境激发出人性中相对邪恶的一面。

在家庭环境中,我们接触的人还简单一点,但是当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并存时,我们需要在这其中寻求一种构建自我的方式。比如享受孤独,读书、喝茶、思考、写生,在建立这个自我的过程中,不能被打断。(若每天只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那么每天在这段时间里就时完完全全属于你自己的,没有手机、没有推送、没有人可以夺走你的注意力)

图片源自网路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找回曾经没有构建起来的自我。因为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在不同阶段经历各种磨难、不顺,当然在成为自己的路上,我们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很多该负的责任、该担起的使命、该扮演的角色在等待我们快速成长。

但自我都没建立起来,何以创造更多可能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确认识自我,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