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写的一部散文集,主要讲述余秋雨先生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海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本书主要分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四个部分,最让人震撼的就是“中国之旅”。《文化苦旅》在“中国之旅”这部分讲述了都江堰喀什等著名景点,当读到这部分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澎湃,不由得感叹祖国山河壮丽与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悲壮,网上有评论,有言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学巨匠《文化苦旅》就是以散文的朴实展现了一副壮美山河,并用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沉浸于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文化苦旅》也因这种文化魅力烙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这本书里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却有着振聋发聩的声响,面对这本书,我们开始用需要去描述他的辉煌,只得静静地矗立在前人的墓碑前静静瞻仰心底里感叹着山河的辉煌与沧海桑田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只有深思来面对历史的回馈,这本书不仅对文化的感叹,更是对那段岁月的一种尊重。荒芜大漠中,一个个古老的意像记载了敦煌文明的兴衰,记录了一个没落王朝的耻辱与无奈,当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时,一个壮丽无比的乐章便开始奏响,他是1000多年后的积累,他是1000多年鲜活的生命,他是无数艺术家与信徒膜拜的圣地,可谁又能想到他最终的命运却交付到一个道士手里儿,那个道士也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无知的人物,他的无知,她的卑贱他的自以为是,无不让人悲叹,让人扼腕,当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绚丽的壁画粉刷的所剩无几时,当道士看着微薄的银元得意的时候,当那一车车瑰宝被大摇大摆地运到国外的时候,让人心堕入深渊,大漠孤烟灿灿的文明将那些人背影拉长也将历史的灿烂辉煌定格。

《文化苦旅》讲的不仅是一些文化更像是一副地理绘卷,从北国宁古塔到西域莫高窟,从北国冰封到漫天黄沙,横跨的不只是地界更是文化的交流与延伸,感叹如痴如醉的中华文明陶醉与壮丽的祖国山海,但这并不是读者单纯的目的,他似乎更想传达出文明的流传与交融, 或许这就是他文字的魅力,平淡中带着灵性的跳脱,像是经历过喧嚣到寂静的洗礼,一下子让岁月变的悠长沉醉,用文字与作者共鸣与文物共情。深刻感受文化的渊博与时代给予的温情。本书用着独特的手法烘托这不一样的人文气息,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拉进了人与历史的距离,深刻感受历史的温度与深度,使文物像一个百年老者一般穿梭与岁月之间,带来心灵的冲击与时间的领悟。但《文化苦旅》更像是在讲述着“苦”旅,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恨情仇。两千多年的都江堰庇佑着天府之国,但敦煌的文物却在他国抽泣。西出的阳关还展示着马革裹尸,将军百战死,羌笛似乎还在发出声响。一场跨越千年的感悟,一场来自文化的洗礼,透过平静的文字感受岁月的深沉,这或许就是余秋雨先生文字的魅力,抑或是对文化的感慨。他一边欣喜文化的悠久一边感叹着文化的破损。为那些可怜女子立的贞洁牌坊,吴山庙的钟声,尼姑庵修建的学校,看守坟场的老信客,都江堰,敦煌莫高窟,鸣沙中的月牙泉,上京龙泉府废井的冷眼,杭州宣言,苏东坡黄州突围,承德避暑山庄,流放宁古塔,没有留下什么的晋商,风雨天一阁,新加坡的墓地,中华文脉,以及一些人物谢晋,巴金,黄佐临,与余鸿文,徐扶明,曾远风,余颐贤的对话,对自己石一歌的自证,对中国文化的担忧,对母亲的悼词,最后祭笔。

    翻阅一个个故事,走过一段段岁月,仿佛自己见过那些人,经历过那些事。唐太宗曾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或许这就是应该铭记历史回看历史的意义,《文化苦旅》不应该只作为一种对文化的解读更应该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深刻的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