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12.19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政事,说:“假如杀掉无道的人,来亲近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治理政事,为什么要杀戮呢?您想要行善,百姓就会归于善。君子的作风好比风,百姓的作风好比是草。风吹向哪里,草就倒向哪里。”

解读:季康子大概是准备用刑法来治理国家。所以他说“杀无道以就有道”。季康子的特殊之处,在于用“杀”来止无道。而孔子显然不认可。在孔子的心目中,用“杀”或者“齐之以刑”的办法来管理百姓,百姓仅仅是因为害怕被处罚而能免于刑法的处罚,内心并不认可,这样的老百姓是“免而无耻”,没有羞耻之心,也不可能不犯法,不违纪,但道德沦丧,社会上人情淡漠。所以,孔子反对季康子的这种治理方法,他告诫季康子,高明的政治应该言传身教的引导人们向善,而不是以杀戮来制止什么。孔子还跟季康子解释了他选择这个治理思路的理由,就是:君子作风的力量比小人作风的力量大很多,君子作风施加到小人作风上,就会像风吹倒草一样,把小人作风给吹倒、压制住。国家的治理就是要提倡、培养君子作风,而君子作风肯定不会是“杀无道”,而是仁德之心,对人有爱心。

我的感悟:

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强调为政以德。但也应该有法治。治国是这样,治家也是这样,其他的管理也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颜渊》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