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史蒂夫.乔布斯传》

乔布斯传有很多个版本,我选择了块头最大的,由沃尔特. 艾萨克森写的版本。关于乔布斯,我听到太多的传闻了,在这种心情下拜读这本传记,得到的不仅是对乔布斯人的崇敬,更是对生活,对世界的新的思考体验。

书的开篇是1997年,苹果公司推出的‘非同凡想’广告的一句话: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这句话带有鲜明的乔布斯特色,敢想敢做,同时带着狂妄,唯心主义,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乔布斯就是一位艺术家!尽管许多人承认管理是一门艺术,产品设计也是一门艺术,但在现实中没有多少人会把那些高高在上,一丝不染的CEO们和那些醉心于精神世界的艺术家联系在一起。乔布斯是一位真正把管理,把产品设计当作艺术的CEO,当然不只有他做到了。

现在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们都把乔布斯看作榜样领袖。乔布斯对产品完美的执着追求着实让不少人羡慕,产品经理人把产品当孩子,都想让它以最好的面貌呈现在这个世上,无奈老板催着ddl,技术得不到支持,往往草草上线,后期靠版本迭代缝缝补补,叫做互联网思维,这让人不敢苟同——至少对一个艺术家而言。乔布斯让整个团队跟着他的指挥棒演奏出动人交响乐的重要武器就是“现实扭曲力场”,我对它的理解就是出彩的演讲能力和生动的表现力,要有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去集结一帮人,去感染一帮人。文中提到乔布斯早期的禅修对他的精神世界有很大的影响,但同时我也发现乔布斯不顾他人的我行我素,和对自己严苛到极致的素食习惯也是他精神世界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当一个人的某些欲望被放逐,当一个人的内心只有茫茫天地和他孤身一人时,是否换来乔布斯那洞知未来的“直觉”和设计灵感?

在管理方面,虽然乔布斯天性独裁专制,从不寄往于共识,但他却着力在公司营造一种合作的文化。很多公司都在力求减少会议,乔布斯却独独相反:每周一是高管会议,每周三要开营销战略会议,此外还有无数的产品评论会。他不喜欢用PPT,也不喜欢正式的讲话,他坚持让所有参与者一起讨论问题,利用各方优势,听取不同部门的观点。

因为他坚信,苹果公司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各类资源的整合,从设计、硬件、软件、直到内容。他希望公司的所有部门都能够进行并行合作。他把这称为“深度合作”和“并行工程”。所以,一个产品的开发过程不是像流水线一样先从工程到设计,再到营销,最后分销。相反,这些部门是同时进行工作的。“我们的方针就是开发高度整合的产品,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生产过程也必须是整合和协作完成的。”乔布斯说。

这一政策也应用到重要职位的招聘上。他会安排候选人直接面见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而不是只见一下部门经理。“然后我们就会一起讨论他们能不能入选”。乔布斯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公司充斥着“二流人才”。

在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最佳”和“一般”之间大约相差30%。但是当我见到沃兹尼亚克时,我认为他比普通工程师要优秀50倍。很多要开会解决的事在他的脑袋里就能完成。麦金塔团队就致力于成为一个全部是他这样的一流选手的团队。人们总说他们和别人合不来,他们不喜欢团队合作。但我发现,一流选手喜欢和一流选手共事,他们只是不喜欢和三流选手在一起罢了。当我们在招聘时,即使那个人是要去营销部门,我也会让他和设计部门的人和工程师聊聊。——乔布斯

在客户体验上,乔布斯的艺术更是表现得淋淋尽致。乔布斯不喜欢失去对任何事情的控制,尤其是关系到顾客体验的事情。他希望将苹果产品的理念直接传递给顾客,于是建立了苹果零售店。尽管外界一直在唱衰乔布斯这个主意(包括后来的ipod),但乔布斯一直不为所动,后来苹果零售店在提高品牌认知度方面做出了间接的贡献,提升了整个公司的业务。对顾客负责的态度还有就是体现在“简洁”,将复杂的功能封装在一个外表简洁友好的盒子里,他要求不用说明书也能学会使用苹果产品。在对外的一切展示,无论是广告还是发布会,乔布斯总会细看每一个细节,反复修改甚至推倒重来直到满意为止。

乔布斯一直沉迷于艺术和科技的交融,以至于皮克斯濒临破产时,乔布斯还拼命保护着动画制作部门。人文和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一对翅膀,一只翅膀发育不起来,注定飞不长久。我们绝不能忽视人文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影响,人文艺术是科学发展的灵感来源!另外,学科的交融是近年来学界的热门议题,对这种拥有多方面知识的人称为复合型人才。不知是该喜该悲,作为本科读着复合型专业的人,我一直对未来做什么事感到迷茫,什么技能才是我们的专业技能呢,我想乔布斯可以给我答案。

我的激情所在就是打造一家可以传世的公司,这家公司里的人动力十足地创造伟大的作品。其他的一切都是第二位的,当然,能赚钱很棒,因为那样你才能够制造伟大的作品。但是动力来自产品,而不是利润。斯卡利本末倒置,把赚钱当成了目标。这只是个微妙的差别,但其结果却会影响每一件事,你聘用谁,提拔谁,会议上讨论什么事情
——乔布斯

这段话读得我热泪盈眶,多么浪漫,乔布斯像活在电视上的人,像是不食人间烟火,像是5,6岁孩子倔强而清澈的眼神。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圣人的追求。乔布斯一直坚持集中精力在几件事,拒绝其他事,很少人擅长于这一点。

最后再来谈谈封闭与开放,封闭阵营有雷打不动的乔布斯,开放阵营有微软,谷歌等带有极客风格的公司。纵观盖茨和乔布斯的职业生涯,彼此对于数字世界最根本的一个问题都抱有对立的理念——硬件和软件应该紧密整合还是应该更加开放。“我曾经相信那种开放的、横向的模式会胜出”盖茨说,“但是证明一体化的,垂直的模式也可以很出色。”一体化策略造就了苹果的创新产品,分散模式让微软难有创新。

封闭和开放放到社会趋势层面上来讲,现在越来越多企业都倡导社会协作,要求自己做好社会庞大生产链的一环,这其中少不了许多摩擦,早期企业肯定是以这种社会大合作来起家,但是否意味着操控整个供应链不必要?

另外,我也注意到在最近微软收购github引起大量反对声音,在程序猿世界里,代码开源是我认为最酷的事,这种知识共享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很流行很受欢迎,以至于现在对知识付费很怀疑,这不就是封闭和开放吗?究竟哪种才是社会趋势需要我们拭目以待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史蒂夫.乔布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