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图片发自App

今天读完了《听王崧舟老师评课》,就像老师自己说的那样“不为点缀而为自省的评课”,直接主题!

    (一)王老师评课,实际是诠释自己的语文教学观。 

      王老师借评课告诉我们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着三种境界:第一境,人在课中,课在人中;第二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第三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读来玄妙,咀嚼一番又觉得在理之际,教无定法、课堂生成、教学艺术这些名词术语不都是在印证这种打破规范、打破程式的教学追求吗?就如夫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把生命和灵魂嵌入教学,让课堂成为自由和率性的道场,这样的语文课堂真让人神往。

      在王老师的评课中体现着他对语文课味道的偏好。他认为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味是“语文味”,第二味是“人情味”,第三味是“书卷味”,三种味道,三个层面。第一层实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那就是语文课该教些什么;第二层则是凸显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应该有趣味、重熏陶、存人本;第三层则是表现了语文课的品味追求。这三味,我们也许不可能一一占尽,但也告诉了我们语文课最起码应该上成什么样子的,还告诉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语文课提高到什么样子的,这三味可供所有语文老师仔细琢磨,甚至追求一生。

        这就是王老师给我们在评课中诠释的他的语文观,没有艰深晦涩的长篇演绎,有的是本色的解读,真实的践行。

  (二)王老师谈评课,更是在谈做人。

    王老师告诉我们评课者课者应该有参与课堂的感性体验,还应该具备笼罩课堂的理性思考。即做热情的参与者,还要做一位冷静的旁观者。因为只有参与,才能投入其中,才能对所评之课感同身受,才能真实、真切、真诚地体验课中的酸甜苦辣,从而抱持一种“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的心态;因为只有旁观,才能超然其外,才能对所评之课理性思辨、独立判断,才能发现课所承载、所体现、所隐匿的课程价值、教学规律、教育本质,进而彰显“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学术信念。

    王老师告诉我们评课的核心是倾听与理解。评课者应当怀着一颗虚静之心才能发下成见、偏见和浅见,方能全然敞开、全心投入,方能平等关照、自由对话,最终实现执教者和评课者的视域融合,因为评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彰显评课者的深度和高度,更重要的是让执教者通过评课者的评议,重新找回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职业尊严和专业激情。

    王老师还提醒我们评课除了要评“教”还要评“学”。一评“学的起点”,再评“学的过程”,再评“学的效果”。他指出“学的起点”在评课中是最大的盲点和黑洞。因为无法评议“学的起点”,所以很难评议“学的过程”和“学的效果”。在看似科学的评“学”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虚伪和霸道。有时,貌似学得扎实、学得生动、学得自主、学得愉悦,其实也不过是良好的“学的起点”的简单重复,跟执教者的设计和实施并无多大干系;有时,貌似学得沉闷、学得拘谨、学得散漫、学得压抑,其实也不过是拙劣的“学的起点”的一种必然报应,执教者不仅要为此背上黑锅,而且无从申冤。

    王老师说:“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从根本上说,所评之课不过是关照自己灵魂的一面镜子。”,我想一本书能够折射出的作者的灵魂,而王老师在拿出自己评课时的种种体会和感受也是希望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灵魂,那个活在语文教学中的自己吧!最爱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此。”。读此书,收获颇多,慢慢实践,慢慢消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