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第十二章,第三节)

                第十二章 两个糟心的邻居

                      第三节 击西夏(上)

夏州(陕西靖边)是西夏政权的发祥地之一。

唐太宗时期,党项族首领拓拔赤辞归唐,李世民赐姓李,安置在陕西夏州等地,随后号“平夏部”,世居夏州。

唐末,拓跋思恭任夏州节度使,统领银州(陕西横山)、夏州(陕西靖边)、绥州(陕西绥德)、宥州(内蒙古鄂托克)、静州(宁夏永宁)五州。

拓跋氏因征讨黄巢起义有功,再次被唐朝皇帝赐姓李,封夏国公。

李思恭卒,弟弟李思谏继任,改夏州节度使为定难军节度使。

李思谏卒,李思恭孙子李彝昌任定难军节度使。

李彝昌卒,子李仁福继任;

李仁福卒,李彝超继任;

李彝超之后,其弟李彝兴继任。

公元960年,李彝兴向赵匡胤进贡,赵匡胤封他为太尉。

公元967年,李彝兴卒,赵匡胤追封其为夏王。子李克睿继任。

公元976年,李克睿协助大宋攻破了北汉的吴堡寨,俘获寨主侯遇,被赵匡胤封为检校太尉。

公元978年,李克睿卒,子李继筠继任。

第二年,赵光义伐北汉,李继筠派银州刺史李光远、绥州刺史李光宪出兵配合大宋的军事行动,渡河列阵,和宋军遥相呼应。

公元980年,李继筠卒,弟弟李继捧继任。此时李继捧才十九岁。

公元982年,李继捧感觉自己年轻,难以服众,主动到东京开封朝觐,放弃世袭割据,向大宋献出夏、 银、 绥、 宥之地献于宋朝。

赵光义大喜,授李继捧彰德军节度使,并将李继捧全族一锅端到开封来。随后,赵光义任命曹光实为四州都巡检使,总统四州军事。

李继捧此举,实际是向大宋投降。李继捧的举动,深深刺痛了西夏的开拓者———李继迁,

李继迁是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李继捧的宗族弟弟,比李继捧小一岁。

李继迁出生于银州(陕西横山)无定河,据说李继迁生下来就有牙齿,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李继迁长大后勇悍有谋,“擅骑射,饶智数”而闻名乡里。这是事实。

李继捧的老爹,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李继迁的族叔)极其喜爱李继迁的才能,于公元975年授年仅十二岁的李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

公元982年六月,赵光义派使者来夏州,要求李继捧的所有宗族移居开封,李继迁才知道做节度使的族长哥哥归顺了大宋。

此时李继迁才二十岁,留居在银州(陕西横山)。

赵光义的使者也到了银州,要求李继迁这一支定期赶赴东京。但李继迁知道,去了开封,等于进了牢笼!纵使拥有冲天之翼,也不能展翅,对于胸有大志的李继迁来说,这是万万不愿意的。

这是大宋的历史悲哀,如果在以后的时期,宋王朝西北面没有西夏的羁縻,大宋的军事局面将好得多,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眼看时间越来越紧迫,李继迁与弟弟李继冲、心腹张浦等人密谋一番后,导演了一出戏。

一天,李继迁到使者面前嚎头大哭,说他乳母病逝,请让他送完葬以后再去东京,使者不知有诈,点头同意。

三天后,李继迁、李继冲、张浦及其他亲信披麻戴孝,哭声震天,抬着棺材出城送丧。

一群人悲悲切切的哭出城后 快步走到郊外,从棺材和丧车里抽出藏好的武器,骑上马匆匆奔赴距离夏州三百里的地斤泽(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

李继迁到了地斤泽,立即联结当地党项豪族,表示要抗宋自立。当时豪族见李继迁势单力薄,不肯与他一起趟浑水!

李继迁有办法,他将远祖拓跋思忠的画像悬挂出来,展示给众人。并对他们说:“李氏在夏州对部族世代有恩德,现在朝廷想断绝它,你们不忘李氏,能和我复兴吗?”

众人看到画像,泣涕跪拜,众声应“诺!”。于是归附李继迁的部落越来越多。

同年十二月,李继迁攻打夏州,自此走上了与宋朝分庭抗礼的道路。



佐料:李继捧的爷爷李彝兴,在后周郭威后期就被封为西平王,柴荣即位,加封太保。柴宗训即位,加封太傅。

宋初,赵匡胤加封李彝兴太尉。李彝兴向赵匡胤贡献骏马三百匹,赵匡胤大喜,召使者问:“你们太尉腹围多大?”

使者回答:“太尉腰腹甚大!”

赵匡胤感叹道:“你们太尉真是有福德的人啊!”便亲自监工做了一条长玉带,让使者带回夏州。

三百匹骏马换一条玉带,这就是皇帝的买卖!

李继捧归降大宋后,有次,赵光义在宴席之余,问李继捧:“你在夏州,用什么策略约束各部族?”

李继捧答道:“西夏羌族('羌族'在当时是少数民族的统称,非特指一名族)凶狠强悍,我们仅是牵制而已,不能完全制约他们!”

李继捧的回答,显示出他的能力确实有限,这也是他不能完全控制西夏,从而主动归降大宋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彩纷呈宋王朝(第十二章,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