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四十七-意识光谱

读完《意识光谱》,对我来说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之所以这么说,有三个原因。第一,2008年我第一次读这本书,可以说是根本看不懂,感觉跟天书一样。2011年再读,也就是能读前三章吧,还是半懂不懂。今年不仅都读懂了,而且与我内在的知识系统完全是融会贯通的。第二,读完此书让我明白这十几年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这种感觉好像一个习武之人,突然发现潜移默化的,自己的任督二脉好像被打通了。第三,我确信这些年的佛法修行,包括理论和实修,都是有成就的。而就我的内在认知来说,自悟自修的东西都是在大道上的。这让我对修行的信心大增。

意识光谱是一本用物理学证明佛学真实性的书,又被称为物理学版本的金刚经。肯威尔伯24岁写成此书,被誉为可以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大师。我毫不怀疑,肯威尔伯一定是开悟之人,否则根本不可能在如此年纪写出这样的巨著。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会发出叹息,感慨世上怎么会有如此通彻天地的奇人啊。就算让我耗尽一千年的功力,也不可能写出如此有深度的文字啊。关于《意识光谱》的读书笔记,说实话很难写,就好比任何对《金刚经》的注释都无法和《金刚经》相提并论一样,《意识光谱》也无法注解。随手写写,就当杂记吧。


一:宇宙的原点

易经中太极的概念,就是物理学的那个宇宙原点,也是佛学中反复提到的自性。太极生两仪,有了阴阳,这时候物理世界开始产生二元论,人类社会也开始在二元论的根基下逐步建立。但其实阴阳是一不是二。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包含,是完全合一的。道生一,道就是太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阳,二是阴,三是变化。人类的认知,从变化开始,就已经离开了合一的大道,转而有了分别心。《意识光谱》开篇就形象的比喻了领悟灵性的难度。为什么佛陀二千多年前告诉了世人开悟之道在于“内观自性”,但这二千年来也没几个人能真正开悟。因为内观自性就好比用自己的左手来握左手,当你有这个念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分别心而无法完成了。那个你用来观自性的东西,就应该是自性本身才对,可自性自己怎么来观自己?因此,为什么佛学又称不二哲学。不二不二,用人类的三维理性是无法理解的,只有用更高维度的意识,而通往更高维度的通道在“当下”。


二:到底什么是意识光谱

经典物理学的根基是二元论,简单说就是物质与精神、内和外、你和我,世间万物都是对立存在的。这也是我们人类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和思维方式,因此所有人都默认这是真理,就好比认为自己当然是人类一样确定无疑。但是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再到今天的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发现真实的世界,万事万物相互依存、互相包含、比如意识与物质就是如此。换句话说,我们认为对立的那些事物,本质都是完全相同的一体。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根基,千百年来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可能根本就是错的,无数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因为不敢相信这样的结果而选择自杀。最经典的比喻就是“柏拉图山洞”假说,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如同背对洞口坐在一个山洞里,从生到死都不会转身,因此我们看到的都是真实世界在山洞的投影。要想认识到真实的世界,必须抛弃二元论的思想。对于人类来说,只要起心动念就是二元论,因此只要开始思考,就已经没办法继续了,这个真的好困扰。只能用更高维度的能量,比如直觉,用直觉不带任何判断的观照每一个当下,或许是一个方法。

真实的世界是一元的,不是二元,也就是万事万物其实是一个完全融合的整体,不存在任何分别。当然,这种描述也是错的,因为“一”也根本不存在,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一旦开启,就已经错了。我们所说的这个“实像”是无法用人类语言描述的,只能感受。但因为实像就在那里,所以感受实像的唯一方法是去除法。去除贪嗔痴、去除人类思维,甚至去除一切起心动念。因此所有的修行,都是修静心、都是修当下。因为只有在当下去除一切起心动念,仅用本心(直觉)去觉知,才有可能感知到实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六祖所讲的没有渐修只有顿悟真的是大道理。渐修还是三维空间的方法,是不可能触及实像的,实像就在那里,只能用本心去感受。当然,这一步,难如登天!

意识光谱,也就是意识的层次,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分法。西方的、印度的、东方的,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大心境界,对应的是开悟之后无分别心的不二状态,我们人类基本都没体验过这种状态;超个人带,就是佛教所说的阿赖耶识,我们在梦境或者极度安住当下,或者深度冥想的时候体验过这种状态;存在阶层,是二元论刚开始的阶段,由于对生死产生恐惧,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意识同外界区分开来;通过生物社会带,我们进入到自我阶层,在这里我们不光与外界有了分别,而且身体与精神之间也产生了分别,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状态,都是在自我阶层;而当我们的精神内部也开始出现二元分别,就会进入阴影层,各种压力和抑郁也因此产生。这一章确实过于学术,看的我好费力,但这些理论都是理解此书的基础。


三:时间的幻像

过去和未来是一种幻觉,只有当下真实存在。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时间是物体的相对运动产生的。人类的大脑由于无法理解宇宙的合一性,因此将宇宙拆解成无数个有分别的个体来认知。而这个用线性的逻辑来认知的过程,就产生了时间。过去是现在的记忆,未来是现在的期望,说到底都是现在的投影。深刻认知这个问题,无论从灵修的角度还是生活的角度,都意义重大。从灵修的角度来看,只有意识到当下是永恒的,才能在当下这个唯一的通道感知到本性与宇宙的合一性,才有可能从自我“跌落”到实相。从生活的角度来讲,只有专注当下的人,才能真正平和快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某种意义来讲,只有安住当下的那些时刻,我们才真正的活过。


四:生死如一

生死如同阴阳,是一体两面,重点是“一”,不是“二”。生死只不过是看待“当下”实相的不同看法而已,但说实话要想参悟真的很难。难归难,生死的问题我们早晚都要想通的,只有了悟生死是同一的,我们才能无所牵挂不惧怕死亡。正如心经所言: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五:意识光谱的转换

阴影层到自我层的转换,是对我们现实生活指导意义最强的。我们认为的世界对我们的看法,其实源自内心的阴影层。简言之,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很多朋友觉得上海人排外,或者澳洲人排华。其实这些认知的核心原因,是他们内心深处有感觉被排挤的潜意识,同时把这样潜意识投射给了外界。一个抑郁性质的人,总觉得外界都在给自己气受;一个自卑的人,总觉得别人都看不起自己,一切都源于内心。那么该如何治愈这种负面情绪哪?方法很简单,第一要勇敢承认,第二不要对抗,只是觉知就好。很多人始终改变不了自己的负面情绪,核心原因是没用勇气接受自己是这样的人。一但有勇气接受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改变的最重要一步。接下来就是觉知这些情绪并与之融合。千万不要对抗,让这些情绪自然流淌就好,它们自然会消融的。从阴影层到自我层的转变,不仅仅是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大幅提高,而是人生层级到了另外一个更高的维度。一切修行的基础,就是要首先完成从阴影层到自我层的转变。换句话说,内心光明是人生的必修课,因为己心光明世界就光明。

对于生物社会带来说,人类的认知在这个阶段进行了身体和精神的分离。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父母和老师以生物社会带的方式进行培养和教育,逐渐便失去了认知真实世界的潜力。人类的教育方式,也许从根本上就是错的。

人类作为一个身心灵的整体,作者对其命名为人马座(呵呵,我的星座就是人马)。从自我阶层到存在阶层的转变,重要的法门是觉知我们的身体和情绪。这里面的觉知,是用自己的意识“观察”或者“看着”,但千万不要有任何判断,只是单纯的觉知就好。我上师教给我的佛教内观方法也是如此,只是“看着”和“觉知”,目标可以是当下的情绪或者身体某一部位,也可以是某种行为乃至声音、气味、呼吸等等,核心是不要有任何判断和念头。这种禅修我已经坚持了好多年了,说实话真的不容易,稍不留神就会起心动念,这种觉知也被打破了。


六:到底该如何修行

禅宗称之为“桶底脱落”的终极修行,也就是由超个人带向大心境界的转化。大心境界就是佛的境界,是我们的自性,每个人都本自具足。这一步的修行,应该不能称之为修行。因为一旦谈及修行,就已经有了分别心,而大心境界是完全无分别的。我们无法观察、思考这种境界,因为观察思考的主体与与客体本就是合一的。唯一的方法,是“成为它”。当然,怎么算是“成为”,这个用三维空间人类的思想,也是无法理解的。于是释迦摩尼成佛之后,好像也并没有清晰的说明成佛到底是什么样的。因为人类的语言和思想根本无法说明和理解,一旦有了心念,就已经错了。

自性不可观察甚至觉知,因为自性是完全无分别的,是观者和被观者的合一,就好像用我们的左手指去触摸左手指一样不可能。唯一的方法,是觉知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每一种情绪、每一个当下。自性本就在那里,自己会显示。当下是唯一的真相,是自性的本体,过去和未来都是幻像,是我们产生“思想”的土壤。全然的安住当下,自性自然呈现。

整整一个半月,总算把这本十几年前视为天书的《意识光谱》彻底读懂了,并且与自己的其它知识完全的融为一体,感恩佛祖!感恩天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四十七-意识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