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 功成弗居

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所以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阴阳图

解析:

我们大家所认知的世界是一个阴阳对立且统一的二元世界,正如原文所说:美和丑,善和恶,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生和灭,……等等,它们都是对立且统一的,阴阳有四个原则:阴阳对立,阴阳统一,阴阳互根,阴阳消长!我们所认知的世界都不出这四个原则的范畴!老子是得道的人,他跟我们认知有什么不同呢?

这里老子提到“无为”的观点!那么什么是无为呢?无为可不是无所作为,无为是竭尽全力的去做但心里若无其事!对自己做过的事一点执着都没有,心里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我们心里无所谓得,当我们失去的时候也就无所谓失去!无为简单说就是不生不灭,没有生自然也就不会有灭!这样我们的内心始终都会处于一种安详平静的状态!而不会因为患得患失而忧愁烦恼了,这个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不容易!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效法了道,圣人用无为的观点来处事,正是效法了道!道体是不生不灭的,但道体却可以现出宇宙的森罗万象,这也正是道体的作用,有体必有用,有用必现相!道体可以现宇宙的森罗万象,但道体却从不自居,道体始终是空寂的,永恒不变的!也正因为道体永恒不变的空寂,才会源源不断的现出宇宙的森罗万象!

宇宙的森罗万象没有离开道体,我们人也没有,那么我们人的体是什么呢?也就是根本是什么呢?我们人的根本就是我们的心!心就是我们的根本,一切的善恶得失都离不开这颗心,我们的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本来就和道体相相应的,只是因境而有!前面第一章说过了,这里不多说了,所以我们要想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就需要效法大道!

讲个故事吧:历史上曾经有一位得道高僧,生前非常有名望,在他圆寂的那天他请自己的许多好友到场,去的人特别的多,请大家吃过饭后,对大家说:老僧感谢大家来送我一程。

刚说完,下面都议论起来:“大师这是要去哪里呀?”

高僧说:“从哪来,回哪去,只是还有一事让老僧不放心,”

大家着急忙慌的说:有什么事,您尽管说,我们一定尽力照办。

高僧接着说:“老僧一生尽心办道,不敢有半点懈怠,在社会上呢!也得到了一些名声,大家都称我为大师,现在我要去了,谁能把我这些名声给去掉呀????……”高僧肯切的说。

这时没人应话许久……

高僧说:“难道我老僧办了一辈子的道,现在要去了,就没有一个人帮我把这个事情办了吗?”

下面的人不说话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大家不愿意让大师走,一个是弄不明白大师是啥意思?

正在高僧绝望之际,这时出来一名小童,对大师说:“大师,您好,请问师父上下?”意思就是问高僧名号,这时下面的人都在责骂:你这小童,从哪里来的,连大师名号你都不知道?……

这时高僧说:“谢谢这位小童,帮我了却生前最后一件事,我也算是后继有人了,我要去了……”随后便坐在椅子上安详仙逝了。

这时候大家看见大师圆寂了,都责怪小童,小童只是哭个不停,泪水从脸夹两旁哗哗的流,这时众人迷茫了,忙安慰说:“别哭了,我们责怪你了!”

小童说:“我哭不是因为这……”眼泪还是止不住的流……

大家说:“你又不认识大师,素不相识的,你哭个啥?……”

这么一说,小童哭的更猛了……

大家一脸的迷茫……

这时传过来一个声音:“他是大师生前最疼爱的小徒弟……”

……………………

故事讲完了,你明白里面的意思没?欢迎大家评论。关注水源木本,探讨宇宙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二章 功成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