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单身社会》有感:别怕,单身心态永不败

写在前面

希望我的推送能够一方面呈现作品的内容,同时又能保有不负责任的感想,以及充满主观与微带矫情的特质。(改自阿兰德波顿《机场的小旅行》“撰写的作品能够一方面报道世界的现状,同时又能保有不负责任的评论,以及充满主观与微带乖僻的特质。”)


01

30岁的母胎solo,对于单身我是矛盾的。一方面,我很享受现在的单身生活,因为这意味着某些方面我无需妥协,大部分生活节奏和事情我都可以自己掌控和决定,大部分烦恼和担忧也都只源于自己;另一方面也确实体会到了单身的孤单。因为朋友们恋爱结婚生子,你们不能像以前一样出来聚会,很多想做的事情总是找不到伴。也会担心自己深居简出、会越来越不合群,当未来老了如果失业或者患病,我该怎么办?


现在我是和父母一起住的,我之所以能够说出我很享受现下的单身生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单身时长久而稳定的社会关系,安全而温暖的陪伴。但终有一天父母会离去,世界上再无与我有紧密联系的人,我一个人还没有独自面对衰老和死亡的勇气。

我有一次特别想结婚是在我妈妈生病的时候,那次我意识到亲人的离去并不一定是在很远的将来,而是可能在随时发生的猝不及防。我陷入的极度悲伤和恐慌,无法接受现实,当下如果我失去妈妈,我一定活不下去。在妈妈的治疗的那段时间我很想结婚,一是我知道妈妈很想我结婚生小孩,我想做到;另一方面是我想多一些亲人,如果有了老公孩子,会不会减轻父母离去时带来的伤痛,以至于我不会活不下去。

前段时间参加了朋友的一场婚礼,在我们一圈六个人中他是第二结婚的。但除了我其他人也在恋爱中。因为这场婚礼,工作后我们六个人很难得全部聚在了一起,这也让我确实更加直观感受到了自己还是单身处在他们之间的尴尬。

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另一半,除了聊天的话题不免围绕着结婚生孩子,一起走和一起坐时我都会不禁为位置问题而多思考一点。其实这种平日里聚会也算还好,一起出去旅游时才会因为分房问题而更加觉得不方便,所以现在有的聚会我都会看情况而决定参与与否。

因为人生节奏不同和朋友们渐行渐远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但因为单身而与朋友疏远还是会更加让人无可奈何,伤感孤独。

02

发现在适婚年龄只剩自己还是单身,我焦虑过一段时间,感到伤心沮丧,急切地想要找到一个伴侣或者与朋友维持亲密的关系。那段时间强迫自己进行了很多无效的社交,但这些努力只会让我一方面替自己委屈而感到烦闷,另一方面也更加感觉到空虚和不安。

当别人都迈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只有自己还在保持单身停滞不前,孤独终老的魔咒时刻恐吓着我。我太急需一个伴侣加入我的生活,带领我改变现在的人生状态。而这种满足不了的渴望带来的痛苦却让我越来越害怕与人交往,自卑又对自己感到愤怒。

当我快到30岁,这种痛苦的情绪折磨快要击垮我之际,我明白我要开始改变,我受够了自己在这种孤独之中的自怨自艾,厌恶陷入孤独、抑郁、不合群,感到孤独的恶性循环之中。我告诉自己能否找到合适的伴侣结束单身这件事情不是通过我努力就能做到的,我要关注的是我能做到和可以努力的事情。

以前觉得恋爱、结婚然后拥有自己的家庭生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大学毕业之前没有想过还有其他的可能。但现在我也开始明白和接受爱情是稀有的,也许它永远也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或许一辈子的单身生活到最后的独居是我的人生轨迹。自己的生活需要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不再纠结于为何我至今单身,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快乐的过好现在和准备有可能独自面对的将来是我现在需要做的事情。

(百年酒馆)

我们的人生是否需要另一半来迈入全新的下一段,是否需要结婚来标志成熟,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独立迈向下一个人生阶段,成熟不需要他人认可。

03

我们先来想想单身的好处,前面我说了一些,单身可以较大限度的只用考虑自己,不用为他人着想。我是一直是想恋爱结婚的,但我比较慢热,不主动社交,平常单位-家两点一线,周末和熟悉的朋友聚会。年纪越大,社交圈越固定,还有减无增,相亲是现在对于我来说比较有效的结交恋爱对象的方式了。但一旦开始以恋爱结婚为目的认识一个人,我却总是很排斥,开始烦恼,像是要加班,因为我害怕打乱我现在的生活节奏,害怕会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我不想去为别的人别的事情操心,不想去非我所愿的配合别人。单身,似乎什么事情都会更简单一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花大量时间处理家庭、朋友和工作上的事情,而单身起码可以让我们从婚姻伴侣的需求和限制中解放出来,在这些事情之余拥有更多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更多时间关注自身,丰富内心并尽情展现自我。自身权力的掌控和自我实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促使我们对自我认同以及自我意义持续不懈的追求。同时,单身生活可以扩大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让我们有时间去发现自我、成长成熟、探寻未知,更自由的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

当然,要想享受和维持单身带来的优势,你必须付出努力。比如,健康、情感、财务状况良好的人,相比那些不健康、脆弱、贫穷的人,更容易找到其中的平衡。像斯托尔所说的,取决于做法,孤独可以带来建设性或者破坏性的结果。“孤独、后悔、害怕失败、对未来的担忧,被形容成所有单身者的共同点”,如果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把孤独化为自卑,谨慎转为畏缩,逃避当作解决办法,那情况不容乐观;如果我们活跃自己,积极安排自己的单身生活,才会发现人生的不可思议。

04

保持单身需要做出很多努力,如要勇敢面对独居即等同于失败的社会主流文化压力、平衡独处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比重,学习家务能力,学会适应孤独(一个人能自得其乐,建立信心以投身人生新的挑战),积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朋友与同事),准备未来生活的基本保障。

而其中重中之重我觉得就是建立起信心的自我认可。

在现下的社会文化中,在适婚年龄以后维持单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能够自我认可并感到幸福更是难上加难。但单身,我们必须建立起自信心。

前几年,当身边的朋友都陆陆续续恋爱,甚至几段恋爱。一直没有伴侣的我,也曾怀疑是自己有什么问题才没人喜欢,父母也用玩笑的口吻调侃我失败,半真半假听进耳朵里,不免让人走心为这个问题而自卑。都怪自己长得太矮,身材偏胖,性格内向……

或许在家享受单身生活比较容易,在家以外要同样享受就比较困难了。即使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平凡小事,如去餐厅、电影院或者逛街,当独自一人去做都有些不好意思,会在意别人的眼光里是否为自己打上了失败的标签。因为这些事情在我们的一般观念里都不是独自一个人会做的事情。以前我就很害怕出去做这些事情,餐厅吃饭会改成外卖,去电影院和逛街只会选择人少的工作日。

虽然现在社会观念正在转变,但要改变整个文化对单身的成见还需很长的一段时间,改变你自己对于单身的自卑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们可以从不再在意、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做起。现在我一个人去过餐厅、看过电影、逛过街、爬过山、听过音乐会,我学会了把要不要做一件事情的标准别人会怎么看放在了后面,自己想不想放在了前面。

(下雪的日子,一个人爬山看雪景)


(下班后,一个人吃日料)


运动

要让自己感觉良好,首先我们可以塑造自己的身体。运动并不只是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更重要的是激发身体的能量,让自己保持兴奋感和活力。当然,通过运动你能获得满意的身材和健康的身体,你会更自信和快乐。当负面情绪上来,当你觉得无事可干,就去运动吧,虽然也许不能解决问题,但起码知道自己不是无能为力。最近一两年我报了瑜伽班也办了健身卡,每当无聊郁闷找不到发泄口时,拎起健身包出门总是我不用思考的好办法。

工作

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多赚钱去解决,忙碌的工作可以让人忽略因为太寂寞导致的无病呻吟和胡思乱想。

所谓的适婚年龄不一定是结婚成家的好时候,但一定是投身学习和工作的最佳时机。在这段时间积极工作,一方面能够为你的现在和将来提供生活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可以支持你保有独立的人格,不依附他人。工作,可以保证生活充实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的基础量。通过有所作为,展现自己,是建立自信感的重要来源。同时,工作无论如何还可以保证你日常的一定社交量,运气好的话还可以交上兴趣相投的朋友。

社交

单身并不代表与世隔绝,什么事情都要一个人做,而是拥有更多可能。我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与朋友一起做,也可以与不同的人包括陌生人一起做;我既可以一个人呆着,也可以主动外出探索未知。单身需要的更积极的社交,并不是以数量取胜,而是更具有冒险精神,心中不再缺乏安全感,因为我知道我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我。单身可以是更健康、更活跃的社交体验。

保持健康的身体,有一点钱,用自己的自信心支持自己,我们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05

尽管现在我还是害怕孤独,担心老无所依,但急于寻求婚姻绝不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我仍然会坚持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个人。在他没有出现之前,我会努力学习适应单身生活,让自己以最闪耀的姿态保持单身。

我不是倡导单身,也不是说单身比有伴侣好,而是希望我们一方面不必为单身而感到焦虑自卑,无论人生何种状态都勇敢追求快乐的生活。另一方面,希望我们都独立一点,自己的人生终需靠自己过好。

单身与否都是自然而然地选择,即使是找到了人生伴侣也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也会有最终只剩下自己的时候,趁着年轻的时候适应这种孤独,无论是否有伴侣都要保持自己单身的心态,少依赖一些他人,多依靠自己,把自己当成最亲密的朋友。每天去关注自我价值,感受到自我实现,事情都会变得更好一些。

接下来我最想尝试的事是独自旅游。



作者:有蛀牙

只想去海边,公举号“一点Reading”作者

本文版权归“一点Reading”所有,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但欢迎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单身社会》有感:别怕,单身心态永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