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崇拜

图片发自App



“我们要不要好好的想想,因为自行车,对骑行的热爱,我们究竟失去了些什么?你有多久没有,拿起画笔有多久没有好好的拍照,这些是我认识你的非常有限的信息,曾经你也是非常多才多艺的女生,而现在除了汽车你两部都不跑。你有没有想过?”

那天,第一次被小女孩放鸽子的周末,我从城市的北边坐着公交到了最南边去见她。我们说了不到30分钟的话她就走了。目送她远去的身影,我掏出手机写下了上面的话。小女孩每个周末乘坐公司的交通车来到这座城市,然后骑两天车,到了周日的下午匆匆地换好衣服,背上鼓鼓囊囊的双肩包,再乘坐公司的车离开这座城市。她就像孩子一样对我说周六去哪里骑车了,然后周日又去了哪里。我默默的听着,只是微笑。等它全部描述完,我半开玩笑地对她说你看你一个周末都在汽车,最后离开都那么匆忙,连我们见面的时间,你都压缩的这么短,来来回回的跑,就跟去打仗一样。

小女孩在狂热的骑车之前有很多的爱好。我在她过去的照片里,看到过她画的画,读的书,还有配上的有意思的文字,除了学校的功课外,也会去看一下长了到台球厅和好友打一两盘桌球,跑步还有徒步,登山去看日出和日落,穿上大红的摆裙拍漂亮的照片。在学校的时光她是那么多姿多彩,我猜想那个时候运动只是她生活快乐来源的一小部分。小女孩有一个习惯,也许这个习惯,大多数喜欢运动的人都会有。就是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靠运动去发泄。我记得我大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习惯,被喜欢的女生拒绝了就回到400米的田径场跑上十多圈。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内啡肽和多巴胺究竟是什么。也体会不到运动之后带来的愉悦和舒畅。只是单纯的觉得运动完就疲惫了,然后倒头大睡总比胡思乱想半梦半醒的状态要好很多。

我还在校园的时候物质生活没有现在发达。运动和电脑游戏就理所应当的成了逃避显示在有效的方式。在现实中受伤了,不愿意面对的时候运动就像止痛药一样。小女孩的大学和我一样,也是农林类院校。比起那些重点的综合类大学,我们所在的学校有更广阔的场地和更接近自然的运动场所。运动止疼药似乎在这样的学校里变得更加广谱。也许是男女有别,我没有“运动成瘾”而产生对这种药物的依赖。比起没完没了的绕圈跑步,坐在宿舍里,吹着电扇玩游戏要舒适得多。

十多年前,我十分欣赏的一位白人牧师在一次主日的讲到上说起上帝对崇拜偶像的厌恶。那个时候,美国的商业体育达到令人疯狂的巅峰状态。棒球和篮球产业为代表的运动潮流像海啸一样席卷着全世界的文化。牧师就用这一现象做了当天的主题讲道,我记得他下的定义很简单。所谓偶像崇拜就是横人和上帝之间的障碍。因为这个障碍的存在阻挡了人和上帝之间的交流。从基督信仰的角度而言,人如果自我隔离于上帝,生活就没有意义。

我自己是一个基督徒,但并不是传统的非常听话的那一种。作为思考的方式和兴趣,我喜欢人文主义的眼光。所以我想从单纯人的角度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我一直执拗地认为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找到自己。我们恋爱,工作和社交都是在找寻自己失落的拼图。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肯定,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独立。只有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才有资格去谈拥抱,自己热爱自己。这一点,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东方的教育模式,无疑是非常缺陷的。当我和小女孩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天生又自信的告诉我,“我很独立啊,我自己住自己挣钱自己花。”我没有和她太多的争辩,只是希望在她未来的日子里会慢慢懂得。独立人格的缺失导致学校、家庭和将会变成奴性思想集中营的重要原因。而人格的培养和教育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运动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情感载体。跑步,骑行和游泳都是单人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充分的和自己对话整理自己的思绪。在这个方面运动鞋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人是群居的生物,成长除了和自己相处以外,还必须学会和他人相处。这一点和独立人格并不矛盾。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每个人的心力都是有限的。我们通常要借助别人的帮助,相互的帮助,让彼此成长,有时甚至要藉着别人的眼光来客观评估自己。群居是动物的原始本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群聚会带来更大的生存机会。一味地追求超越而处在一种长期的竞技状态会让人与人相处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因为每个人都是对手,每一个对手都可能超越自己,时刻提防的心越来越难相信别人,也就越来越难拥有真正的伙伴和朋友。再加上一些断章取义的宣传,比如“最强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一类话,在意识混乱的状态下,最后连自己都无法和自己相处。我猜想在那样的状态下运动多巴胺和内啡肽带来的愉悦感,可能会被费洛蒙产生的攻击性所掩盖。也许也正是如此,除了运动成绩上直观的提高,内心却越来越孤独,因为那个时候只有在比赛场上才被人认可,被人肯定在其他的时候这样的认同感归属感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可信。

社会主流宣传的成功哲学和自我提升,往往都十分急功近利。接受这些观点的人们渴望成功,渴望被人重视。然而,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任何捷径。运动成绩的提升无疑但是迎合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因为运动的投资与回报是最直接,最公平的。平时训练你付出多少,比赛的时候你的提升就会有多少(当然不排除比赛当中意外发生的情况,但那毕竟是小概率事件。)而运动和真正的社会行为相比就要简单得多。比如和一个陌生的人相识,相处,谈业务,交朋友,恋爱,这当中任何一个过程需要的投入都远远大于运动。而回报也不是像运动那样确定。人和人相处培养新人中间所潜在的风险是比竞赛当中发生意外概率大得多的。还记得中学生物课实验的草履虫吗?趋利主意是生物的应急本能。人们往往会选择最直接,最快捷获得成功被认可的方式去努力。这也是我大学时候为什么会选择打游戏而不去跑步的原因。赛场上的成功和进步就是这样一种快捷方式。比赛成绩的提升带来的快乐是真实的。但是这绝对不是适用于所有社会生活的黄金标准。与人相处和自己相处都会受伤,会有很多的挫折。当自己身陷挫败感的时候,运动止疼药可以尝试一下。但一定要注意,这是一只处方药。需要谨慎使用,避免产生过度的药物依赖。当运动的快感弥补了心中失落的部分,就应当赶快抽身继续前行,准备好,下一次的挫败和受伤。如果只是沉醉在运动的快感里,渐渐的,就会习惯这一种简单快捷的方式,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按这样简单的投资回报跟你结算。当在运动以外的领域受到挫折的时候,你会变得更加脆弱不堪一击,因为你已经习惯了成功,想被溺爱的孩子一样没有一点对抗挫折的能力。当运动以外的挫折接踵而至的时候,你无处可逃。只能再次回到运动的圈子里,继续沉迷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运动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