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播客「神爱玩财」vol.49期 《能靠他人,就不必靠自己——多重迷走神经理论及应用》时,里面提到「多重迷走神经」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很有帮助,分享给大家。
这期播客介绍了Stephen Porges的多重迷走神经理论,以及我们可以怎么应用到生活中。聆听身体释放出的信号,面临身体释放出的“红黄绿灯”我们应该做何反应?结合我过往的经历,写在小本本上分享给大家。
在分享感受前,先厘清几个名词
「多重迷走神经」
「身体红黄绿灯」
「两种调节模式」
一上来先啃个“硬骨头”,何谓「多重迷走神经」?(要想了解更多,你可以点击这里)
迷走神经(vagus nerve)是脑神经,属于混合性神经,是人的脑神经中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组神经。包含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我们身体有三层神经系统:背侧(静止神经)、交感(运动)、前侧(社交神经)
而下面提到的「红黄绿灯」也对应着这层神经系统
红灯:静止神经——省电模式
黄灯:交感神经/运动神经——发电模式
绿灯:社交神经——充电模式
试着回想一下,我们有时是不是会有不想说话、不想动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的身体就进入了「红灯模式」,即省电模式。
不想说话、不想动,不意味着不好。我们常会觉得一个人如果老赖在床上,是一种不上进、躺平的表现。但实际上,即使我们的脑神经告诉身体“你快起来”、“快去做事情”,但身体仿佛把脑神经屏蔽了一样,完全不受控制。
没错,身体是有自主性的,它不是完全听任于大脑。比如,我们常说“说话不经大脑”,往往有时候身体就会比大脑快一步,作出反应。
在这里,主播提出了“僵住”来形容受到惊吓或创伤的人。在听到这个词时,我联想到郑执在《仙症》首篇,写王战团时,形容为他“被卡住”,两者在我看来有异曲同工之感。“僵住”是受到创伤时,无措的状态,社会上的一般人在面对”僵住“或”卡住“状态时,处于对”和别人不一样“的恐惧,不知该如何应对,因而不允许自己”僵住“或”卡住“,认为这是懦弱的表现,甚至不允许其他人”僵住“。
再说回省电模式,我们知道手机在低电量的时候会进入省电模式,这是电池自我保护的一种;同样,身体在感受不佳时也会进入省电模式,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我们不需要强打鸡血,让身体兴奋起来,毕竟身体很诚实。
我们再回顾一下:1、省电模式不等于不好;2、身体有自主性。
当你蓄完电以后,在过渡到社交小达人之间,还必须经历一个「发电模式」,也就是所说的黄灯。
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属于「黄灯模式」,这这个模式中,身体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免疫能力降低。
比如,我们在长期面对工作和社交压力,会让我们身体误以为随时面临老虎的追赶。这是身体的原初反应,在自然中遇到老虎,身体作出的反应延续到我们社会化以后,超载的工作、社交在身体看来就是”老虎“。
在身体处于黄灯状态时,不需要自责,抱怨自己情绪管理的失败。
这时候,放轻松、深呼吸几下。
在播客中,主播讲到适当时候,也会停下来,做几个深呼吸,再继续。停顿并没有破坏节奏,反而让我的身体更能与主播共情。
虽然「黄灯模式」是运动模式,事实上,这种运动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跑步、游泳之类的运动。它可以是很小浮动的运动,比如主播提到的跺跺脚,哪怕是动动脚趾头。
想起小时候,奶奶常逗我”眨巴眨巴脚趾头“,好笑吧,谁说眼睛才能用”眨“,它也可以放在脚趾头上。小幅度地眨脚趾,这种舒展的感觉,可传到至大脑,令人愉悦。
当身体慢慢从「黄灯」状态迈入「绿灯」时,我们就进入了充电模式。社交神经下的绿灯模式,可不是那种话觥筹交错、八面玲珑的社交,而是和亲密的人相互依靠、传递温暖,是一种身体充电。
疫情过后,抑郁症大量爆发。在家里一个人呆太久,没有与人交流依靠,神经就会紧张不安。这时候我们进入「绿灯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尽管我们认为,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不依靠别人,自己消化一切。主播在这里提出一个反向观点:能依靠别人的时候就不要靠自己。主播认为所谓“安全感是自己给的”之类的话语,并不全对。
而我认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群居仍是我们的本性,必要的交谈、依靠,不是懦弱的表现,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告诉别人“我需要一个拥抱”,恰恰正是因为勇敢。
说到这里,引出最后一个名词「两种调节模式」,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共同调节」和「自我调节」
「共同调节」
「自我调节」
这里主播辨别了「codependent」和「independent」的区别,解开了我的误解。她认为「codependent」是借助共生关系来回避自己的问题。比如,我们遇到问题下意识地寻找帮助,这是对的,但寻找帮助不是躲避问题,在得到抚慰后,我们仍需直面问题,因为有些东西就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谁也替代不了。而「independent」则是“越依靠越独立”,听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舒婷的《致橡树》: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橡树与木棉,一北一南,物理上它们永远不可相依,可它们依然可以相互依靠,共抗风雨,彼此致意。这就是一种independent状态。
最后,也是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做的:感受身体。身体不是大脑的U盘(此比喻来自播客<贤者时间>vol.09,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听),它也是有情绪的,我们需要倾听它,倾听它的感受、倾听它想要什么。然后是感恩,无论身体作出的“好的”反应或者是“坏的”反应,我们要坦然的接受它,不要责怪它、压抑它。如果有力气,可以试着调节,先共同调节再自我调节;如果不能开口,没关系,回到感恩状态,再倾听在感恩。
当尼采提出“一起从身体出发”时,他对抗的是长久以来对身体和欲望的压制;而我们今天重新关照身体,是应对身体被物化而产生的焦虑的一次反抗,“要更多在意自己的身体感受”
提及内容//
播客:神爱玩财:《能靠他人,就不必靠自己——多重迷走神经理论及应用》
播客:贤者时间:《你不是一枚U盘,你的身体曾属于狂野》
书籍:郑执:《仙症》
公众号:身身不息:《身身访问计划|汪民安:何为身体,身体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