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过学习,接触到很多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这些理念和教学模式各有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对待同一性质类型的问题见解和做法都不尽相同,这也促使我对这些教学理念进行反思,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这些理念。
每一种理念都是教学规律的一般概括,都包含积极的意义,但也有被滥用的危险,特别是将一种理念和模式视做当然,而牺牲了其他教学模式和策略的时候。原因大概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任何一种模式和理念都有自己适合的土壤。或者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阶段,需要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是不同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一粒种子,夏天种植和秋天种植,种在水里和种在土里,迥乎不同。
二、这些模式产生的理论依据不外乎古今中外的一些教育家的关于育人的理论研究或论断。甚至是某句有关教育的话。姑且不论这些教育理论和论断是否正确,对其的阐发和理解是否合适,用一种理念作为指导一个地方长期的教书育人,本身就存在问题。
三、教育家很多,他们之间的理论本身就存在矛盾和抵触之处,很难厘清之间谁更合理,他们只在他们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的一家之言,可以借鉴,不宜照搬。
四、实践表明:受训教师信誓旦旦,回去要将做法应用推广。结果,不是难以落地,就是无疾而终。到最后,落得邯郸学步、不伦不类,失去自我 。
五、大教育家自己或许从来从来没有制定某种固定的教育模式,非不愿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思想可以流传,模式流出,可能会害了一大批学生。
六、这些教育的理念和对教学的探索成果大都是基于班级教学的,而班级教学仅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我们知道,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使每一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学制度。最早是欧美一些学校出现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随后夸美纽斯对此组织形式进行总结而确定下来。后来赫尔巴特完善了这一理论,苏联的教育家凯洛夫最终完善了这一理论。
我不是反对班级教学本身,我只是说,它也仅仅是一种授课形式,班级授课制有它的优点。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并兼用其它方法,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赢得教学的高速度。学生可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
但是,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也很明显。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储备,知识结构是有差异的,天赋和才能也是不同的,心理兴趣、个性经历更是千差万别。在教学中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才施教,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难以保证。
班级授课制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不管是对成绩好的还是后进生,都是不公平的。记得有一位家长曾经质问一位采取分组教学的老师,为什么要把我儿子和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分到一个组?我儿子都会了,还要指导他们,耽误我们的时间。姑且不说这位家长的对错,教师的课堂讲授只能针对大多数学生,不可能符合每一个学生需求,班级授课制实际上存在一个前提,那就是允许教师放弃或者忽视一部分学生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班级授课制必将改变,班额缩小是学校发展的趋势,教育的最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需要进行教学,教师授课内容形式,完全基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置,这是高质量教育的必由之路。
现有的教育条件下,个性化教学难以完全开展实施,但是,作为学校和教师必须树立起个性化教学的意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最大可能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在现有教师队伍单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怎样进行个性化教学呢?
一,教师要对所教班级的每个学生充分了解,然后针对性施教。了解学生是个性化教学的基础。
一个小故事,一些佛教弟子来到佛陀面前,抱怨他们的学生在学习如何静心时进展缓慢。佛陀沉思了一会儿后,问道:
“你们看过学生穿的凉鞋吗?”
“他们的凉鞋!”这些弟子很惊诧,“凉鞋和静心有什么关系呢?”
佛陀微笑着开始解释。如果学生穿的凉鞋鞋尖很破,大致能够说明这个学生做事匆忙。那么他(她)可能冲动、精力充沛或过情。拥有这些特质的学生只有在学习时不屈不挠并且深思熟虑,这些特质才能成为优势。
如果一个学生的凉鞋脚后跟磨损严重,表明他/她可能是一-个踌躇不前的学习者。这个学生可能会本能地沉默寡言、害羞或者缺乏自信。这名学生可能需要鼓励,需要成功的体验和精神上的支持。
如果一个学生的凉鞋脚面磨损得多,表明这个学生应该是均衡发展的,用更折中的方法对待他是合适的。
佛陀传递给弟子们的信息是,众多因素决定了佛陀传递给弟子们的信息是,众多因素决定了学生以千差万别的方式进行学习。当教师了解了作为学习者的学生的时候,我们就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业成功打开了无数扇大门。
二、了解自己,从学生的视角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课程。
反思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经历,有哪些老师和他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可以说是很少。我们要从学生视角审视自己,我们喜欢教这些学生吗?学生喜欢这个学科吗?这个学科有什么特点,课程设置适合学生吗?怎样做到课程内容有趣且能联系校外的世界?该怎样活跃气氛和维持教学秩序?怎样保证公平和让学生感到受到尊重?围绕问题设计课程时,那些课程可以个性化,那些不能?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为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和开展提供可能。
三、和其他教师合作,加强研究,建立丰富个性化教序策略的系统。
像如何切入的策略,如何开展活动的策略。加得纳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偏好、学习风格,才能和优势确定了七种不同的智能类型,说明了学生有各种带入课堂的智能偏好。利用这作为个性化教学的切入点更容易开展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探索的活动。
另外,对高能学生、学霸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对低能学生、特殊学生,对男生女生的个性化策略等也要加以研究和区别对待。
四、建立科学的个性化课堂教学的评价和评估体系。
一个故事:上10年级的时候,比尔面临美国历史课的一次大考,老师强调了考试的重要性并且说明这种类型在大学会遇到。 比尔花了很长时间准备,考试那天走进数室时。他感到十分自信他复习了教科书中的所有章节和笔记.认为自己准备得很充分。重开的读题时,他意识到考试都集中在他根本没学的内容上。恐惧和怀疑向他袭来。
比尔的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写道:你必须学会更努力学习。这个考试不代表你的能力。
30年之后,比尔反思了这次考试给他学校生活的教训。它与美国历史课毫无美系。首先,尽管父母和老师都信奉这样的陈词滥调.但努力和成绩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勤奋工作并不定会有回报。比尔相信他即使不学习也能得到那点分数。只有评价被合理预测的时候,努力和成就才有关系。
比尔从这个经验中学到的是学校的成功并非与学习或成绩那么相关,而是能够猜测老师,了解考试会出什么题目。他学会了玩“猜我在想什么的游戏”。
这不仅是拙劣的评估,而且是不当的行为。
评价要涉及三个问题。首先,我们可以学习参考国际学校使用的评估学生学习的一.些原则。其次,我们可以检视评估中一些相对较新的范式(为学习而评估),这些范式应该是个性化教学很好的补充。第三,我们要解决关于给学生作业评分的棘手问题。对于评分和评估,个性化教学中将它们看做分离的两件事,并且有不同的功能.评估与分析学生学习以及形成有用的反馈有关;而评分则与学生成绩和进步打交道从而对利益主体(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等)进行评价。
五、寻求个性化教学的技术和媒体支持。
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包括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特别是加强和计算机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可以在线上和线下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有关课程内容,如问题反馈,作业指导等。
个性化教学的开展必将给学生,教师 和学校的发展带来好的契机.A.詹森说过,最好的学习环境像一个好的咖啡厅.她不仅提供基本的东西而且提供各种不同的选择——满足个体的口味。这使儿童能够发现他们天然的兴趣、倾向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