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数!读舒?

  看数,数据显示,中国平均预期寿命约为77岁,一年有365天,一个人大约能活28105天。而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为64本。在这我假设一个人特别爱读书,大约三天就能看完一本,而且能一直坚持,直到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此人从六岁识字起便开始了阅读,那么他的阅读时间约为71年,约为我25915天,按照三天读完一本书的速度,他一生大约能看8638本书,多么?好像是挺多的,但要记住的是,一个人一生读8638本书这可以说是一种很极限的情况了,几乎没人可以达到。但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书么?Google 用他们万能的算法以及来自图书馆等相关机构的数据宣布:1亿2千9百多万册。129,864,880。这是谷歌一名软件工程师连内德·泰切在博客上发帖公开的。(加上现在还有无数的网络电子书,每年还不断有新书的发布,书只会越来越多),但这些书里面,绝大部分只会被少数人翻开、阅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有畅销至家喻户晓的幸运,或者广为流传。但是上亿本书的一小部分,数量也是极大了,就那拿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那些书来说,也足够一个人读几十辈子了,所以学会选书,看书也是一门艺书。

  看书!读书是人生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保持的,书分很多种;可以按照个人习惯、喜好、技能、知识、生活常识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高效的读书也是分很多种的,可以按照个人对于书的知识的索取进行选择读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面就可以了,不必一字一句的看与记。一、技能类对于技能类的书籍,建议提前学好里面的工具功能,再紧记按照操作步骤环节能达到的效果,依次进行操作或是设计就可以了;不必记住用的时间长短与在某一个平台操作等要求。二、考试类这一类的书籍一般很多人都比较紧张与重视,同时也是会多次阅读与抄在笔记本上进行背诵下来。这一类的书籍,建议先把考试的一个大致框架罗列一下,再针对各自的框架去了解细节,这个细节就是可能会出现在试卷上的答题。至少分两次看,第一次大致阅读,第二次细节查询并做笔记。三、生活类这一类的书籍比较休闲、轻松,在阅读时建议可以当成一种知识积累,可以挑一些比较有趣的字眼进行缓慢阅读,对于常识类的信息可以快速阅读,只要了解里面的丰富内容与营养成份就可以了。四、名著类这些书籍很多人不愿意看,或是说没有坚持力,因为书籍页数比较多、人物情节、内容层次比较曲折或是深奥难理解。这类的书籍,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分两种方法进行阅读。第一种则是慢阅读法,也就是一天看一章或是一天看几页去完成整个书籍的阅读;第二种则是分三次阅读,第一次则是快速了解,第二次大致了解书中各个人物介绍,第三次结合目录去阅读会比较快速的投入。书籍的选择是每一个的选择习惯,可以针对个人的条件或是需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可以当成生活的一种消遣或是陶冶情操的一种方法,加强个人思想也是提升个人修养所在。

  就我个人观察而言,现在许多年轻人对于读书是持一种矛盾的态度,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已经不同以往,许多人都知道看书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人仅限于知道罢了,但肯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并不多。大致有这么3类人,一类是真的从不读书,觉得读书就是浪费时间与精力,认为读书无用,有这精力还不如多干点活,挣点钱。第二类人呢,他们承认读书的重要性,他们书架上也许买了各种书籍,手机里也下了各种读书app,里面也有各类的电子书,但他们呢,偶尔读读书,常常为一些琐事所缚,将精力放在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之上,这类人呢往往不能静下心来读书,一本书可能要看很久很久,等到他们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他们甚至可能忘记了前面的内容,我觉得这类人读书是真的很累的,仿佛套了个枷锁。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在学校读书的,从小就没养成阅读课外书籍,但当时你高三了,语文成绩很差,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做题,语文成绩依然不见什么起色,这时,你慌了,因为马上去要高考了嘛,你去请教语文学霸,别人告诉你多阅读就行了,语文最简单了,你一听傻眼了,你再去找语文老师交流,请求老师指条明路,老师大手一拍,告诉你2个字:读书。这时你潜意识肯定会这样以为,我语文要提升,以后高考前必须要多读些书。未来的几天之内,你会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写完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拿出一本书了读,坚持了几天,发现似乎作业越来越多,自己没时间读书了,可能你就会慢慢放下读的那些书,但是你的潜意识依然认为读书很重要,语文和读书挂钩,而语文的好坏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高考,影响你的人生轨迹。这样读书,功利性太强,让阅读失去了本真。第二类人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读者,只能说是具备了读书的形式。接下来是第三类人,这类人才是真正的赢家,拿起一本书就能静下心来,投入其中,读书的收获是双倍的,得到的提升身心内外的,他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无拘无束,一身轻松,遨游于书海。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读书没用呢?大部分人不能保持一个长期的好的阅读习惯呢?那是因为读书不能让他们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瞬息万变,人们在逐利中奔波。但我觉得,读书才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稳赚不赔的投资。我们可以看看职场上的人,读书与没读书的人差距是巨大的,常读书的人表达能力总是十分准确。

逻辑清晰,条理有序,表达流畅,从不怯场。不仅如此,他们总给人一种见识渊博、举止儒雅,处乱不惊的感觉。他们很潇洒,工作、生活井然有条。越优秀的人越爱看书,看书会使得你越来越优秀。

  看舒?大家肯定都有弃书的经历,在这我想问问大家为什么放弃读那本书呢?我猜测一下,要么是书的内容不符合你的口味,要么是读的很累,看不下去了,读的很不舒服,阅读体验极差。我也弃过很多书,这种感觉我能理解,让我印象深刻的几本《战争与和平》,《百年孤独》,《红楼梦》,当时第一次看时,书中的人物名字,各种场景变换,让我读的很不舒服,关键还看不懂,最后无奈弃之不读,但是不久后我还是重新拾

起,这次我拿了一本本子,在上面记录,助我捋清各种关系,记录时间,重要事件……终于能够融入书中,感受到了这些名著的魅力所在,那种感觉的确很舒服。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看书不能只冲着看舒而去,有些好的书籍初次读起来的确让人很不舒服,但是一旦切入进去了,那种舒服的感觉是无法描述的,不能仅凭第一印象而把一本书打死。      读书就是一场修行,修身养性,你我皆是苦行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读数!读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