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孝?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有各种缺点与行为偏差,作为子女,什么做法,才算是真正的孝顺呢?
1
经典国学《诗经》里有一首《小雅·小弁》,孟子曾对它做过解读:
这首诗应是周宣王时,有名的大臣尹吉甫的儿子伯奇写的。
吉甫娶了后妻,生了一个儿子伯邦。
这个后妈对伯奇很不好,在吉甫面前说了很多伯奇的坏话,吉甫就将伯奇逐出了家门。
伯奇受到这么大的冤屈,所以写了这首诗,表达自己的委屈。
孟子认为,父母的过错太大的话,子女如果不抱怨,就等于决心疏远父母,好像断绝关系一样,这也是不孝。
如果适当表达抱怨,说不定可以让父母觉察到真相从而有补救的机会。
孝顺应该也包含委婉地使父母走上人生正途。
这些让我想起了,现在网络上一直被提起的原生家庭的问题。
2
没有谁的成长环境是完美的,都会跟父母发生矛盾,以及长大后各种观念的冲突。
小时候我们只能选择顺从父母,因为我们是弱小的。
但是随着逐渐长大,认识到父母的不足之处,这时就不应该再抓着原生家庭的错为借口,选择彻底的逃离。
而是应该作为一个成年人,试着跟父母交流,表达自己的建议,或许还有和解的可能。
不但是跟父母和解,也是跟自我和解。
表妹小杰是家里的二闺女,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也不会什么手艺,只能操持家里那几亩薄田,起早贪黑。
小杰基本是跟着比她大两岁的姐姐长大的,初中毕业之后,小杰选择了上技校,想赶快找工作离开家,不想再听到母亲因为家里穷,天天跟父亲吵架。
她想的是上完技校,好好找份工作,多挣些钱给母亲,让她能心情好一点。
毕业之后,她跟着校友们一起踏上了南下广州打工的路。
3
刚开始她每个月都会往家里寄钱,可是慢慢发现,父母还是会吵,就连跟她打电话,也都是找她哭诉。
后来,她也变了,不再往家寄钱或少寄钱,因为她觉得母亲并不爱她,也不关心她,天天只知道抱怨。
从此之后,她开始跟母亲对着干,打电话的时候,如果母亲多啰嗦几句,她就会吵母亲,说让她多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
慢慢,母亲跟她打电话的次数也少了。母女之间的关系不冷不热。
十年之后表妹有了自己的孩子,内心开始变得温柔,再加上有了人生阅历,对原生家庭的问题思考得也多了些。
或许抱怨与争吵,原本就是母亲的性格吧。她应该也很痛苦。
母亲再打电话来时,她虽然还是不耐烦,但是不再大声吵她,而是开始耐心帮她分析问题,找原因。
现在表妹的日子过得很幸福,儿女双全,老公顾家,还有婆婆帮她带孩子。
虽然不时有婆媳之间的烦恼,她也会跟母亲打电话倾诉,这时就换成母亲来开导她了。
就这样互相争吵,互相开导,在感情的不断流动中,亲情好像也更加的紧密了。
最后
如果说以前会有很多的愚孝,现在的文明社会,经过知识的加持,让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关系,也有了慢慢变好的可能。
从终身成长的角度来说,父母也是从孩子长大到成人,再升级成爸妈,之后还会到中年、老年,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而且是一直往前,没有回头路。
所以都是一直在成长中的,可以是自学,更多的是和亲人之间的相互磨合。
重要的是,不能总是沉默,人与人之间,只有多沟通,才能共同成长。
就像傅佩荣先生的《国学与人生》一书中所说:
有关系则必生情感,喜怒哀乐若是表现出来却都能够有所节制,修养也就抵达理想层次,人生的快乐将如影随形。
也像《你当向鸟飞往你的山》所表达的:
只有把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当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才能从中找到自我,并且试着让自我和家庭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