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枷锁

      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的同时内心深处其实是自卑的,或许正是那种膨胀的虚无的自我形象在与现实的对比下,才使自己逐渐丧失了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导致了内心的自卑感。例如一个人有一百块钱,如果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有而且仅有一百块钱的时候,他可以很自信的在需要这一百块钱的场合下拿出来发挥它最大的价值。但如果他不了解只有一百钱,反而在潜意识里认为他有一万块钱,并且四处宣扬,可能暂时给他带来了光环,但试想他能有一万块钱的自信吗?相反他有九千九百块的自卑。

第四,我爱的能力很欠缺,缺乏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并不能真正对别人发生兴趣。

在这里我并不是在打击自己,过度指责自己,而是去发现自己人格方面的欠缺,去探讨原因,去寻求改变,从而让自己更能融入生活。那么到底使甚么原因使人出现这种人格特征了?

书的作者回溯到人的童年去寻求深层次的原因,他说根本原因是一个人在童年缺乏爱的体验,缺乏一种父母给与的无条件的爱,注意是无条件的爱,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以他本身被接受被关爱。甚么情况下一个孩子接受不了无条件的爱呢?一种情况当然是一个孩子无论怎么做都得不到爱,他的存在对父母来说是个累赘,这种孩子长大以后极容易孤独冷漠,离群索居,从内心里排斥人群

很多人都因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灵问题,或者由于碍于情面和更多的顾虑而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最后为自己、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可悲的现象。因此,要打开心灵的枷锁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心灵的不健康,然后再为自己寻求一种妥当的解脱方法,早日从心灵的困境中把自己解放出来,这样才能迈向更快乐的人生。

心灵的枷锁对于不同的人形式各样,有的人因为自己的生活贫苦、地位低下便生发自卑心理,进而刻意地把自己孤立起来,我行我素,不能很好地处理周围发生的事情,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以至丧失了许多适于自己发展的机会;有的人因为一度地争强好胜,不能正确面对扑面而来的种种挫折和打击,把生活看得暗淡无光,没有希望,严重丧失了自信心,以至出现了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因为一件事情没做好就轻易地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家庭蒙上了一层不可磨灭的阴影,也为他人乃至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还有一些人自尊心太强而心理素质极差,因为不能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各种竞争,出现了失眠、焦虑、忧郁等等的心灵病态,这种不良情绪的长期压抑,使一些不能及时正确处理的人出现了人格上的缺陷,甚而有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就如前不久发生的“马家爵事件”,他因为长期地承受着心灵枷锁的折磨而不能打开,终于在一天因一件和同学发生口角的小事而把自己推向了一个杀死四个人的杀人犯,由一个在父母、老师、亲朋好友眼里的“好孩子”变成了一个公安部门的A级通辑犯,这让人们听了触目惊心,实在是不可思议。还有一些离奇古怪的心灵病态现象,这些都成为人们心灵上的沉重枷锁,不时地扭曲着心灵的健康成长,为人们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性。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特别是针对自己的心灵问题,能够及时去处理。

我们在学习、工作上常讲“因才施教、因地制宜”,那么,对于不同的心灵枷锁,我们也要用不同的钥匙开启,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不断为自己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灵,为自己营造一种喜乐的人生。圣经上说:“你们什么也不要挂虑,只要在一切事上,以恳求和祈祷,怀着感谢之心,向天主呈上你们的请求,这样天主那超乎各种意想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内固守你们的心思念虑。”而我们好多被心灵枷锁折磨的人缺少的就是一种心灵的平安、宁静,常常被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困扰着,为一些不断滋生的大大小小的欲望操纵着,为一些得失而或喜或悲,缺少一种平常心。倘若有了这样一种平常心,我们就不会轻易地为自己套上一副心灵的枷锁,也会很轻易地清除掉心灵中偶尔被沾上的小污点,能够坦然地直面人生。以平常行事,一切顺其自然,反而容易有更好的表现。在乎往往失常,平常反而很容易正常。莎士比亚也说过“只有在心绪宁静时,我们的肉体才是敏锐的。”

除了让自己拥有一颗平常心外,我们还要不时地把封闭的心门向外界敞开,让外界无限的光明和温暖进来不断滋润我们的心田,让自己的心灵之窗变得明亮、透明。让心灵变得外柔而内刚起来,不仅能直面和接纳各种突出其来的袭击,而且能更好地将这些腐蚀心灵的东西从心灵深处清除,能以更强的信念去迎接更多、更大的挑战。

任何人都有权利有机会去施展才华、张扬个性,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才能更好地如愿以偿。什么样的树结什么样的果,只有美好、健康的心灵才能造就出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就如同拥有了一种快乐的人生,让我们都能寻找到一种打开心灵枷锁的有效方法,将自己的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也将自己的人生装点得光辉灿烂!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心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