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瞑反应

暝眩反应:大病将愈的征兆!

伤寒古方量大效宏,常“一剂知,两剂已”,然而久病重病若要去除痼症,常有服药后病情异常或加重的暝眩反应,“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本文讲述暝眩反应为大病将愈的征兆,剑走偏锋,堪为古中医疗效的见证。

特别提醒:

【中医人要知道瞑眩反应】!

如果你重病缠身或久病不愈,服中药无数,却从来没有过暝眩反应,那么,十有八九,你的病很难好。

你还没有碰到真正的传统中医;如果你是中医从业者,处方无数,却从没有病人出现过暝眩反应,那么,十有八九,连你自己都可能认为中药治病慢。

你还不是真正的传统中医。

现在人学医的不少,竟不知还有暝眩一说。

我所感慨的是:中医在仲景之后的这么多年里,药物越来越多,方子越来越多,理论越来越多。

怎么暝眩反应反倒越来越难得?

反倒越来越少被提起?

何为暝眩反应?

瞑眩一词最早来源于《尚书•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意思是重病或久病之人,如果服完中药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表示这个病不会好。

《孔颖达疏》曰:“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愤闷就是不舒服的意思。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关于暝眩有好些条文,如“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

又如“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如冒状”,就是指昏昏沉沉的样子,医圣叮嘱让病人不要诧异。

再如“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胡希恕先生就多次强调,服柴胡剂很容易出现暝眩。

具体反应是服药后很可能打寒战,然后出一身大汗。

他说人要是不虚,不会有这种反应。而寒战汗出后,病马上就能好。

胡老提醒医生和病人都要心里有数。

他自己就有因为暝眩反应而半夜被人砸门的经历。

暝眩产生的原因

瞑眩反应,可理解为身体运行秩序经过治疗调节后出现的排病反应或效验反应。通俗的讲,也可称为“斗药”现象:药与病邪相斗,邪气不服输,正气不相让,一旦正气占了上风,邪气便自己退去。

【特别是大病、重病和久病,出现瞑眩反应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这是疾病向愈的佳兆】。

瞑眩反应,少则一时半刻,多则数日。

这里需要强调的,每个人出现瞑眩反应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身体越虚,病情越重,病情越长的,方药如果对路,出现强烈暝眩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真正的传统中医,即便是对症的治疗,汗剂未必出汗,吐下剂未必吐下,和剂未必只是和解,比如柴胡汤不是发汗剂,却常常服药后汗出而解。

这是因为体内的毒害性物质,为药力所攻,全身无余地可容,毒害性物质,往往取最捷路径以外遁。

【吉益东洞说:“暝眩为病毒遁去所起的一种反应症状,虽经验丰富者,亦不能知其经过,从何道而外遁也。

有下剂反吐者,有用阳性振奋药反嗜睡者,有汗剂反下者。”】

【暝眩与副作用的区别】:

有人把暝眩反应与副作用反应混淆起来。事实是,由于多用剧药与误治所致症状加重者,不能说是暝眩。

中医所谓真正的暝眩,是身体因药力引起强烈反应,以驱逐毒害性物质的现象,驱尽毒害性物质,则暝眩消除。

一般病人见到服药后有不良反应,往往以为处方不对路或者是服的药太猛。

暝眩反应与副作用,怎样来区分两者呢?

确实,两者之间的鉴别全凭胆识和经验,非老辣者不辨。

可是,又非准确区分不可,因为处置完全不同:

对于暝眩,应继续服药。

而对于副作用或误治,则应立即停药。

这里我总结了几点区别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暝眩反应一般时间都很短,如果是误治或用药过猛,出现不良症状的时间要长。

二、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反应的程度可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而副作用则是由轻到重,甚至可以导致病情加重。

怎样来判断身体不适症状不是身体恶化而是身体好转呢?

要看自己是否精神旺盛,身体有劲了。

人的身体都有一定的修复调整功能和自愈能力,瞑眩反应,就是由病态向健康态过渡中身体内部正邪斗争的效应。

三、体质好的人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而副作用则不然,无论体质的好坏使用后都会出现毒副作用。

【暝眩反应的种类】:

陆渊雷先生曾根据经验总结:

柴胡汤之暝眩,多作战汗;

泻心汤之暝眩,多为下利;诸乌附剂,多为吐水,其他则殊无定例。

临床上我碰得比较多的暝眩是腹泻、头晕、发疹、口干、困乏、出汗、腹痛、矢气多等等。

有时治疗腹痛,大柴胡或者当归芍药散下去,短时间内反而更痛了。

像咳嗽,有时反而咳得厉害,但过后就会好,这也可理解成暝眩的一种。

暝眩反应有轻微有剧烈。

病越重病期越长的人,反应越大!

有个共同的体会:

阴证病人出现暝眩反应的概率比较大。

明明下的是扶阳药,病人反倒更没有精神;

明明下的是温里排湿药,病人反倒腹泻。

【当今中医治病为何少有暝眩】?

为什么明清以来,医家越来越喜欢开滋阴药?

事实上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郑钦安的火神派才应运而生。话题这里我就不展开了。

因为滋阴药下去,即便不对症甚至是误治,比如向一个虚寒病人投以麦冬、熟地,病当然是好不了的,但是病人吃个半年一年的,也不会有什么明显不对。

但是身体越滋阴越阴寒,等到病人一旦发觉不对,往往已经需要花大力气才能挽回甚至难以挽回。而阳药不一样,一下去,容易产生暝眩反应不说,一旦向阳证病人误投姜桂附,那强烈反应会立竿见影。

所以,喜开滋阴药的中医总是主流,这里面大概也有医家为减低自身风险的因素在里面吧。

倘若以服药后舒不舒服,来衡量一位大夫的医术或者治疗是否有效,毫无疑问,喜用阴药的医家要占绝对优势。

我们知道,阳证,代表的是强壮、是亢奋,是有余;

阴证,代表的是虚弱,是不足,是安静。

所以三阳证,常常就是意味着发热、头痛、口苦、甚至谵语,惊狂。也就是说,不舒服的症状,大多集中在阳证。

舒服的或者缓和的症状,往往集中在阴证。

比如同样是头痛、腹痛,痛感强烈到难以忍受的往往是阳证、实证;

而阴证、虚证的痛,一定是隐隐作痛,似有似无。

假设在一位阴证病人有一点点虚火的情况下,滋阴药一下去,头两天病人反而会觉着舒服了,因为虚火被水浇灭了,可继续服药会怎样呢?

是原本的阴寒体质,一寒到底。

【西药为何不会出现暝眩】?

西医的大多数药物以及输液其实也就是同一个道理。

很多病人在患伤寒表证时,往往找西医打针输液,西药抗生素多为苦寒药,再加之大量液体(水本身就为寒性)进入人体,输过液的朋友都应该有体验:如果有发烧、咳嗽或者扁桃体发炎,哪怕你是阴寒体质,一瓶水下去,你会舒服很多,可是,经过几天治疗,往往转为太阴虚寒。

真正的传统中医治疗阴证,是恢复阳气,是要把阴证往阳证转,除此绝无二法。

【认识暝眩反应的重要性】!

曹颖甫先生在《经方实验录》中说:一知半解为近世病家通病,一些医生或药房人员又恐吓病人说某药不可轻试,于是碰到方子开得稍重的情况,病人往往害怕不敢服药,一遇重证,多至不救。

所以,无论是对于病人,还是大夫,认识到瞑眩反应很重要。

如不理解瞑眩反应,以为是疾病加重或误治,很容易认为治疗无效果甚至起反作用而放弃。

{中医真正的希望,不在于方子越来越多,不在于药物越来越多}。

中医最不缺的,就是方子和药。

中医的真正的希望,也不在于中医从业者越来越多,不在于国医馆越来越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眩瞑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