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九章,第三节)

              第九章 我的皇位很正统

                第三节 解疑惑(上)

赵光义继承哥哥赵匡胤的皇位,历史一贯存在怀疑和争议,认为赵光义的皇位来路不正,甚至有人认为赵光义弑兄夺位!

那么,赵光义是不是赵匡胤内定的继承人?赵光义有没有可能弑兄夺位?赵匡胤是怎么死亡的?这些敏感的大事,我们有必要捋一捋。

先分析一下赵匡胤在两个儿子都成年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传位给弟弟赵光义。

从现有证据分析,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会。”

第一,五代十国传位给养子、兄弟的有很多例子,比如后晋石敬瑭传位给养子石重贵,并未传位给五岁的亲子石重睿;荆南高保融传位弟弟高保勖,没有传位儿子高继冲,而高保勖死后传位给哥哥的儿子高继冲,树立了兄弟关系融洽的标杆!

所以赵匡胤传位给亲弟弟,完全符合情理!

第二,就杜太后的“金匮之盟”,不仅《宋史.太祖本纪》里有记载,《宋史.列传第三.魏王廷美传》、《宋史.列传第十五.赵普传》里都有记载,司马光的个人笔记《涑水记闻》里也有记载。

可见这件大事绝不是虚言,而是切实发生过的,赵匡胤作为孝子,忠实的执行了母亲的遗嘱。

另外,据司马光《涑水记闻》里记载:赵匡胤曾对赵廷美的侍讲道:“帝王之子,务必读经书,知道治乱的大体,不必寻章摘句学做文章,那没有用处!”

侍讲是整理文籍、讲经释典,备皇帝顾问的学士,赵匡胤为什么让赵廷美配侍讲学士?为什么又让侍讲教授赵廷美“治乱之术”?因为赵廷美是接赵光义的皇位继承人!这件事从侧面也说明赵匡胤传位给弟弟的真实性!

第三,《宋史.太祖本纪》记载了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情深的事例。赵光义曾经得病,赵匡胤到赵光义府第探病,亲自燃烧艾绒熏灸赵光义的穴位,赵光义喊疼,赵匡胤便先在自己身上实验。

赵匡胤经常对左右近臣说:“光义龙行虎步,出生时有异象,以后一定是太平天子,我的福气不如他!”

这里的近臣肯定包括内侍都知王继恩,当然也有其他大臣。

第四,《宋史.列传第二十四.张齐贤传》记载,赵匡胤临幸西都洛阳(结合太祖本纪及张齐贤的履历,这一年应该就是公元976年三月),张齐贤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在赵匡胤御驾马前献策,赵匡胤召至行宫。

张齐贤在行宫,指手画脚,口沫横飞,提了十条建议。其中有四条赵匡胤认为很靠谱,张齐贤不服,坚持说十条都是顶呱呱!赵匡胤发怒,命武士将张齐贤轰出去!

但是,赵匡胤回开封对赵光义说这件事时,却嘱咐赵光义说:“我到洛阳,唯一的收获是得到了张齐贤。我不赏赐他官爵的原因,是想留给你,让他成为你的优秀宰相!”

尽管赵匡胤不能预知几个月后驾崩,可见直到公元976年,赵匡胤传位赵光义的初衷没有变动!赵匡胤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啊!

第五,赵匡胤在位十七年,一直没有册封皇太子,大臣也没有上言劝立皇太子的奏章,等于都已经完全默认赵光义接班人地位。

第六,赵匡胤驾崩时,有多路大军在进攻北汉。赵光义即位后,一纸诏令,所有大将都乖乖撤兵,也从侧面说明,武将也是完全认同赵光义皇位继承人地位的。

第七,所有大臣对赵光义即位都没有提出异议,也没有大臣上疏提出质疑!甚至所有大臣后来的私人笔记也见不到丝毫不满的痕迹!

赵匡胤在位十七年,说他手下没有一位忠心耿耿、“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大臣,显然是不可能的!

第八,宋皇后在十月二十日当晚见到赵光义的表现,也印证了赵光义皇位继承人的合法地位。

宋皇后本来命王继恩去传赵德芳,王继恩却传来赵光义,宋皇后一见赵匡义进宫,立即称他为“官家”,可以说是内心的惯性使然,是不由自主的表现。

宋皇后称赵光义“官家”,等于首先承认赵匡义的皇位正统性!

宋皇后做为赵匡胤最后一位皇后,和赵匡胤朝夕相处,自然或多或少知道赵匡胤内定的继承人是谁!那就是赵光义!她对自己妄图私自篡改继承人,内心是惶恐不安的,见真正的继承人出现,自然会脱口而出喊:“官家”。

我们前面介绍过,赵徳昭是公元951年出生,赵匡胤驾崩时26岁。

此时,赵徳昭的官爵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然为“使相”,但和位列宰相之上的晋王赵匡义还差了几个档次。

而赵德芳是公元959年出生,比宋皇后小七岁,刚出阁不久,官职为贵州防御使,和赵匡义的地位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宋皇后要王继恩召赵德芳的目的,无非是因为赵德芳比自己小七岁,赵德芳出阁之前,宋皇后曾经抚养过一段时间,两人之间有一点母子之情。

假如赵德芳做了皇帝,宋皇后做皇太后也就顺理成章一些。而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仅是皇嫂身份,不能进位皇太后,这实际是宋皇后的私心作祟!宋皇后的这点私心,可以说是完全置国家利益不顾,试想,赵德芳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相比赵光义辅助理政十几年,在治理国家方面,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又假如,赵匡胤的内定皇位继承人是赵徳昭或者赵德芳,赵光义擅自进宫,宋皇后当时不抗争,事后也会自然而然产生抵制,更不可能当面称赵光义为“官家”,等于自己首先承认赵光义的正统性!

宋皇后的态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赵匡义后来对待宋皇后左右为难的原因,按理,宋皇后当时想召赵德芳,是和赵匡义对立的,是有私心的。

但宋皇后见风使舵,以前任皇后的身份首先承认赵匡义的继承人地位,又是有一点功劳的。



佐料:宋皇后生于公元952年,比赵匡胤小二十五岁,赵匡胤暴崩,赵光义嗣位为太宗,称宋皇后为“开宝皇后”,次年命她移居西宫。

公元987年,赵光义又命她移居东宫。 公元995年四月,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四岁。

礼部上谥号“孝章皇后”,然而,赵光义却记恨宋皇后私召赵德芳的仇,不为皇嫂穿丧服,也不令群臣亲临丧礼,完全不符合皇后应享有的礼仪。

翰林学士王禹偁私下对宾客谈论道:“宋皇后曾经母仪天下,应当遵用旧礼。”竟然因为涉嫌诽谤,被贬为工部郎中,出知滁州。

宋皇后梓宫(棺材)迁于故燕国长公主(宋太祖妹)府第,后来又暂且安葬普济寺,既不与太祖赵匡胤合葬,牌位也不安放太庙。

直到公元997年正月,赵光义才将安葬赵匡胤永昌陵的北面,命吏部侍郎李至撰哀册文,神主牌位享于别庙。

赵光义对宋皇后的薄情寡恩,更加印证了宋皇后当时确实想传赵德芳进宫继承皇位,赵光义对此耿耿于怀。

平心而论,赵光义作为君主,此举有失风范!

宋神宗时,宋皇后的牌位才安放在太庙受祭祀。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九章,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