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冯唐,经典的《北京三部曲》

最初的诞生和最初的死亡一样,都是人生的必然,最初的晨曦和最后的玩下一样,都会光照人间,当未来的某一天,生命被我们挽救,患者得以痊愈,那是你们的精神,完成了由死到生的循环,这是我们遵循了你们的教诲,始终不放弃对生命的希望。

谈及近现代文学,尤其是我个人认为的都市文学,冯唐是绕不开的名字。

仿佛承载着青年荷尔蒙漂浮的梦,冯唐的笔总是游走在那些靠近却疏离的梦想边缘,有着轻飘飘质感,骨子里去含着一种莫名的厚重。

这种厚重也许来自他曾经医生的身份,行医的人总是能在动静中看透生死,却又能及时恢复,毕竟他们更懂得生命的惶恐和死亡的必然。

有人说冯唐的笔调很轻浮,可谁的青春不是在幻想和落差,惶惑与抵达中反复摩擦,最终漫进似是而非,若即若离的真实,成为一捧无所有无的尘埃。

就像《万物生长》中的秋水与小满的念念不忘,就像白露和柳青在秋水眼中的奉献和千娇百媚。

青年人的世界总是脆弱且残酷的。

看似牢不可破的敢作敢当,其实都是一座座用纸糊的城堡,哪怕一次简单的失落或迷茫,就会轰然倒塌。

而冯唐,用他的笔把这种倒塌扩大、增容,搬在了纸上,推在了我们面前。

这样的作者还有很多,但和冯唐想比总是差些火候,

或许是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的笔锋总能获得共鸣,或是他坦然豁达的人生观,让他在描写男女纠缠的时候,总能瞬间清醒和即时抽离。

不管是哪一种,冯唐完成了一项壮举,

那就是认真拆解了当代年轻人的情感茧面,让更多接近现实的欲望旁白,成为一种无法逃避的注脚。


没有手,我也能拥抱你

这是书中《万物生长》里的话。

可以说冯唐在这本书中倾注了他对所有年轻人想说的话,我一直不认为冯唐只是一个简单的小说家。他更像是一个朋友。

一个敢和你喝大酒,敢在酒席间大声嚷嚷却又可以静下心听你一诉衷肠的人。

这样的人是直白的,他总能说出旁人无法也不愿提及的想法和问题。

就像《万物生长》中他对某大厦赤裸裸的描述,那是一种近乎粗俗却畅快淋漓的表达,让人读起来面红耳赤,却暗中叫好。

他总是这样,离合间发出你无法逃避的精神共鸣。

恰如那句:“当水想翻腾的时候,身子已经是枯井了。”

岁月摧残的不只是身体的萎靡,还有情感的枯竭,可怕的枯竭。

也正是因为此,那句:“我想,如果这时候,我伸出食指接触他的之间,就会看见闪电。”显得那么天马行空,那么欲壑难平的果敢,

这就是他和他文字的魅力。

除了前途,我们这拨人从来没有任何其他东西

我热爱冯唐的坦诚,就像我曾经热爱他笔下的京城。

《北京,北京》是一出利落的折子戏。

鲜活、热辣,读完总是能想起一桌四川火锅,而那句:“有风在午夜的城市吹起,我想你。”

有着不落俗套的单纯和恰如其分的情愫奢靡。

冯唐对北京的爱,有着一种类似朝圣的虔诚,因为这座城市蕴藏着他想要的一切名利和踟蹰。

还有一种无处不在的困惑和紧张,就像那只松鼠,那只“下肢站立,上肢曲起”,随时都会被压成鼠片的恐慌。

冯唐是自省的,他深知文化和文字带给他的是什么,既是成就,也是拷问。而他用调侃的文字选择和自己和解,用文字里的精神,让他的读者倾听他的和解。

就像那句:“有知识,就有饭吃;有文化,就有了烦恼。”

冯唐的烦恼,也许就是我们对他的烦恼吧。


师父说去大天也没有用,还得自己想明白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显然是冯唐倾泻青春幻想的自留地。

这一次,他剥掉了所有“伪装”,把真实的自己摆在了世人面前,高声大喊:“看,这就是我,大声苦,大声笑,大声要。”

这一次,他时光回溯到了那个连空气都是暧昧敏感的年纪。

“ 我写了几百字,删了几百字,再写了几十个字,删了几十个字,然后,我写了几个字加了几个字,又删了几个字,看这张白纸,我写给你的诗,共这满腹的心事,竟空无一字 。”

我总是猜想冯唐在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嘴角是否有些讪笑。

他的十八岁真就出落的如此坦诚吗?

我不知道答案,但我从文中找到了自己想知道的,

因为他说:“我要老到什么时候才能忘掉这些记忆。”

显然沉浸对于他来说同样是一种折磨,和我们多数人一样的折磨。

这就是我欣赏冯唐的地方,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他,那就用书中的那句吧。

“别看我长得像个杀猪的,其实我是个写诗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典的冯唐,经典的《北京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