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4周总结

图片发自App

本周关键词: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1,生活总会有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2,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掉的,只是我不知道是那一半

3,要改变他人行为,可能是一件难事,因此你必须要谨慎界定清楚你要改变的是哪一种行为,这是迈向成功的重要开始。

4,速效主义——什么正火、什么正是热点、什么正成为网红、什么正成为大IP,品牌们就一窝蜂地捡现成的来用。有没有效?就抓眼球的目的而言,我相信许多是有效的。但是,回到品牌长远经营的角度,速效主义只是一时的强心针,却不是让品牌身强体健的长久之道。越是新科技与新玩意儿充斥的时代,其实越需要更扎实的根本思维与科学基础。

5,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只有当我们能够掌握对人性的洞察,对于他人的七情六欲感同身受的时候,我们才能从数据中找到符合人性的答案,而不是机械式的推论与解读。

6,行为改变态度,比态度改变行为来得快。想要改变你面对的消费者的行为,就要从改变你自己的行为开始。

7,若想改变思维和感觉,真正关键的就是让人们采取行动,从行动中达成改变的目的!

8,如果你想要某个人喜欢你,就设法让他帮你一个忙,比起那些接受过你恩惠的人,曾经施恩惠给你的人,更愿意再帮你一次。看官不妨在生活或工作中,甚至在拟定下次的传播计划时,采取行动,无论成败,必有所得。

9,具备下面两个条件,我们就能够影响他人,改变他们的行为,包括:1.他们有动力(motivated)去做我们要他们做的事;2.我们要他们去做的事,是相对容易(easy)的(“动力”与“容易”这两个概念,是行为改变的核心。

10,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Stupid,保持简单直白。

11,一旦行动已经发生,唯一能够减缓认知冲突的方法,就是去改变你对于这行动的思维或感觉。

12,并不是我们的感觉在引导行动,而是我们的行动在引导感觉。

13,如果你想要具备一种特质,就要一举一动都表现得如同你已经拥有。

14,创造认知失调是一个强大的影响力工具——尤其当你能够让人们朝着你想要的目标开始有所行动时。

15,让一个人喜欢你的最有效率的方式,是让他帮你一个忙。

16,无论计划如何缜密,只要有人这个因素参与其间,事情就一定存在不确定性

17,一个好机会的生命力比一个好点子更强,所以抓住适当的机会,比什么都重要。

18,如果一个你喜欢的产品有一天突然大降价,你会怎么想?

19,之所以“欺骗”我们,只因为我们就是希望“被骗”。

20,负面信息会比正面信息更容易抓住我们的注意力。

21,如果你的目的是要改变他人行为的话,如何利用抓到的注意力才是关键。

22,改变行为,你必须要先改变态度,然后是系统与流程,最后行为的改变会随之发生。

23,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是营销工作中最困难的一件事,因为他们其实不是消费者,他们是人。

24,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行为模式和对事物的反应。

25,你动手组合了一件家具——它在你心中就会更有价值。这被称为“宜家效应”。

26,把未组装的产品,用更省钱的包装方式,卖给消费者;而结果需要顾客自己动手这件事,反而让他们更珍爱这些商品。顾客感受到的,就是对这些产品的归属感。

27,归属感,就是把权力交到消费者的手中,其中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是自主权——自己可以决定自己要怎么做(要烤一个蛋糕);第二是个人相关性——所拥有的东西必须与拥有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他们必须感受切身相关性,并投入某些东西于其中(把我的鸡蛋打进去然后搅拌);第三点则来自认知失调——当一个人朝着某个目标行动起来时,他的思维与感觉就会跟上来(要打鸡蛋需要的是更多的工夫,所以我投入了更多)。

28,产生了归属感时,就会开始投入,并且不太容易放弃。这种力量往往会超越一个物品原本理应具备的价值

29,你无法改变他人的行为,即便对方是你身边的家人或同事。你真的能够改变的,是你自己的行为,以及你对他人行为的反应。

30,作为一个物种,我们最强大的生存技能,就是模仿能力。想要创造一种大规模的行为变迁,你必须从小处开始推动。每一场雪崩,都是从一片片的雪花开始堆积的。你也许改变不了“他们”,但你可以改变“他或她”,然后让其他人去模仿。

31,当你询问众人的意见,而非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时,就能创造归属感,对方也更有可能去做你所期望他做的事情。

32,如果你要说服某人为你做某件事情,你要先问:“你有没有办法做这件事?”他们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所有的研究都发现,这样问可以让对方接受要求的概率增加一倍。

33,如何才能说服消费者购买这个产品?解决方案,就是把产品变得在消费者眼中更有价值。

34,表达观点只是品牌工作的开始,还需要加上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让你的承诺成为现实。

35,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它指的是人在面对状况的时候,相信自己的能力足以达成目标的信念。

36,要化繁为简,就是要找到行为的障碍物,把它们消灭。

37,好好设计你的环境,把阻挡人们依你期望行事的障碍通通去除。

38,要制止有害行为的发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设置障碍,或是提高事物的复杂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W34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