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二十一章,第一节)

            第二十一章 观光游览也亲征

                        第一节 大阅兵

公元999年正月开始,辽军开始零零碎碎派军骚扰大宋边境,为了抵御辽军入侵,赵恒采取了两项大措施,一是任命傅潜为镇州、定州、高阳关都部署,镇、定、高阳关都部署是大宋北边疆界总帅。

傅潜是赵光义做晋王时的亲信,赵光义后期担任军中要职,赵恒重用他,实在是寄予厚望。

同时,赵恒任命张昭允为镇、定、高阳关都钤辖,这是副帅的位置。张昭允是潘美的女婿,和赵恒是连襟,赵恒信任他理所当然。

但后来事实证明,赵恒的这两个关键的人事任命,都是败笔。

二是决定在八月,对在京都的禁军进行一次大阅兵,从而激励士气,鼓舞军心。

和赵匡胤、赵光义往年阅兵不同,太祖、太宗阅兵,都是每年九月进行,在城西杨村修筑讲武台,太祖、太宗带大臣登讲武台观看,参阅禁军人数也不多。

而此次阅兵,赵恒决定搞得“高、端、上”。

首先,赵恒将阅兵的地点选在了开封东北郊,命人在含辉门(即开封外城新曹门)外的东武村设立了一个广场,修筑高大的检阅台,台上建房屋,设为行宫,作为阅兵场所。

其次,赵恒将阅兵人数提高到二十万人,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也是大宋禁军在世人面前第一次大规模亮相。

赵恒意图很明显这次阅兵,不但要亮给赵恒自己看,也要亮给各级文武百官看,同时还要亮给开封老百姓看,更想亮给千里外的辽军看。

最后,赵恒在安排阅兵总指挥和副总指挥这两个重要人选时候,做了精心的挑选。

阅兵总指挥是殿前都指挥使王超,王超能够担任总指挥,主要是因为他担任禁军最高领导,另外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身材高大威猛。

让他来当总指挥,第一合体,第二醒目,第三威武,可以说再合适不过。

副总指挥和金鼓指挥是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这也是禁军高层将领)张进。张进是一员猛将,他除了打仗厉害之外,也是身材高大、鹤立鸡群。

有次赵光义视察宫中马厩时,他扛着斧钺在前面引导,史书说他“体质瑰岸”,超出同行很多,赵光义奇异地看了他一阵,立即提升了他的官职,身材好就是有优势啊!

阅兵仪式的头一天,即八月十六日晚三更,正是一年月亮最圆最亮之时,受阅部队二十万人冒着银白的月色,分殿前、侍卫马军、侍卫步军,从开封城各大门出来,到广场阅兵台前集结,左右相对并列,步兵骑兵连绵不断地排出二十里地,诸班卫士辅翼随从在后面,都静静等待黎明的到来。

天亮之后,赵恒戎装骑马,在随驾部署周莹的护卫下,带着文武百官出城,来到检阅台的行宫里。

礼仪官启奏赵恒,部队集结完毕,已经成列,赵恒从行宫出来,走到高台搭好的军帐里,面向东方坐好,并召群臣坐两旁一起观看。

之后,赵恒示意阅兵仪式开始。

总指挥王超手持五色旗、副总指挥张进击鼓指挥部队,军阵中搭建候台,候台上站有传令官,也各持五色旗。

王超先举黄旗,候台上的传令官也举黄旗,大军见黄旗举起,均向皇帝跪拜致敬;

举红旗,骑兵出列接受检阅;

举青旗,步兵出列接受检阅;

举白旗,全军高呼万岁;

士兵们随着旗帜的每一次进退,都伴随着响亮而整齐的口号,声震百里之外。可以想象,阅兵的场面异常壮观。

礼仪官奏请赵恒,阵势坚固而整齐,士卒勇敢而猛烈,可以再来一次。赵恒可能看累了,下诏制止。

随着王超举起黑旗,阅兵仪式结束。

按照计划,检阅台前左右分列的士兵,在赵恒面前交叉退场,左边的士兵从右退,由台前向西北方退出;右边的士兵从左退,由台前向西南方退出 这样的安排,既能让赵恒看到每一支受阅部队,也能让受阅部队一睹皇帝天颜。

赵恒这一次阅兵,可能是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可能也正是有了这次阅兵,让赵恒信心爆满,从而在三个月后毅然决定亲征。

阅兵过后,君臣欢庆,赵恒下诏赐宴。大臣在中书省饮宴,将校在军营饮宴,后勤人员在军械库房饮宴,卫士在宫殿外饮宴。

阅兵部队人员太多,造成了东郊民田被践踏,赵恒下诏免除这些民田的租赋。



佐料:王超,赵州(河北赵县)人,对于他的身高,《宋史.王超传》特意作了说明,“弱冠长七尺余”。

宋朝一尺大概折合现代31.68厘米,因此,王超的身高最少是二米二,在任何时代,这个身高都是庞然大物。

王超是赵光义的老部下,由于这层关系,赵光义、赵恒都予以重用,可是王超“临军寡谋,拙于战斗”。

也就是说,王超打仗很一般,能够做大将,纯属跟对了领导,系私人关系上位。

但王超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对部下很宽厚。

王超和高琼一起统领禁军时,有次两人休假,出去游玩时,经过下属军营,下面的将校没有出军营迎接,高琼便觉得很没面子,发长官脾气,要用鞭子抽打军营的主官。

王超连忙拦住道:“我们不是公事出行,怎么能责怪他们?”世人都称道王超的仁恕。

王超,有个儿子,叫王德用,前文介绍过他,用“将门虎子”四字称呼他,恰如其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二十一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