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解论语》名副其实01-[14·28]三位一体

《论语》原【第14宪问篇第28章】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君子的三种品德我没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说:“老师是在说自己呢。”

【钱穆译文】先生说:“君子之道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我一项也不能。”子贡说:“这正是先生称道他自己呀!”

【李泽厚译文】孔子说:“君子的道德有三项,我还不行。仁爱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讲自己啊。”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君子遵行的(品德)有三样,我没能做得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说:“老师您自谦说‘没能做得到’而已!”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君子遵行的(品德)有三样,我没能做得到:仁而乐天之人的不忧,智而明察之人的不惑,勇而无畏之人的不惧。”子贡说:“老师您自谦说‘没能做得到’而已!您自己实际就做到了‘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详解】本僧看过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在中央台解读《论语》的节目中,说到这章,竟没有伸出与此章密切相关的另外三章,本僧是感到遗憾的。为什么这么说,请耐心读完本文,就有答案。


此章的解读,“君子道者三”中的“道”字是难点。


诚然,在中国的文化当中,“道”字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一个“道”字,长篇累牍、千言万语也说不完。真可谓“言语道破”,老子也感言:“道可道,非常道”,道之玄虚奇妙,无法用文字或语言表达。


道:此处作动词用,意思是“遵行;实行”。见《管子·任法》:“法不一,则有国者不祥;民不法,则不祥。”《荀子·王霸》:“不可不善为择道然后之,涂薉则塞。”

 

管子,即管仲,在《论语》中,孔子多有谈及。可见,在孔子时代之前,“道”字就有作动词用的先例:遵行;实行。是故,《论语》的“道”意为“遵行”,就不足为奇了。


者: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此用法,在古文中,极为常见。如老子的《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又如《汉书·贾谊传》:“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令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

 

《论语》本章中的四个“者”字,都是这个用法。咱下面就用这个者字的用法来解读这四个者:首者,意思是“品德”;后三者,意思为“的人”。即“君子遵行的品德有三种:仁之人的不忧,智之人的不惑,勇之人的不惧。”

 

焉:于焉。焉指示“三”,即后面说的“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此三者。

 

我无能焉:“我无能道于焉”的省略,意思是“我没能遵行于此(三者)”。


仁者不忧:仁而乐天不忧


《论语注疏》正义曰: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故不忧也。


知者不惑:智而明察不惑


《论语注疏》正义曰:知者明於事,故不惑。


勇者不惧:勇而所畏


《论语注疏》正义曰:勇者折冲御侮,故不惧。


其中,“忧、惑、惧”三个字,与现代白话文意思相近,本僧认为不解译,更能让读者意会其中的内涵。故在这三个字上,本僧“只是文字的搬运工”。


夫子:老师。子贡对孔子的敬请。


自道:自己说自己。《论语集注》:道,言也。自道,犹云谦辞。

 

夫子自道也:此为“夫子自道‘无能焉’也”的省略。意思是“老师您自谦说‘没能做得到’而已”。

 

子贡说:“老师您自谦说‘没能做得到’而已”。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写《论语》的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其再传弟子,也就是说,《论语》是孔子的徒子徒孙写成的,都是极尊崇孔夫子的,认为他是圣人,品德远胜于君子,自然能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了。


在西方的宗教中,基督教教义,谓上帝只有一个,但包括圣父、圣子耶稣基督和圣灵三个位格。三者虽位格有别,而本质绝无分别,同受钦崇,同享尊荣,同为永恒。故称“三位一体”。

 

在耶稣降生前的五百年,在古老的东方,孔夫子,这个千古圣人,就已经是三位一体了:仁者、智者、勇者。


《论语》的记述者们,为了证明孔夫子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特地在《论语》中写了三章内容,分别举例说明孔子夫子是身体力行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


仁者不忧——【07述而篇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知者不惑——【13子路篇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勇者不惧——【07述而篇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我对于丹教授讲解到这章的时候,没有引出以上三章,来力证子贡的话不假。对此,本僧表示遗憾:有例而不举,见首不见尾。

 

本僧猜测,由于其并不认为《论语》是一篇完整的千古雄文,只是章节被打乱次序了而已。当然就没意识到,《论语》中会有另三章与之紧密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上下文关系了。


那么,与此章密切相关的另三章,又将如何解读呢?详细,敬请继续关注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谢谢。



第14宪问篇第28章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君子遵行的(品德)有三样,我没能做得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说:“老师您自谦说‘没能做得到’而已!”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君子遵行的(品德)有三样,我没能做得到:仁而乐天之人的不忧,智而明察之人的不惑,勇而无畏之人的不惧。”子贡说:“老师您自谦说‘没能做得到’而已!您自己实际就做到了‘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拼图解论语》名副其实01-[14·28]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