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

大约在十年前,插秧都是农村一项大的劳动。现在,大部分的农田用机器来插秧,小块的无法用机器的田块,人们才去动手插秧。

30年前,人们一年要插两次秧,称为早稻和晚稻。大概“五一”左右,人们就要开始插早稻秧了。我有幸体会过一次,脱下鞋子,踏上田埂,觉得有点凉凉的,不过还好,受得了。妈妈嘱咐我,水有点凉,脚要慢慢伸进田里去,先适应适应。我听妈妈的话,把脚慢慢的放进去,“哎呦,我的个妈呀,这么凉!”我缩回脚,硬是穿了双套鞋,结果陷进去拔不出来了,只好作罢,依旧赤着脚。双脚放进水田里,感觉脚趾头都伸不直,一天下来,脚被凉得发痛,第二天,无论爸妈用什么来诱惑我,我再也不肯去了。

晚稻插秧正在暑假期间,头顶的太阳放出的是白光,河里的水是烫的,双脚同样不敢放进水田里,因为水是烫的。

不管水是凉的还是烫的,插秧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左手握着秧把,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不停地捻动,把秧苗分成一棵一棵的,递到右手边,右手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接过来,三指伸直,插进泥土里,轻轻的碰着泥土就够了。这个动作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也不复杂。难的是要整天弯着腰,两手配合不停地插。我看我们的爸爸妈妈经常一插就是一垄田不直腰,但是我们插个四五行就会因为腰疼的受不了而大呼小叫,这时爸爸妈妈常常会用“壳马(青蛙)无颈,细伢(小孩)无腰”来反驳我们,又因为心疼我们,而让我们歇一段时间,上岸喝喝水,躺一躺,再叫我们下田帮忙。

一天忙下来,常常是腰也直不起来了,这可真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你可能感兴趣的:(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