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面面观


今日读了于漪老师的文章《阅读课面面观》,完全被老师的观点镇住了。原来,阅读课是这样的。

                  一.多而杂与少而精

1.阅读课尽管形式多样,方法不一,但最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实效。

2.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不管是讲读还是自读,教师制定课时计划时都要目的明确,授课时要紧紧扣住教学目的,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3.教学目的要求须小而精,不能多而杂。

4.课上得糊成一片,目的不明要求多,是阅读课常见的病症。究其原因,大多在忽视了驾驭教材,忽视以教材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训练,以实现教学目的,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课文中有什么美词佳句就教什么美词佳句,有什么修辞方法就点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写作方法就分析什么写作方法,等等。其结果多目的往往成为无目的,课前制定的教学目的或难以实现,或大大冲淡,学生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5.教学的阶段性要清晰,不管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的培养,都要有“序”,每个学期、每个阶段、每个单元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教师要心中有数,成竹在胸,然后再把这些目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分别落实到一篇篇课文教学之中。

6.教学目的性愈强,收获愈大;随意性多,盲目性大,往往事倍而功半。

7.课不能上成身有多处赘疣、臃肿不堪的胖子,应该是主攻目标明确,线条清楚,详略得当,学生读有所得,语文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

【反思】

阅读教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单元目标,针对一篇课文制定少而精的目标。目标精准让课堂训练有充足的时间,避免了华而不实和蜻蜓点水。一篇篇课文的合力会给学生的语文素养添砖加瓦。语文学习是熬出来的,不能一蹴而就。目标虽好,不能贪多。


                  二.单打一与多功能

1.读得好,吸收得充分,表达就有物,就有精彩之笔。阅读课的质量效益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

2.这当然不是说每节课中每个教学环节、每个知识点和训练点都要做到一箭多雕,而是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选择,教出实效。一节课选择二三个这样的“点”训练,一日不多 ,十日许多,一课课积累,久而久之,课的综合效益就十分显露,学生多方面受益。

【反思】

语文课堂上单打一是我的常态。不如关于作者介绍,只是就人识人。PPT上展现作者的简介找学生读一读,我呢强调几点,关键处让学生记一记。如此而已。这样单一的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并不高。没多会就把作者忘到九霄云外。如果在作者介绍上多用心,开辟处听说读写的舞台,学生不仅仅了解了作者,而且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提升。一箭多雕式教学应该落实到我的教学规划中来。

                      三.整体与局部

1.阅读课上教学生学课文,首先要有“文”的整体观念。这篇课文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要梳理清楚;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探究思想内容,要紧扣思想内容推敲语言文字的运用;要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作者写作意图。

2.有“文”整体观念,学生不仅能学习词句,而且能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不仅能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辩证结合的高度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能发挥教材的认识价值、教育功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3.其次,对文章的“局部”可重点推敲。某些词句、某些段落是文中表达思想的重点,在语言运用方面有特色,有独到之功,可带领学生细细咀嚼,体会遣词造句、表达思想的准确性、深刻性、生动性,分析这些词句、段落在文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学习的观点也可多花一点功夫研究,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难点主要在攻克障碍,使学生对全文理解得更好。

4.某些课文的教学从总体上讲可以粗线条,但要把握中心,主干、枝叶十分清晰,不喧宾夺主;课文的某些局部可仔细斟酌,学得细一点,学得深一点,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获得更多的启发,以举一而反。局部与整体应妥善掌握,不能有所偏废。

5.阅读课不能上成语段课。这个字什么读音,那个词前面可填个怎样的关联词,这个句子中某个词可不可用另外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替,等等,诸如此类语言上的练习不厌其烦,不厌其碎,而整篇文章说的是什么,怎么说的,却在眼皮下溜走了。

6.语文学科中高分低能的状况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与以鸡零狗碎、碎尸万段为主要训练方法的课恐不无关系。

【反思】

“阅读课不能上成语段课。”这话一下指出我的阅读课的最大问题。平日阅读教学只见“段”,不见“文”。过度在小处消耗,整体从课堂上悄悄溜走。如此,短期之内学生试卷上的阅读理解会逐渐得分,甚至是高分。短期内的效果掩盖不了这种阅读课带来的弊端。唯有整体局部合作走,学生的阅读力才能提高。


                  四.声情并茂与平板枯燥

1.语文教学声情并茂,对学生学习有强大的吸引力。声情并茂不是表演,也不是游离于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而是充分发挥课文内在的感染力、说服力,充分发挥语言文字表达表现力。

2.声情并茂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教师出于对学生对学科的满腔热爱,精心地激情洋溢地启发、引导学生想、读、说、写,使文中佳词美句、精彩段落,通过眼看、口诵、心想,伴随着文中深刻的思想、精辟的见解流入学生的心田,从而获得求知的快慰,思想感情的陶冶。

3.课要教得声情并茂,十分重要的是要动口,要引导学生抓住重要段落、关键词句反复朗诵,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反思】

自己离声情并茂差得太远了。只有努力内修,才能慢慢靠近声情并茂。

              五.起伏跌宕与平面推移

1.阅读课以在一个平面上推移最常见,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由文章开头梳理起,一段段或讲或练,直到结尾。千课一面,难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2.教学思路应不同于写作思路。

3.文似看山不喜平,阅读课也是如此。为了实现某个教学目的,课可分为若干阶段,有导入,有展开,有铺垫,有高潮,有反馈,有尾声。

【反思】

阅读课的千课一面在我的教学中一直存在。试图去打破这根深蒂固的樊篱,但是一直没有缺口。今天终于找到一个小孔,或许初极狭,复行百步之后会豁然开朗呢。

      六.关键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发挥

1.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上课是极严肃的事,对语文教师来说,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是教好课的基本条件。

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人,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作用的。学生学得越主动越积极,越能促使教的质量的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阅读的积极性靠教师激发、教育、培养。只有教的积极性,学的积极性不高,阅读课很难上得有声有色,生动感人;学生学的积极性比较高,教有时不能适应学生的旺盛求知欲,无半点居高临下之势,阅读课也不可能流光溢彩,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

4.“打铁要靠本身硬” ,教师要上好阅读课,当然要靠自身有过硬的阅读分析的真本领,但是千万要悉心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读开阔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视野,以读拓开知识的覆盖面,以读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以读发展想象力、记忆力,以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训练。

5.阅读是基础,阅读课底子打得扎实,打得深厚,语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6.说千道万,阅读课的质量系在语文教师的身上,系在语文教师的心中。难怪有人一语破的:课的质量就是教师的质量。

【反思】

“课的质量就是教师的质量”。这话扎心了!痛过之后,对这就句话百分之百地赞同。要想提高课的质量,先从提高自身的质量做起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课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