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至2002年的5年间,无论是否自己干其实我都在做销售。现在回头看来也许业绩不错,比如在国企业那会儿,但是仍然只能算入门,算不上精通。在ST的两年,使我在销售方面登堂入室,至今我仍然心存感激。每个公司可能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像每个人一样,我的观点是在公司里只要自己能有成功,能给公司带来价值,那就算是双赢。
三种类型的销售
2001年在国企业时公司曾请过HP某高管讲过一次销售的课程。要知道外企驻中国的公司或者办事处干的就要就是销售工作,拉关系只是比较低级的一种,这次培训让我知道销售还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搬箱子(Moveing Box)就是简单把货从一直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赚其中的差价。虽然也许收入挺多,但是仍然属于纯体力劳动。在中关村阶段的我就是处于这种状态,冯静这种人如果缺乏反思,最多变成一个有钱的搬笨子的。说话上周查了一下,冯姐和赵胖子目前开了个小额贷公司,还新三板上市了,可见每个人都有可能进步。
第二个层次,卖方案(Solution Sales)就是把公司的方案,通常是包括软件、硬件和系统集成几部分,按公司的逻辑买给客户,这个层次就高一些了,需要了解公司产品和客户需求,超越了强买强卖。我在中国企的2年时间买的就是方案,具体地说就是“以综合代收付系统在基础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当年的方案我手里还有纸质的,看起来很Low,但是仍然成就过几百万的单子。这个阶段仍然不是最顶级的。
第三个层次,专家式(Consultant)销售做到顾问专家式这个份儿上就算是不错了,在这个阶段销售人员是客户信任的专家,可以提供专业的意见和知识,可以按客户需求写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可以……总之,这个阶段销售就成了客户的老师,不是卖学生东西,而是按学生需要给他做,价格基本老师定。我活这么久,在中国就没见过几个这样儿的人,因为里面有个逻辑悖论——销售是要靠在固定时间内的业绩过活,而成为老师需要长时间的投入、技术积累和学习。绝大部分销售根本没有这个耐心。我在ST的销售经历虽然也是卖方案,但是带去的专家确实是客户的老师,勉强算Contultant Sales。
说话十几年前听培训时,我不是跪地仰视,是五体投地仰视,直到很多年后,我自己开始讲才知道——只要是个人,努力在某方面下功夫,内容扎实都可以讲的很好。至于外企的光环很多时候倒是个负资产,公司加诸于个人身上的背景拿掉之后,多少所谓外谓高管看起来还是个人呢?
LLG拒绝的机会
之前提过,我到ST拿着一张名单打过一轮电话。后来女销售被开除之后,她的那半也归我了。之前公司的三个“老”销售LLG、JJ、FFD都没空管这个,我分析是因为成功率太低,不想费劲儿。老字就是带引号的,只是时间常而已,JJ后来做到LLG的位置,离开ST之后换了一家公司去做行政经理了(瞬间凌乱)。公司的安逸生活并没有给这三个人带来正面的收益。
突然有一天,一个电话打时来,是那张名单里的企业F,希望有进一步的接触。前台转给LLG,她让我跟。
请注意LLG不是善心大发(这人命里缺这种原素)她是感觉完全没戏想直接拒了,但又不愿意得罪人。F集团去年刚从竞争对手那里买了60多万的咨询,完成了CMM1的认证。
咨询销售的特点就是金额大、重复购买难、服务商转换成本高。所以F集团短期(1至2年)不太可能再购买新的咨询服务了。
我接了电话跟对方聊的很好,商量最近安排个专家过去讲一次。
专业也许就没什么了不起
专家资源是LLG管理调配的,理所当然的她决定没有专家能坚持F集团的售前咨询。原话好像是:“专家都很忙!都很忙!很忙!忙……”
我于是去找了老板X,跟他讲了下情况。老板意思也差不多,F集团成单可能性比较小,专家能不去还是不去比较好。
每个人早晚都得死,还不奋斗了。听蝲蝲蛄叫,老子还不种地了。
我决定自己做一次售前,不就是学吗?
接下来一周时间,我把公司几个销售前方案翻出来,结合来公司一个多月学习的知识、看过的书按F集团的需求,整理出一个售前方案。反复讲了几遍之后就去找老板X,给他讲了一遍。X说:“可以,没有大毛病。你就去给F集团吧!”
这话里意思很深。
2015年末,朋友跟我聊起HR几个模块并简单讲了其中的功能。我恍惚有当年X的感觉,也能比较全面的理解他的意识。
大概意思是:虽然没什么大错误也比较全面,但也谈不上掌握了精髓(这也需要时间),仍然能拿得出手,可以对外展示。
再深一层的意思是:对知识已经算是基本理解,假以时日,应该会在掌握精髓之后讲的更好。
朋友刚接触HR不久,能讲得成体系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花时间投入很快就可以掌握HR的知识。
2002年还在作销售的我应该也是这个状态。
今天先写到这儿,下周奉上故事的后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