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偶得――

欣然妈妈

2018-05-29 21:08 · 字数 2786 · 阅读 12 ·  随笔

图片发自App

庙会偶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四月十五到了,大家伙们准备准备上庙、看戏了啊。”这是我村庙会前儿,我在“相亲相爱一家人之老王家”的群里向家人们发出的一条邀请函。


最后的决定,是嫂子代表大家在群里公布的:我们就不去了,让爸爸去看戏就行了。


我懂嫂子的意思,她是怕我们麻烦,更主要的是为了给我们省钱。在给我公公上五期坟(农历三月二十七)的那天,我们说及这件事儿的时候,嫂子就表过态了。


不来就不来吧!实诚的我也没再给嫂子和几个姐姐打电话,就默默接受了嫂子的好意,只决定在开戏的那天,四月十三的上午,骑了电动车去接父亲。

庙会偶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的父亲是个“老”戏迷了。读到这儿,细心的读者或许就要问了:


“老戏迷就老戏迷吧,干嘛还要把老字引起来呢?”


当然是为了突出重点呗!亲们,你们可别小看了这个“老”字,它于我们的父亲来说:


一则代表父亲喜欢看戏的习惯由来已久――


从小时候开始的吗?肯定问过,但是忘了。反正就是爱看,也爱讲。听大姐、二姐和哥哥,还有周边的人说,我们的父亲要是带着队里的人去地里干活儿(当时父亲是我们二队队长),年轻年长的都爱跟在他身边儿,目的就是听他“说”戏(也唱),还说评书,讲故事。


其实,关于这些,小时候的三姐和我也有印象的。当时,责任田已经承包到各家各户,秋收季节,把棒子掰了用驴车拉回家以后,一家人便白天黑夜的围拢在棒子堆边包上几天。在这几天里,我和三姐都是坐到父亲的身边,一左一右,一边一个,听着故事干着活儿,安静还不犯困。

庙会偶得――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则代表父亲的年龄。


今年父亲八十七了,他依然习惯不改,兴致盎然。周围十里八乡,要是有哪个村子过庙唱戏,父亲就会不辞辛劳地骑着脚踏三轮车去看,而且是唱几天看几天,百看不厌。用父亲自己的话说就是:“有的戏,像《铡美案》呀,《陈三两》呀,《卷席筒》呀什么的,看的没一百遍也有九十九遍了,可要是唱还是爱看。”


这算是父亲的一种习惯,也算是他的一种乐趣吧。我觉得。

庙会偶得――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由于父亲有爱看戏的习惯和乐趣,也便有了另一个习惯和爱好,就是,凭着自己多年来看戏的记忆和印象,在一个人闲了的时候,就拿出个白纸本儿画戏中的人物,《穆桂英挂帅》里的杨宗宝、穆桂英、老佘太君,《白毛女》里的白毛女、杨白劳、黄世仁,《白蛇传》里的许仙、白娘子、小青,等等,都曾是父亲笔下的人物。还甭说,那服装、那架势、那眼神,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


记得侄女儿把父亲的“画作”拍到手机上,发到她的朋友圈里的时候,还得了不少的赞呢;记得去年我们村有个人在他的建筑奠基仪式时唱戏的时候,父亲认识的一个“戏友”还把父亲画的几大本画拿回家去看呢;也记得我家的闺女和儿子去舅妈家时,也会让姥爷把他的画本儿拿出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上几遍。当然,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也经常看。


看得出,每每这个时候,父亲都是打心底里高兴的。每次,他也都会不厌其烦地、并乐此不疲地给我们讲解画中的人物。自然,父亲讲得认真,我们听得也认真。


关于上面所提及的“戏友”,我还想多说几句。


那还是去年的事儿。四月十五村上唱了五天之后,那个搞什么建筑的主在他的奠基仪式前后又续唱了十天。这下,可让如我父亲一样的戏迷们过足了瘾。尤其后续的几场,是在村子外面搭的戏台。


比起村里,这边地儿大,戏唱得也好,看得人更多。因为当时每天我都要为我的“戏迷”父亲保驾护航(尤其是晚上),故能有幸天天一睹看戏者们的阵容,以及他们的热情。


先说说阵容。看戏的,有走着的;有骑车的,自行车、脚踏三轮车、电动车、电动三轮车、摩托车;有开车的,三马车、汽车,一应俱全、应有尽有。看戏的,有近处的,指村上或附近三里五乡的;远处的,指十里八里的、十里二十的,还有三四十里的。看戏的,有老的、少的、半老不老、半少不少的,背着的、抱着的、跑着的、搀着的。这些人,来的分散,走的集中。这会儿,每个人都得hold得住,否则会急死人。


人太多,有先见之明的,提早半个小时或十几分钟之前就开始往外溜达;戏迷们,则非得等着人家最后一个演员报了下一天的曲目名称才肯起身离开。我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


关于这一点,父亲的解释是:这是对演员的最起码的尊重。人家在台上辛辛苦苦地唱了半天,到最后了人都走光了,连个鼓掌喝彩的都没有,人家最后唱的还有什么劲。


说了这些,父亲还又说了另外一件事。就是有一次,有个老演员出场出错了,台下便有人喝倒彩。


父亲说:这种人就是爱显摆,以为除了他们别人都看不出来似的。他们也不容易,出了错,自己本来心里就不得劲儿,他们还喝倒彩。我就看不上这种人。


从父亲的话里,我读懂了:什么样的人才配作戏迷,才配作真正的戏迷。


从父亲的话里,我知道了,我们的父亲是个真正配的上“戏迷”这个称号的人。


为此,我更加敬重起了我的父亲,敬重起了这个待人和善谦恭、处处为他人着想、懂得尊重别人的“看戏迷”父亲。


也许,正因为父亲的这些优秀品质,才让他有了一种能吸引人的亲和力,才让那些本来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了天天坐在一起看戏的“老戏友。”上面所说的那位老先生,只是这众多戏友中的一个。不过,由于他住的村庄离父亲住的村庄最近,他便成了唯一一个自那以后经常去我父亲家里找他聊天的好戏友。


关于父亲的亲和力,我觉得,除了以上说的几点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也是他不愧对“老戏迷”这个称号的最重要的一点:父亲能帮助身边的人讲解戏里的故事情节。针对这一点,不经常看戏的人,或者说没有看戏史的人,是万万不能做到的。


也正因为这一点,,作为“老戏迷”父亲的女儿的我,觉得在这些人面前特有面子。我觉得,在这段日子里,父亲有名了,我也有名了。父亲的“名”是自己的人品、戏品和扎实的记忆换来的,而我的“名”则是父亲的光环映照给我的。为此,我要真诚的向我们的老父亲道一声:谢谢。


看戏的人阵容强大,看戏的人热情也尤其高。不说别的,就他们每天能忍着高温的天气,从四面八方聚拢在闷热的戏棚底下坚持看完这十天的戏,我们就能看出他们高涨的热情;有的远道而来的人,居然还带着饭,或者去村里的小饭店吃了,然后看完晚上的一场才肯离开。我的父亲也是不论白天黑天,场场必到。而且,还是每场都是坚持看到谢了幕为止。而我,就一直在父亲的身边陪着。


佩服吧。相信你们,不得不佩服。


父亲被接来了。其实,准确的说是,父亲自己骑着他的脚踏三轮车来的,我只负责在一旁陪护着。


值得一提的是,我送父亲去到戏台底下看戏时,他又看见了去年那些熟识了的老戏友,他们相互笑着打招呼,相互招呼着把座位挪到一起。看到他们彼此友好的样子,我欣慰的笑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的儿子承担起了为姥爷“保驾护航”的任务。为此,我欣慰的笑了。


同时,我也真正感觉到了一点:当一些生命慢慢老去的同时,还有另外的一些生命在慢慢长大。

庙会偶得――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为这些正在长大的生命鼓掌喝彩吧!

                  2018.05.29.21:07.

你可能感兴趣的:(庙会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