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驶得万年船

孝心驶得万年船_第1张图片

《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诗》开篇写着“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首页如此大赞是点给谁的呢,是点给元末明初著名回族诗人兼养生家丁鹤年的。

丁鹤年出生于医药世家,祖父曾是北京城里著名的饮膳太医老阿丁,如此显赫的背景加上精湛的医术,丁家迅速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阀。丁鹤年的父亲,虽然没有祖辈经商那么厉害,但在武昌当过官,且为人豪爽大气,为百姓们所喜爱,并为其建过“种德堂。”祖父辈打下江山,丁鹤年只需坐享其成,从小一边学习儒学,一边研习医术。

十七岁时,丁鹤年出落得儒雅风流,他也想像祖辈们那样,经营药店坐堂行医,但时局动荡不安战火频起,根本没给他实现梦想的机会,而庞大的家产也在几次迁移中损失殆尽。这时有人给他提亲,女方是他老师的女儿,但丁鹤年想多些时间陪伴父母,便拒绝了婚事。

公元1352年,叛军攻克武昌,彼时父亲病逝,年仅十八岁的丁鹤年带着母亲逃往城外,因为年轻不经事,他做出一件令自己遗憾终生的蠢事,他将母亲安顿在郊外一户农舍里,自己独自赶往定海投奔哥哥,他想战乱结束之后,再回来接母亲。

然而世事难料,丁鹤年投奔哥哥后不久,哥哥就病逝了,丁鹤年的生活陷入困顿,当时的生活状况是,“或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食僧舍卖药以自给。”后来战乱平息,他风雨兼程赶回武昌寻找母亲,但母亲早已不在人世,葬在哪里也无人说得清,丁鹤年悲伤不已哭昏在地,为自己没能好好照顾母亲而深深懊悔。

丁鹤年大病一场,游走乡间行医的好朋友乐良才,闻讯赶来对他进行心理辅导,但他依然不能释怀。乐良才怕他悲伤过度,便建议他前往京城谋生。乐良才的医术也很精湛,于是两人结伴前往京城。

“清泉白石两悠然,仙隐何妨日似年。”行走途中,丁鹤年的心境逐渐平复,他把对母亲的愧疚埋在心里,眼前得先解决吃饭问题。两人白天行医挣点散碎银子,夜晚只能借住在僧舍之中。

虽然生活困顿不堪,但丁鹤年还是坚持行医的底线,年老者看病不收钱,父母的早逝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何况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乐良才是他的好基友,人品做派与他神同步。

行程还没过半,两人走不下去了,原来战乱虽然平息了,但战乱后瘟疫横行,到处都是病人。医者仁心,不能见死不救,纵然面临被传染的危险,丁鹤年还是决定先救治病人。满目疮痍遍地躺卧的病人,让他想起不知身葬何处的母亲。

两人组成的医疗小分队,边行走边医治,虽然劳累至极,但也收获多多,许多民间偏方以及不曾面世的草药,也被丁鹤年挖掘整理出来,在祖传医术的基础上,加以识别试用,并取得显著效果。刀伤药、愈骨散等药品的成型,就是在行医途中研究开发出来的。

在京城落脚之后,两人开始走街串巷行医,因为医术高明,很快就在京城里混出点名气。尤其是丁鹤年,不仅精通回汉医术,还研习了祖辈的养生之术。随着知名度提高,丁鹤年准备开药馆,总不能一直打游击吧。开药馆需要资金,就靠行医挣来的散碎银子,温饱刚刚解决,拿什么来开店呢?

丁鹤年很乐观,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他想开一家大药店,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用自己的医术为病患解除痛苦,让贫穷的百姓没钱也能看病。他的梦想不是在冲动之下形成的,他想把对母亲未能尽到的孝心,以善良的方式传递给他人。

梦想很伟大,现实很残酷。丁鹤年靠走街串巷行医,来积攒开店资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梦想真的实现了,只是梦想不曾变,而他却老了。

公元1405年,七十高龄的丁鹤年拿出全部积蓄,就在京城菜市口开了一家“鹤年堂医馆。”七十高龄创业,人生堪比励志大剧。医馆开起来了,但想在京城立足还是困难重重,同行之间竟争残酷。但丁鹤年为人胸襟坦荡,杜绝不正当竟争,也不肯进假药。为在竟争中脱颖而出,他另辟蹊径,把老祖宗曾经独创的“长乐饮”保健汤推向了市场。

对于保健意识颇为浓厚的丁鹤年,只所以推出保健汤,打的还是亲情牌,许多老年人疼爱子女,有个头疼脑热也不肯就医,怕麻烦,而一碗保健汤不仅强身健体还能预防各种疾病。

丁鹤年坐堂行医,乐良才辅助左右,鹤年堂的保健汤简直卖疯了,大街小巷到处飘着保健汤的味道。丁鹤年出名了,有人推荐他当官,如果借此机会谋个一官半职,可以说是顺理成章,但丁鹤年却拒绝了,因为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弥补自己亏欠父母的孝心。他清楚地知道,仕途之路不好走,孝顺之心却无人能阻挡,但父母都不在了,该怎样行孝呢?

公元1379年,丁鹤年曾经回过一次武昌,历尽诸多波折,终于寻到母亲遗骨,并将父母合葬在一起。所以,当“鹤年堂”的生意逐渐走上正轨时,丁鹤年并没有沉迷于成功的喜悦之中,也没有留恋富贵的生活,而是交给乐良才打理,自己回家乡为父母守灵去了。

走出武昌时,丁鹤年是翩翩少年郎,再归来时,已是七十三岁的老人。在为父母守灵期间,丁鹤年并没有虚度光阴,而是研究起养生术来,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丁鹤年的朋友九灵先生,对他的养生术及医德非常敬佩,希望他在有生之年,再度出山坐堂行医,毕竟守灵行孝只是一种形式,做做样子就可以了。丁鹤年在《奉寄九灵先生四首》诗中写道,“终岁不闻城府事,闭门闲著养生篇。”

丁鹤年以七十三岁高龄,为父母守灵达十七年,而他在寂寞孤独中,却活得鹤发童颜,九十岁才寿终正寝。

世人惊叹丁鹤年的高寿,却不知漫长的岁月里,他经历过怎样的磨难?少年丧父,并与母亲生离死别,躲避战乱,四处逃亡,为生存行乞行医,而支撑他一路走下来的信念,就是想对父母奉上自己的一片孝心,虽然生前不曾尽到,守灵也是一种告慰。

孝心驶得万年船。因为怀有孝心,丁鹤年得以在乱世之中生存下来,因为怀有感恩之心,丁鹤年不惜高龄创办“鹤年堂,”不仅实现了为天下人解除病痛的梦想,也为后世之人留下最丰厚的中医药文化遗产。

你可能感兴趣的:(孝心驶得万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