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情绪未必来自于内心

大家有没想过一个问题,情绪是从哪来的呢?大多数人会觉得,从内心产生的呗。很多心灵鸡汤不是常说嘛,要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提升修养,不要为烂事儿而生气。这么想的不只你一个,精神分析法的开创者,心理学界的大神弗洛伊德也是这么认为的。

坏情绪未必来自于内心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过,心理学上有个行为主义学派,这个学派的观点和弗洛伊德完全相反,他们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是由环境刺激所决定的,换句话说,情绪是从环境中学来的,而不是由内心产生的。

这个结论听起来挺反直觉的,那它到底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实验,这个实验被称为“迷信的鸽子”。实验过程是这样的,把几只鸽子放到一个箱子里,里面一个食物分发器,每过15秒就会自动落下食物,也就是说,不管鸽子在干啥,每隔15秒它们就会得到一份食物。

然后研究者们观察记录了鸽子的行为,发现鸽子会在掉落食物之前,做一些特定的动作。比如说,其中一只鸽子会在箱子里逆时针转圈,还有一只鸽子会把脑袋伸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然后再收回来、再伸上去。为什么鸽子会有这些奇怪的举动呢?因为鸽子偶然发现,做完这些动作之后,刚好掉下了食物,所以它们就觉得,做这个动作就会有食物掉下来,这中间有因果联系,所以它们就不断重复这种奇怪的行为。

听到这里,可能你也明白了,鸽子做的这些,不就是人类的迷信行为嘛。你想想,很多人在打保龄球的时候,是不是明明球已经扔出去了,但他还是会把手保持扔出去的姿势很长时间,好像这样做就可以继续控制球的滚动方向一样。再比如说,人们用手柄打游戏的时候,游戏里的人物要跳过陷阱,很多人就会把手柄也抬的老高,好像这样做就能让游戏人物跳的更高。人的这些迷信行为,和鸽子如出一辙,对某个东西的偏执,是由环境刺激形成的。

心理学家还做过一个更具有争议的实验。说这个实验有争议,是因为实验对象是一个婴儿,用婴儿做实验,这显然违反了现在人们的伦理标准。但是在一个世纪之前,正式的伦理标准还没有出现,好多实验方法都是违背现代人的伦理观念的。这项实验坐实了“人类情绪来自于环境刺激”的这个结论,推翻了弗洛伊德。

实验是这样的,这名婴儿是一个孤儿,从小就住在医院,是一个心理和生理都很健康的小男孩儿。试验者首先需要了解小婴儿是不是天生就害怕一些东西,所以给他看一些小白鼠,小狗,猴子之类的动物,然后心理学家发现,这个小婴儿对许多动物都很感兴趣,也很愿意接近这些小动物。

然后研究人员又想知道他是不是害怕某些东西,所以就在艾尔伯特身后用锤子敲一根铁棒,一敲就发出很大的声响,小婴儿特别怕这个声音,一听到就会吓得乱跑,甚至会大哭。

实验做到这,研究者就得到了两个信息,一个是艾尔伯特并不怕小动物,另一个是他害怕巨大的声响。研究继续进行,研究人员给小婴儿看小白鼠,他当然很高兴,正想伸手去摸小白鼠呢,有人突然敲起了铁棒,这突然响起的响声把小婴儿吓坏了,准备摸小白鼠的手吓得缩了回去。这个实验经过了一周的重复,到最后,即便是没有出现响声,小婴儿也不敢再接近小白鼠了。对于一种动物从感兴趣到害怕,只用了一周的时间,竟然仅仅小小改动一下环境就行了。

这还没完,这项研究还在继续,很快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后天学习来的恐惧,还会迁移到其他物体上,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泛化”。就是说,后来再对小婴儿做测试的时候,大家发现他不仅害怕小白鼠,还害怕小白兔,甚至连白色的皮大衣都会害怕。

这两个实验表明,人和动物的情绪和行为,是在环境刺激下学到的。学习过程是这样,某个情景会诱使人做出某个行为,如果行为的结果是好的,就可以获得奖励,那么这个行为就会被加强;如果行为的结果是不好的,受到了惩罚,那人们就不会学习这个行为。

其实这个结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养狗的朋友都会用这种方法来训练自己的狗,如果它坐下来,你就给它一块骨头作为奖励,这样时间长了,即使你不立马给它骨头,它都会乖乖的听你话坐下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后天学来的行为,也很容易消失,只要把奖励撤销掉就行。比如你总是让你的狗坐下来,却不给它骨头吃,慢慢的它就不会听你的话了。

行为主义学派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高水平的迷信行为,都是在负强化的条件下形成的。什么意思呢?行为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奖励,一种是惩罚,惩罚就是所谓的负强化。你想想,很多迷信是不是主要目的是防止坏结果发生,而不是创造好结果?比如,渔民在出海的时候会祈祷妈祖保佑自己能安全回家,而不会祈祷妈祖保佑自己在打鱼的时候捞到金砖。

坏情绪未必来自于内心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以说,我们的很多情绪和行为,并不完全是由我们的内心产生的,环境在塑造人的情绪上,起了很大作用。


本文内容来自《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坏情绪未必来自于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