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内容是我自《进入AI领域做产品——我的自学之路》后的第二次输出,目的是将GPST的模拟创业作业以及所学的产品、AI知识进行串联,进一步将输入的内容内化。
这一次,有机会以“串联产品和AI”的思路进行输出,要感谢我在GPST的同学们在讨论中选择支持了我的这个产品想法 —— 用AI赋能,为家长提供安全、高效的孩子上下学接送服务。
培训总体是以练带学的形式,授课+团队协作完成一个产品构思。所以,在参与培训的第一天即被分组讨论(3人组),组员各自寻找一个利基市场并提出一个初步的想法,最后说服所有组员支持你的想法。
我最初步的想法是做一个用理财+社区的形式来包装足彩的产品。有这个想法,是因为:
其他成员的想法有“无人车接送孩子上下学”、“游戏化的门店管理”。当我信心满满地把我的想法说出来后,大家并不感冒,认为国家政策对其影响太大,这点确实是我在YY时没有考虑到的。所以最后“无人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个想法得到了支持。
小组确定想法后,老师为所有人发放筹码(9张牌,代表1-9万),筹码用于对支持的想法投资。接着,让各个小组的代表(9个组)上台进行宣讲,拉拢投资。
很遗憾,台下的20多个产品经理们对无人驾驶落地这点并不买账,最终我们组在第一次宣讲中投资额垫底。
第一次宣讲后,老师给机会让各个组重新调整想法,下午再进行一次宣讲,而这次宣讲将只留下5个被支持数最多的想法…目的在于让大家明白——好的想法固然很多,但资源是有限的,在确定要进一步投资时,必须要对想法进行取舍。
在遭遇一次小挫折后,组员们暂时没有好的思路。我想了一个中午,还是认为之前提的孩子上下学接送这个想法是很不错的,很可能是一个痛点,在当下如果立即可行的话,不去谈无人驾驶,用目前的AI技术去赋能这个服务,并一步步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岂不是更好——当下可行,未来顺应时代,提升的空间也很大。
下午,我的想法得到了组员的支持,并作为创始人上台进行了宣讲,用一句话简洁明了地描述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对长短期目标也进行了简述,之后得到了最多的支持逆袭了,成为了留下的5个想法中的一个,以及追加的50万投资。
老师对这次的变化表示进步很大,他认为我们找到了利基市场,同时需求也是真实的,但是我们还是做错了。因为,最核心的是需求的真实性,而不是解决方案。每一个小组上来都在描述他们用什么手段在解决问题,而忽略了最核心的事情,这点对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
之后,所有同学可以自由选择创始人,加入其团队一起完善这个想法,去通过最终的考试。我们团队成为第一支满员的,大家开始围绕这个想法开始了之后的设计。
用AI赋能,为家长提供安全、高效的孩子上下学接送服务。
对于“孩子”的范围,我们在讨论后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太小,而初中以上的孩子已经具备自理能力,其家长都不是产品的核心用户,而小学的孩子虽然具备一定自理能力,但还是比较差的,也是时下被家长大规模接送的。
而第二点,上班族家长的上下班时间与孩子的上下学时间基本上是冲突的,所以我们对核心用户的假设进一步缩小了假设的范围,进行聚焦。
最终,我们假设的核心用户是——孩子在上小学的上班族家长。
在初步假设了核心用户是小学生的上班族家长后,对应的场景假设如下:
在假设了核心用户、场景之后,那么核心用户在对应的情况下,有没有感到痛呢?只有在“自证”过程中对痛点有清晰的认知,并推断出用户存在明确的痛点,需求才可能是真实的、值得被推进的。所以,我通过真实性、频率、强度这3个维度的分析,来对痛点是否明确进行假设。
用户面临的这个问题是否可能是痛点?
痛点是否是幻想出来的,是否有依据?
痛点的涉及面有多广,是普遍问题还是个别问题?
痛点是来源于自身还是外界的某种压力?
为什么存在这种压力?
痛苦链条是什么?
用户的痛点来源于人性的哪一点?
综上,一系列问题的答案都指向着这个问题很可能是上班族家长的痛点,在假设中具备了很高的真实性。
强度分辨 —— 得出假设“低”或“高”:
需求不满足是否能忍受?
强度值假设 —— 划定到高强度了,那么具体多“高”:
用户不能忍受的话,是否自己想方设法解决?
产品/功能没有问世前,用户自己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这些解决方案,用户是否是遭遇后立即想到的?如唤醒点一般的存在;
付费意愿假设 —— 涉及到金钱后,用户是否依然主动:
如果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用户愿意为其买单吗?
如果用户愿意买单,他们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来解决这个问题?
阻碍假设 —— 如何消除,阻碍用户花钱的因素:
感觉到痛的人是否有采购决策权?他是客户还是用户?
感觉到痛的人的采购决策会受到谁的干扰?
如何避免这个干扰?
痛点以及解决方案是否合法合规?
论证到了这一步,得出这个需求具有真实、高频、刚需的特点,以及获得家长的信任是关键的两大假设。所以,验证这两个问题也就成为了关键:
对市场的假设,即是了解市场份额这块蛋糕有多大,分蛋糕的人都有谁,他们分了多少,他们实力如何,我们能分到多少…
我们认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细分市场,因为搜索引擎上可以搜索到的提供对应服务的公司只有1家——小伴,初创公司,规模还没有起来。这证明了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中是切实存在机会的,已经开始有探索者在摸索盈利的模式了。
以2017年数据为例,小学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10564万,其中:
城市规模较大才适合提供服务,阈值假设为50%,即约5000万学生适合提供服务。以每月消费价格600元计算,市场空间约为3600亿,非常巨大。
时下的竞争对手有两类,一类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小伴,直接提供接送服务。另一类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宇通,售卖校车和配套的软件服务,但不提供接送服务。所以先根据直接竞争对手小伴进行分析。
品牌:
商业模式:
技术:
市场占有率:
产品质量:
营销:
竞争者是市场的先入者,面对全新的市场其目前仍在用户培养的阶段,在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发展核心用户。
竞争者已经推出了另一个服务,班车接送服务,预计竞争者未来打算将尽可能提升产品的可控程度,因为招募车主利用其私家车就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只有自己把控行车环境才能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而这正是我们产品的核心思路。
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没有提到我们的解决方案,这是正是因为对需求的真实性有了确定的信心后,才进一步设计初步的解决方案,而最后确定的解决方案是需要通过与用户接触、收集具体的需求后才能真正形成。
初步的解决方案,我们预想是基于专门的班车作为接送载体,通过AI识别孩子并呈现给家长、通过现有的地图服务做到高效的行车规划。
我们是分析者,后入,但是更好——更安全、更透明、更高效、更便宜:
更安全:
更透明:
更高效:
更便宜:
综上,我们暂时把我们的服务定位为——用AI技术为小学生家长,提供最安全的班车代接送服务。
商业模式其实包含了完整的产品价值与用户的关系,而并非单指盈利的模式。
在上述对核心用户、痛点、市场、竞争对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并形成了初步的业务模式之后,再完善盈利方式、成本、投资回报即可得出第一版的商业模式设计,此次模拟运用的是精益的方法进行。
市场核心问题:
目标用户:
独特卖点:
门槛优势:
解决方案:
渠道:
关键指标:
成本分析:
营收分析:
我们构思的第一个MVP的体量是不小的,我们曾设想过是否做一个最简陋的版本提供给用户,但是理解这件事情的意义就会认知到,简陋的版本提供给用户的目的是验证我之前提到的第一个假设——用户是不是真的需要产品。
但是最核心的问题是“信任”,而痛点的验证是其次。
考虑到竞争对手的持续成长以及对核心用户的了解(组员),我们决定直接押注“信任”,提供相对完整、体面的MVP面向用户。
因为产品是2C的,并不需要复杂的说服路径,而只需要获得“决策者”的充分信任,产品提供的价值就能在其圈子内实现正向循环。而对于潜在的“作梗者”校方来说,产品与校方完全脱离关系,出了校门学校不必担责,也就避免了这个“作梗”的环节。当然,实际可能还是会受到学校的牵制,只有通过与潜在“作梗者”进行沟通才能得到经证实的认知。
销售渠道如“精益画布”中简述的,分三类:
在确定了进行开发较大规模MVP开发的计划之后,我们仍然需要对第一个假设——上,让其有实际的证据支撑。所以,以MVE的形式去验证这一假设——用户是不是真的需要产品。
MVE——最小可行实验,代价对于MVP——最小可行产品来说更小,但是在产品前期却很有效。
对于我们要验证的假设——用户是不是真的需要产品,MVE在前期可以利用定性的手段去进行:
找到早期使用者:
进行用户访谈:
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
受限于模拟的环境,我们并没有打算去做实际的访谈,而是基于4位组员的反馈。
核心价值:
解决方案:
所以关于用户反馈:对于“安全”、“高效”上,4位组员家长都表示认同,但是对于“省心”这一点表示怀疑,他们一致认为当下完全由视频监控的方式不足以让他们安心。
主要在这个点上,“信任”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一个是对于司机的不信任,二个是对于AI的不信任,他们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来陪护孩子才能基本省心,就像校车的同行老师。
在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找利基市场、需求假设、商业模式设计、需求假设验证…接着,是时候创建公司,招募研发人员开始推进这个项目了。
对于创建公司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先确定愿景、使命、价值观,这决定了团队成员的“内驱力”,也决定了文化,记得老师说了一句话我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文化可以把战略当成早餐一样吃掉…
产品名字在几经讨论下,确定为“小黄帽智行”,“小黄帽”指向孩子,“智行”指向AI。
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团队规模较小,并且需要足够的灵活性,所以“自治型”的团队形式更为合适,团队成员直接向创始人汇报,同时创始人需要说一不二。
当一条产品线已经逐渐成熟,需要组建产品、研发、运营、销售等部门分工协作时,再根据产品的性质来设定团队的形式具体是“职能型”、“轻量型”还是“重量型”。
第一版的产品,是基于团队最初的设想,辅以用户访谈的调研结果进行设计的,包含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及想达到最佳效果的设想,所以是相对整体的。
对于MVP而言,只取其中早期使用者需要的必要功能特性。
所以整体思路是:先设计完整服务,选出MVP,MVP得到验证后,对最初的定位、方案进行修正,并开始版本迭代。
需求挖掘是围绕4位家长组员进行团队讨论,以其核心需求“安全”、“信任”、“高效”发散后进行筛选整合得出的。
服务的车辆非常安全:
服务非常可靠、值得信任:
服务的技术高效、稳定:
专车的软件简单易用:
专车的价格在可接受范围:
通过对需求进行整合之后,基于类同需求,设计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整体的解决方案,除开车辆本身之外,核心的模块主要是两个——AI模块、驾驶模块,AI模块拉近了家长和孩子的距离,而驾驶模块规范、优化了司机的驾驶行为。
如上述,这个模块实际上是让不在身边的家长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让服务过程完全透明,所以整个模块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信任”,其次是“安全”,再次是“高效”。
车门人脸识别:(高效)
人脸识别系统:
指纹识别(备用):
引导反馈系统:
车厢顶部监控:(安全)
座椅背监控:(信任)
驾驶模块主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安全”,是“信任”,再次是“高效”。
行车操作监测系统:(安全)
评价系统:(信任)
智能路径规划系统:(高效)
对于MVP而言,我们需要验证的核心假设是“信任”,所以关于提供“信任”的功能是第一版MVP必须包含的,此外还需包含早期使用者需要的基本必要功能。
MVP功能筛选如下:
硬件及人力资源:
软件:
实际上我们制作了问卷调查并受到了36位家长的反馈。问卷属于定量的方法,用于确定需求的强度,而这对功能的优先级安排提供了指导 —— 问卷链接
具体功能排布优先级的思路是,把3个消息源——地图路径、刷脸签到、实时监控先搭起来,之后再完善软件端将消息源串联,最后将版本嫁接到车上进行开放环境测试。
整体分为3个版本,base版本——把框架搭起来,alpha版本——软件端完成,beta——结合硬件串联整体服务做收尾。
在经历了4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beta版本的联调后,第一版MVP将准备面向早期使用者进行小规模的用户测试。
此次测试主要验证两个问题:
盈利模式即服务依靠提供什么价值赚钱,而用户认可这个价值并因此愿意付费即成为此阶段的关键,基于之前设定的销售策略,准备销售资料,接着开始寻找早期使用者,并向他们销售产品。
关键指标“转化率”,预期尝试2条渠道——地推、新媒体广告:
地推:
新媒体广告:
通过两个渠道获取到了转化用户之后,用户开始陆续使用服务,此时积极去通过获取的用户信息去触及用户,获取他们的反馈。
微信群:
焦点小组:
发布产品预订:
在完成第一次面向早期使用者的测试之后,团队已经得到了一手数据,包括用户的反馈和实际的指标数据。
此时,产品在盈利、业务方面的问题理想的情况下多多少会暴露出来。
如果一切如预期当然非常好,那么定位和方向基本正确。可以基于对用户的观察后继续补充、完善产品,并准备发布产品,制定增长引擎并围绕它放大商业价值。
但如果实际的反馈非常糟糕,那么就要着手寻找关键问题,如有必要,及时调整服务的定位,并开展新一轮MVE的验证,直至能够确定定位和方向是正确的——基于这个定位和方向能够很好解决之前的两个假设问题。
MVP验证完之后继续花2-3个月完善产品,并开始准备正式发布,此时需要制定的是发布的策略以及选定初阶的增长引擎,为面向主流用户做好准备。最后团队的规模也要进行扩张,组建职能部门,整体规范化、流程化。
通过最初的假设和到接触市场,已经确定了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细分市场,而对于细分市场所需要选用的发布策略则十分关键,将直接面临“跨越鸿沟”,产品一旦发布即没有回头路可走。
创业公司和大型企业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是用户数量的多少。创业公司成长为大型企业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公司的用户群从早期使用者扩大为主流用户的过程,也称之为“跨越鸿沟”。
前期的MVP等一些列验证,是为了在跨越“鸿沟”之前做足准备的。创业公司向提高销售业绩,单靠早期使用者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吸引主流用户群。其中,如何配置资源成为关键,而市场类型成为了指导配置的关键,不同的市场类型的用户过渡难度是不一样的。
细分市场的“跨越鸿沟”有两种风险,第一种是团队被早期使用者带来的销售业绩迷惑,如果细分市场中早期使用者很多,则很有可能会带来比较可观的收入,让团队误以为已经建立了足够的市场规模。第二种是团队会低估打动主流用户所需要的资金和时间,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市场运作和产品定位。
所以,对于细分市场,需要抓住被现有产品/服务忽略、用户急于解决的需求,强调开创性的定位以及愿景,采用产品定位和品牌推广相结合的办法来赢得主流用户。而对于我们的产品而言,“安全出行+AI”是主要强调的定位。
小众发布是适合细分市场的发布策略。严格来说,细分市场也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户很清楚新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另一种用户则不太清楚产品的作用。我们认为我们属于前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可以选用类似于全面推广(一切可借助的手段进行正面营销推广)的方式,让用户清楚认知产品定位并建立品牌知名度,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更精准地定位受众。
对于我们接触到的早期使用者,归纳出几类典型的人群,形成用户画像,那就是我们的目标受众,之后的营销手段主要针对这些人。
要把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则必须把信息传递给有效的信息发布者。
我们的思路是寻找“推销者”——他们是早期使用者,从情感上他们更关心公司的发展,并不遗余力地推广新产品,他们迫不及待地和亲朋好友们分享自己的使用感受,是最卖力的拉拉队。
为什么寻找“推销者”,是因为我们知道孩子家长之间目前已经广泛建立微信群相互交流,这是很好的传播平台,“推销者”同时也是我们的早期使用者,在微信群中信息更容易形成裂变效应,不断发散。
所以,从早期使用者中筛选出这些人,并提供激励,让他们作为主要的信息发布者去连接其他目标受众。
宣传口号对于用户心智的定位起到关键作用,比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所以在涉及宣传口号时需要根据以下原则来审视口号:
我们的口号是:孩子安全上下学,家长省心又安心。
这一点在之前的“盈利模式验证”的寻找用户的手段一致,微信朋友圈和头条是目标用户经常使用的媒体,同时这两个产品本身就提供了精准化营销的方案,有关系图谱之类的算法实现精准定位,对于“精准定位受众”来进行营销帮助是非常大的。
选择了发布媒体之后,需要注意的是,其性价比的高低,筛选出转化率最高、更便宜的进行加码。
关注“市场占有率”,同时再尝试获取,接受过MVP验证的早期使用者的反馈。
产品发布之后,就是要以某种方式持续让“用户价值→商业价值”这一循环不断加深的,而增长引擎分为“黏着式增长”、“病毒式增长”、“付费式增长”。
产品可以同时兼具多种增长引擎,但是过多的增长引擎会容易让团队混乱,失去重点。
黏着式增长需要关注“留存率”、“流失率”,但是对于我们的服务来说,是端到端的体验,短板在于整体体验的快速迭代。
所以我们核心选用的增长引擎是“病毒式增长”,关注并提高“分享率”和“转化率”,企图形成口碑效应占领用户前2的心智,跑马圈地,引导目标受众从众跟风。
最后,市场空间非常大,竞争也并不激烈。所以没有必要一开始就用“付费式增长”烧钱获客,对底层资产资源迅速榨干,如何与竞争者一起壮大这个市场更重要。
探索基本已经接近尾声,这意味着团队要从学习、探索型的组织向编制完整、反应快速的企业过渡。要顺利完成这种过渡,创业公司需要从以下二个方面做好准备:
这个阶段,团队奖面临完全不同的挑战——“跨越鸿沟”,建立主流用户群,大幅度提高销售业绩。所以对于公司而言,以目标为中心在此阶段是最重要的,对于各个部门的管理者的能力要求也需要如此,这就意味着需要对从CEO至各部门管理者的评估,评估他们是否具备这个要求。
这个阶段,之前设计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将重新回到主要的位置。
通过“价值观”来决定什么样的员工来到公司工作。
而“愿景”、“使命”则需要清楚传递给员工让他们知道,公司为什么事情而长期努力。从近的来说,已经面临“跨越鸿沟”,这就意味着需要制定短期的目标,明确所有人共同奋斗的方向,如“市场份额在首年达到XX”、“用户数量在首年达到XX”。
这一切,是为了传递明确的信息——为什么来公司工作,来了之后要做什么,怎样才算成功。
现在即将要“跨越鸿沟”,而小规模的团队很难胜任这项工作,所以是时候组建正式的职能部门了。根据面对的市场类型,组建正式的运营部门、销售部门。
对于销售部门来说,细分市场的工作主线是在当前市场中销售产品,像面对全新市场一样寻找新客户,开拓市场。
对于运营部门来说,首要的工作是找出进一步细分市场的方法,同时通过产品的定位以及品牌推广创造需求,拉动“分享率”、“转化率”的增长。
这次模拟创业对我而言,意义是很大的,因为在完成它的过程,我脑中那些零碎的产品认知,逐渐被串联成还不太充实的“内视”框架,但至少有了框架…
这样的好处至少有——在面临的任意的困难阶段都不会陷于无计可施的地步。
虽然“内视”的框架已见雏形,但仍然不够成熟。因为不够熟练而往往不能在通过“内视”后迅速给出准确的答案,这一点希望在接下来面临的实际挑战中能够不断进步,然后不断去修正…
最后,感谢一同模拟创业的组员们。
《四步创业法》
《精益创业》
《产品经理认证 NPDP》
《GPST产品管理讲义》
《模拟创业:小黄帽智行 ——商业模式》
《模拟创业:小黄帽智行 ——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