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偶得

读《光明日报》谢维和先生文章《文化传承,勿忘“拾遗”》偶得。

1.立德树人这一党对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仅是教育的本质论,而且是教育实践的方法论。因为,教育(或学习)的初心就是修身,就是追求个体道德生命的完美!中国儒学的开篇大作《大学》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即所有的东西都是以修身为本。《论语·宪问》说:“学以为己”,即学习的目的是为自身道德的完善。康德也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道德品质”。我们真的应该遵循“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因为它是一条教育的本质规律。

2.教育的确该“面向未来”,因为未来以来,将至已至。而“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以为特别要强调:精神的教育,能力的教育和健康的教育。

3.所谓能力,就是你具备让他人放心的技能;所谓精神力量的来源,在于学习和实践!

4.《大学》说,人生有“三纲八目”,“三纲”指“明德,亲民,至善”。“明德”包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不知这八个字是否可以揭示“德”的全貌?

5.“明德”是内修,“亲民”是外治,连结内修和外治的,是修身。而修身的办法,就是学习(或教育)。康德也说:“那么,怎样找到完美呢?我们的希望何在?在教育中,而不在别处。”

              完成于柯城镇江锅盖面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报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