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札记

      很喜欢写教学札记的,遗憾的是手太懒惰写的太少了。记一下昨天上课的事。

       我有个观点,不管什么内容,如果能深入浅出地给别人讲出来,会极大地促进自己对内容的消化,比光默默看一遍,理解一遍效果要好。所以德育方法这章,我列出十几种方法,然后让同学们选择主题之后分组讲(为了防止搭便车,三个人一组,充分讨论,然后每个人都承担任务)。当然也为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也一直抱着这样的态度,教学是一种自我克制之术,克制对道义和知识的炫耀,教学是师生之间的高级合作,教师要始终目中有学生,而不是把自己视为教学舞台的中心,把学生当陪衬的绿叶和单纯的听众。这种老师即使学识再渊博,口才再好,也不是好老师。所以,学生能说的地方、想说的地方就让他们说,让他们投入课堂中来,这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何况还能锻炼他们的讲课能力,何乐而不为。于是,第6周,轮到学生分小组讲了。

       首先讲的是情感陶冶法。小组推选的讲课者是位女生,她先是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一下子调动了同学们的热情。她说自己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然后问大家有趣的灵魂是什么样的。并且问了两个学生,显然其他人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瞪着眼睛听。然后就开始步入正题。随着课件的展示,把书上的情感陶冶法的涵义念了一下,然后又讲了洛扎洛夫的暗示教学法和国内语文教育上的情境创设法,以及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什么的,说是讲,但是没有任何展开,就是照搬教材。最后不知怎么联系上的余秀华,说自己喜欢余秀华的诗歌,并看过她的《月亮落在左手上》,之后当场给台下同学来了个诗朗诵,《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

    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接下来的部分,我就不引了。听到这时,真有点懵,我忍住没叫停,叫停怕她心理受不了,我不能打击她,起码她是有点灵气的。

    这还没完,最后,该生还给大家放了一首歌,李健的《传奇》。音响效果不好,在一阵吱哇乱叫声中结束。

    她的整个课也结束了。

      在我就内容进行扩展补充之前,是点评环节。我让同学点评,他们都不想发言,只有几个同学说话,脸上带着一种和年龄不相称的老于世故的笑意,“挺好,挺好的。”

     为了对讲课同学释放善意的鼓励,还得使劲地找到她值得肯定的地方,把值得肯定的和是问题的结合起来说,她能愿意接受。虽然值得肯定的地方其实很少。于是我又问哪里好。有同学说,有的地方很生动。我说还有吗,他们说不出来了。我说,大家发现没有* * *的表情?同学们说,噢,一直微笑。我说是啊,她是一直微笑着讲的。教师的微笑其实很重要,能增进亲和力。如果成天一副苦瓜脸在课堂,给学生的心理感受就会很不好。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啊。同学们都笑了。我还夸了她对诗歌的喜好很美好,很有灵气。接着就要分析问题啦,大家又畏葸不前的样子不愿意说了。见此情景,我说,这样的讲和评,对大家都是有益的,因为我们四年实际上这样的环节上所用的时间很少,我希望大家能坦率地表达,说出你认为的问题,咱们这些方面不要学习社会人的世故,你好我好全都好,打哈哈,这样把问题都掩盖了,对大家有什么好处呢?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啊。我这绝对是掏心窝子话,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全班都笑了,是善意和会意的笑。在我的提示下,大家指出了一些问题,包括PPT,每一章都有动图,一个小兔子在那健身,一翻页就吸引台下的目光。还有同学有些地方没讲,没听懂,还有说声音小什么的。他们没发现的,由我来指出,最大的问题当然就是整堂课内容和内容之间逻辑不清,有的内容不知和主题有什么关联。我说讲课和写文章一样,有的句子你自己很喜欢,甚至很得意的,但假如不能服务于主题,那么就要狠心砍掉,雕塑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雕塑是以细节来凸显整体,以主题来取舍局部,那雕出来的东西才有整体感、生动感。讲课也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所讲内容不能连贯地服务于所讲主题,那就是对学生时间的浪费,讲课内容不能拼凑,更不能离题万里。还有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照本宣科,只是念而没有讲出来。之所以会存在这两个问题,是因为没有对所讲的内容有很好的理解,而要想理解,需要下功夫钻研、思考,阅读,需要功在其外。

     然后是教师的扩展和深化环节(此处略)

     我相信他们听完了会有感受,原来可以扩展深化这么多,而且,它是实实在在的事,一点都不止于书本的理论,原来德育可以不说教,可以做的这样有意思。

     之所以把这些详细记下来,是因为感慨良多。师范大学给学生开设的课程很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拓展课程不一而足,然而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呢?他们是要当老师的人,很多人是要从事教育工作的,然而他们并不理解教学,也不会教学。教育学专业的如此,其他专业的我估计也好不哪里去。如此为人师,又怎能做到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我们实在是轻视了很多踏踏实实的东西,满足于各种似是而非的教条式灌输,封闭的考试把知识的学习僵化的过程,既没有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也没有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这与我们的课程设置有关,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有关,与过强的科研取向更有关。但这并不是我们无所作为的借口,实际上也与教学过程中我们太缺少实际关照有关,和教学设计有关,即使客观条件再不利,我们依然可以戴着镣铐跳舞,客观条件再制约,也没有覆盖到全部施展拳脚的空间。一句话,不能堕入虚无主义。

     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唱什么高调,关心未来教师的素养,是因为家里有孩子,体验到教育之痛。希望以后的人们,可以少些这种沉重。

     铃响了,下课时间到。路上,几个同学后面赶上来,问我,老师,你认为什么样的是有趣的灵魂呢?我说你们说呢,有的说觉得那些有诗歌爱好的人挺有趣。有的说有个性就是有趣的灵魂。时间很紧,我简单地说了我的观点,我认为有趣的灵魂有价值选择上的独立,也就是能够特立独行,不太受流俗价值观的影响。比如说这个社会很多人对成功是以金钱来衡量的,但有的人可能比较忠于内心,做别人眼里比较另类的选择。有的人,他的所作所为中体现出很强烈的对意义的寻求,心里装的可能是整个人类的福祉,我们就受益于很多伟大人物的伟大人生抉择,或者有强烈的智识的好奇心,小孩子一样深刻的天真,这些都是有趣的人。用萧功秦老师的话说,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浪漫主义态度,在我看来是一种真正的浪漫。最后我给他们推荐了萧老师《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一文,希望在几个同学身上播撒的种子,有一个能发芽。这是课堂之外的话,也算是美好,一并记下。

                                                            2017年10月10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