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9
P50
不共前行,主要可分为六大项:(1)皈依,是圣道的基础;(2)发殊胜菩提心,真正趣入大乘;(3)念修金刚萨埵,清净违缘罪障;(4)供曼达拉,累积资粮;(5)古萨里积累资粮,断除四魔;(6)上师瑜伽,生起证悟智慧。而皈依,是所有修法的基础,想要真正进入佛门,就必须皈依。
按照宁体大圆满前行的观点,五加行的基本数量,即皈依文十万、大礼拜十万、发心文十万、百字明十万、供曼达十万,是所谓的五十万加行。而上师瑜伽持诵莲师心咒,是单独计算的修法。但不论修哪个教派的不共前行,重点在于质量,否则,只是完成一个数量,自心却没有得到任何调伏,都不算是“圆满”。
皈依的学习内容,有六大项:(1)皈依的因或基础是信心;(2)皈依的类别;(3)皈依的对境;(4)皈依的方法;(5)皈依的学处;(6)皈依的功德利益。(接下页)
P51
第一节 皈依的基础
皈依的意义
身为佛教徒,对皈依的意义应该有所了解。一般人想了解佛法时,会去听闻高僧大德讲经说法,而有皈依的机缘。有些人不仅皈依了,还多次领受皈依戒;有些人看到别人皈依,也跟着去皈依,但对皈依的理解却模糊不清。
皈依,是归向依止之意,就是为了遣除一切恐怖而依止皈依处。暂时来说,皈依是以上师三宝作为保护和不变的依靠,究竟来说,则是对诸法实相的了解和证悟。所以,从究竟意义而言,皈依是最高的法。
莲师说:“一切法都归于皈依之中,邪见者不知。”阿底峡尊者也非常重视皈依,曾有一位出家人向尊者求法,尊者问他学过什么法?他回答:“也没学过什么,只学过一个小小的皈依法。”尊者说:“如果连皈依你都认为是小法,那我这里也没有更高深的法,可以传授给你了。”
所以,皈依不仅是佛教仪式,尤其在金刚乘中,它是一种实修,是每天的修持功课。所有仪轨的一开始,就是修皈依,目的是要我们虔诚祈祷,希望在上师三宝加持下,消除一切的痛苦恐惧,精进修行,获得成就。(接下页)
P52
「三种信心」
皈依,是开启一切佛法正道之门;信心,则是开启皈依之门。如果不相信皈依的对境,怎会有真正的皈依呢?又如何得到三宝的保护呢?就像我们遇到危险时,会找有能力者来救助,如果不相信他们的能力,不听从安排和引导,当然得不到帮助。
没有信心,就无法进入皈依之门,所以皈依之前,对上师三宝生起虔诚的信心,非常重要。这种信心,包括清净信、欲乐信以及胜解信三种。
一、清净信
首先是清净信。这种信心不需要先学习道理,只要看到佛像、经书或僧衣等三宝的象征,会自然生起。
比如,一个没有信仰的人,走进雄伟庄严的大殿或法会场所,看到佛像、高僧大德、佛塔或听到梵音,感受到佛陀的伟大和佛法的力量时,非常欢喜,甚至会毛发耸立,想要流泪,由衷生起一种信心。别人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也说不出原因。或是一想到观世音菩萨,马上被他的大慈大悲所感动;一想到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时,也会为他伟大的愿力而落泪。这种由清净心引发的信心,就是清净信。
清净信,就像小孩和母亲分开很久,突然又见到母亲时,生起无法言喻的欢喜。这种对佛菩萨自然而生的喜悦,也是具有佛缘的征相之一。《禅定王经》中说,亲近佛门时,有毛发耸立、掉眼泪等等现象,表示心中已有成佛的种子。(接下页)
P53
但是,有些人的清净信只是短暂的,当他离开佛堂或寺庙之后,世俗生活一摊开在眼前时,马上就会忘记这些法喜。所以,只有清净信是不够的,必须要慢慢培养,让信心更稳固。
二、欲乐信
第二种信心是欲乐信。欲,是“欲求”之意,这是乐善去恶之心。
我们进入佛门,听到因果业力、轮回痛苦等道理之后,因为了知恶趣的痛苦,会生起避免堕入三恶道之心;因为明白三善趣的利益,会生起想要精进修行,获得福报的念头。为了避苦求乐,而生起断恶行善之心,这就是欲乐信。
比起清净信的感性直觉,欲乐信多了理性智信的成分,非常难能可贵。以前不明白行善断恶的好处,现在理解之后,对因果业报深信不疑,乐善好施,知道如何舍取,如何约束自己。
不过,欲乐信的修行动机,大多是为了人天的安乐福报,在遇到挫折痛苦的时候,很容易退失。所以欲乐信虽然十分难得,但还不够究竟。
三、胜解信
在清净信与欲乐信的基础上,透过一定的闻思,真实理解三宝功德和加持,相信只有上师三宝才能庇护自己,而且丝毫不会欺骗我们。不论自己是痛苦或快乐,贫穷或富有,健康或生病,是生还是死,这一切三宝都会知道,将三宝当作唯一的皈依处。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心,就称为胜解信。
在三种信心中,胜解信是最虔诚、最殊胜的。因为这是从根本(接下页)
P54
上明白佛法义理之后,所生起的坚固信仰。具有胜解信的人,把一切都托付给三宝,绝不会因为任何因素,而改变自己的信心。
反之,如果被外境影响而动摇虔诚心,就不是胜解信。比如,有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虔诚祈求佛菩萨,最后没有如愿,甚至遇到大挫折,就怀疑三宝没有保佑他,或认为三宝没有功德能力可以保护他,最后信心退转,甚至转向信仰外道等等,都是因为缺少了胜解信。
「信为道源功德母」
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一切善法的来源,可以生出一切功德,因此说信心是功德之母。佛陀曾说过,没有虔诚心的人,善法白业不会成熟在他身上,犹如被火烧过的种子不会发芽。莲师也说过:“有了坚定的信心,就会得到加持;离开了一切怀疑,所愿便可以成就。”只有教法殊胜没有用,必须修法的人信心殊胜,才是修行能否成功的关键。
七圣财包括信、戒、惭、愧、闻、舍、慧,其中信心居于首位。所以说,信心是所有财宝中最殊胜的。信心像是摩尼宝,是无尽功德的泉源;信心像是双脚,可以带领我们进入解脱的正道;信心也像是双手,可以将一切善法拥入怀中。依靠它可以圆满所有愿望,不管是人天福报,或是罗汉、菩萨,乃至成佛的果位,都可以因信心而满愿。
加持力的大小,信心是关键
古人将佛法比喻为鱼钩,信徒比喻为鱼,除非鱼儿想要上钩,(接下页)
P55
才可能被钩上岸;鱼儿不上钩,有鱼钩也没有用。很多人认为佛菩萨没有保佑他,但这就像想收听广播或电视节目,却没有插上电源线,当然无法接收到画面和信息,却埋怨电台为什么不播放节目,不是很可笑吗?
佛陀对一切众生的悲心没有分别,没有远近,不论是谁,只要有虔诚心,佛菩萨必定会加持他,从没有间断过。但为什么众生还有很多烦恼和痛苦?主要是没有信心,自然得不到加持。没有虔诚和恭敬心的人,就算遇到了真佛,也没有任何意义,就像佛陀身旁的善星和提婆达多一样。
很多大成就者都说过,你有多大的信心,就会得到多大的加持。如果对上师和三宝有强大的信心和恭敬心,就会得到强大的加持;普通的信心,得到普通的加持;稀少的信心,就只能得到稀少的加持;如果完全没信心,当然得不到任何加持。佛菩萨的加持力没有不同,是众生的信心有大小差别。
很多人觉得在佛堂时,容易生起虔诚心;不在佛堂或身旁没有法师,对佛法就没有信心。其实,处处都是道场,只要谁有虔诚心,谁的心中就有佛。佛陀讲过:“谁有虔诚之心,我就在他的面前。”
莲花生大师也说:“不论男众或女众,谁有虔诚之心,我不去别的地方住。我的寿命没有死和生,在每个清净信仰者的前面,都有一尊莲师。”意思是说,只要谁有虔诚心,莲师不仅在吉祥铜色山莲花宫殿,也在每个虔诚者的身边。就像“千江有水千江月”,不论是在哪里,只要有澄净的江河水,都能清楚映出天上的明月。同样的,只要有胜解信的人,都会得到诸佛慈悲的加持。
修行,是修自己的心,佛像、寺庙和佛塔等外在的三宝所(接下页)
P56
依,是提醒我们精进修行的对境。很多人希望透过灌顶得到加持,其实只要具足虔诚心,自己也可以产生很大的加持。(接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