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熟读诗歌之后,要给学生强调“前朝”的“朝”(chao)的读音。让学生按照以往所学七言绝句的节奏,按照节奏和自己理解的语气去读此诗,阐明大意。
《赤壁》作者杜牧(公元803一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杜牧游览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借相同的地名抒发感慨,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怀古咏怀之作。
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合在此击败曹操大军。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杜牧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七言绝句。前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交代兴感之由。从叙事开始,借一件古物引起对前朝人事的慨叹,为下文做铺垫。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磨洗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东吴破曹时的遗物。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基础。
这里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也是唐代诗人常用手法,就好像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以汉代唐一样。杜牧所在地是黄州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乔。” 是议论,从反面落笔:倘若当年,东风不助周瑜,那么铜雀高台会深深锁住二乔,江东二乔也就沦为曹公之妾了,双方的胜负就要易位。
诗人借“东风不与周郎便”的设想咏怀古事,一抒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曲折地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即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迁。
本首诗设计了以下问题来完成教学: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的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极其耐人寻味。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4.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由叙事引发议论)
5、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主旨?(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
这首咏史吊古诗,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教学中学生对诗歌背后的历史小故事颇有兴趣,这倒不失为一种理解和领悟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