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第五章)

这就是新居的洗浴方式,虽然家我们一下子有了两个私人洗浴场所,但还是没有淋浴,还是只有提水洗。

我记不清走廊拐角尽头那一排厕所冷水管的安装位置,是七个厕所共用一个水笼头还是每个厕所里面都有,应该每个厕所里都有吧,不然不冲要有多臭?

可是,即使有水管,应该也不会直接放水来冲厕所,太浪费了,用新鲜自来水冲厕所,是不可接受的奢侈浪费行为,除非万不得已没有人家会这样做,废水二次三次利用才是正道,洗过衣服的水、淘过菜的水、拖过地的水才是冲厕所的正常水源,第一遍用过了,收集起来,又拿个桶提过去,里面一般还放个水瓢,一勺一勺地舀着冲。


中国的发展速度确实也比较快,没多久,我老爸单位又开始修新房子了,这次没在城里修,没地了,长江的对岸被划成了经济开发区,全国每个城市基本都有开发区,许多单位要搬过去,于是就必须盖新楼。

新的单位离江边也就500米,那个时候走到江边看江景还是很方便的,,现在不方便了,现在要过两个红绿灯才能到江边,江边也修了很多房子,挡住了江岸线,当年从我家的位置,对面江岸可是一览无余的。

江上新修了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连接新老城区,从老爸单位的新房子,我们的新家走到大桥上,也就五分钟。

这回单位的新房子修得可比以前牛逼多了,一栋六层的住宅楼,一栋五层的办公楼,中间围了一个院子,停十多台车没问题。

有一点点不对的地方,就是还不是单元楼的格局,因为是以办公楼的名义修的宿舍楼,要避点嫌,外观还是通走廊的形式,一层楼四家人,三室两厅,两边大一点的两套住单位领导,科长以上的,采光好,没黑屋;中间两套小的住一般员工,比如我爸这种,就有一间黑屋,楼外面修了一个Z字型转折大楼梯,来回地转着上楼,到也不累。

宿舍楼的外观像办公室,里面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三室两厅,一个长阳台,有很像样子的厨房和一个小小的饭厅,房子中间终于有了一个卫生间!!!便便不用去家外面了!特别是冬天的晚上,去走廊尽头的厕所便便是一个痛苦的事情。

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因为是办公楼,所以不能做到四面采光,三间卧室有一间小的是黑屋,关上门睡觉到是好地方。

从两室一厅进步到三室两厅,厕所从在家外面进步到家里面,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除了不是单元楼的格局,以后的房子基本就是这样了。

但,最关键的进步还不在这里,在热水器!

热水器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我们的身体从此可以洁净了,很容易地洁净了!有尊严地洁净了!

一个划时代的革命开始了!

我们以前只知道天然气可以做饭,又方便又干净,比煤炉子牛逼多了,没想到还可以洗热水澡!

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两种热水器,烧电的和烧气的,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不管怎么改进,加进去多少芯片、如何细致地控制温度,大的分类还是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

我不太喜欢电热水器,一个大圆桶很占地方,而且总觉得墙壁会支撑不住,会垮塌下来,而且用电,总让人觉得不安全,毕竟浴室里面湿乎乎的。而且报纸上也见过劣质电热水器漏电电死人的事。

四川是天然气富有的地方,很多县都通天然气,更不用说城市了。而全国好多地方缺气,电热水器自然也有市场。天然气当然也有它的问题,安装不规范,排废气不通畅,自然也会死人,可南方不比北方,紧闭门窗的时候少,这个安全隐患到也不大。周围朋友安什么的都有,但还是安天然气的多,气费又便宜,热水器又不占地方。可也有电热水器的死忠粉,有些是在电力系统工作的,用电很便宜或者就不交钱;有的是家在工厂里,习惯了偷公家的电,大家都偷,反正厂子是国家的,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主人用点电洗澡,根本不能叫偷,完全没有心理压力。

普及还是有一个过程,有段时间人们见面讨论的都是: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哪个更好?我比较讨厌电热水器那个大大的罐子,新房子的卫生间空间也不高,装个大罐子也很占地方,最后我们家还是选择了燃气热水器。

没用过就不知道,后来我们觉得这是个正确的选择,电热水器有个重大弊端,一桶热水放完了,重新烧开要很长时间,即便是大容量的,一个大大的罐子戳在家里墙上,也就洗两三个人,夏天还好点,冬天需要的时间更长,热水放完了,只有干望着,晚上洗澡的时间,家里要是多几个人的话都要提前规划好顺序。

燃气当然就没这个问题,只要不停气,爱洗多久洗多久。

用什么热水器是讨论通过了,安什么地方又成了新问题,中间那个卫生间显然是不适合的,怕万一煤气中毒,安厨房那边的话,管子接过来又太远,前面两分钟都是凉水。

单位上后来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在阳台上隔一个小间出来,做了防水,安了门开了窗,改造成很像样子的一个专用洗澡间,但原来的天燃气管道在走廊那边的厨房里,只能提供做饭用,于是为了洗澡,专门请天燃气公司在楼后面阳台那边安了根新管子,这根管子只提供洗澡用气,整栋楼就变成了现在很少见的一家安了两个气表,要分别缴费的怪异局面。

老爸安好了热水器,又在里面装了个小洗面盆,安上莲蓬头,一个像模像样的淋浴间终于出现在我们家里!

进入阳台上那个小小的淋浴间,关上门,把衣服脱了挂架子上,把左边的热水水龙头拧开,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冷热水混和的龙头,都是装两个,一股温暖的热水流下来,从莲蓬头的花洒里淋在头上、再流遍你的全身,于是你就温暖了、湿润了、水淋淋了、洁净了,热腾腾的蒸汽弥漫在小小的空间里,在我的眼里,就宛若仙境。

我们终于能在自己家里洗上一个有尊严的澡!

只要不心疼天燃气费和水费,想洗多久洗多久!

我感觉我家终于进入了文明社会!

电视不能代表文明,卫浴才是!

这个时候已是90年代初了!

我都长到二十多岁了,才第一次能在家里洗沐浴,所以心理上都有点变态了,洗得时间有点长,洗得次数有点多,尽情地体会热水冲淋在身体上的快感。

现在的城市孩子一定体会不到那种幸福的感觉,比如我的女儿,她生下来就在家里的独立卫生间里洗澡,读寄宿初中时候洗澡条件也和家里差不多,一间宿舍六个人有两个卫生间,其中一间专门用来洗澡。读高中时也寄宿,条件略差些,但一层有两间大沐浴房,天天可以洗,所以她也一直不觉得洗澡是个多大的事情,直到她去东北上大学,一个学校才一个沐浴楼,全校集中在一幢楼里洗澡,还不是天天开放,她才觉得南北差别,然后深深地、经常地吐槽北方学校的洗浴设备。

洗得次数有点多,难道你不是天天洗澡吗?这个问题只有至少是90后的小朋友才能问出来,而且是南方小朋友。

是的,每天洗澡这个概念是90年代以后,甚至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是进入新千年2000年以后才有的概念。

我记得我十多岁了都还是一周才洗一次,前面讲过,洗澡条件太差,洗一次太难,肯定要减少次数,我记得有两次我遗精了,白斑留在宽大的蓝布裤衩上,硬硬地一块,也不会去换新的,一是因为有点不好意思,怕我妈问我,二是刚洗了澡没两天,要再洗就要再换新衣服,这会增加我妈的劳动量,那个时候还没有洗衣机,洗衣还是个体力活,我因为是独子,被惯坏了,又不想自己洗,反正那块硬硬的白斑也不碍事,就等到下一次洗澡的时候再说喽。

后来条件要好一点了,理论上可以天天洗,但水电气费的支出在当时爸妈的收入中是占比不小的支出,天天洗显然是属于浪费行为,属于败家子行为,一般就是一周两次,每次洗得时间肯定就有点长。

后来觉得水电费的占比在家庭收入中降低了,就改为两天一次。

直到有一年,老爸老妈忽然觉得不直接洗澡太麻烦,洗脸洗脚程序更多,洗脸还好点,直接水龙头放在洗面池里就行了,洗脚还要端盆提桶,还要提去卫生间倒水,现在家里干净明亮,倒水反而完全没有以前那么洒脱了,小心翼翼的,怕不小心滴溜在地上,还要拿拖把拖,更添麻烦。

洗澡就简便多了,脱衣服放水,穿衣服走人,抻抻衣袖,不带走一滴脏水!

观念的改变,让全家洗澡的频率在不知不觉中,不管冬夏,改成了一天一次,夏天可以理解,汗湿重衣,冬天也变成这样,是我妈觉得全身冲个热水澡明显比洗脸洗脚要暖和的多,她用的词是“烫个澡”,温度感表达得很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洗澡(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