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些高效学习的方法,摆脱自己水深火热的学渣生活。
最近在看《学习之道》,之前已经看了几章了,现在把之前看了的几章总结一下。
第一章:
介绍了作者从一个数学奇差无比,极度厌恶数学的数学糊涂大王,变成了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与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的硕士学位,最后还获得了系统工程学的博士学位的工程学教授。在经历转变之后,作者对大脑的内部运作产生了兴趣,开始写这本书,教人们如何学习,特别是觉得自己天生不是学理科的那块料的人。
第二章:放松点
主要讲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举传奇象棋大师和一个年轻男孩子的比赛的例子,引出思维的两种模式。
该你试试了
为思维加力:(在读书之前宏观浏览一遍,看看书的表,公式,图片,小节标题,总结,甚至章末思考,这是发散思维的运用,然后再深度阅读,进入专注思维模式。)
专注模式的介绍:
专注模式是把精神集中于已在脑中形成紧密关联的事物上,启用专注模式,常常是因为已掌握的基础概念对于你而言既熟悉又轻松。
为什么数学和科学知识会更难对付?
第一个原因是抽象,而什么是抽象,抽象就是比如你无法找到一个活的东西来解释‘+’的意思,因为加号背后的概念更加抽象。
第二个原因是思维的定式效应,脑海中已经有了的东西阻止我们产生更好的想法或答案。我们需要进行再训练,让思维飞跃到新的位置,才可能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比如很多学数学和科学的学生还没有学会走就开始跑了,换句话说他们还没读过教材,没上课,甚至都没有问过那些会的人,就开始盲目做作业。脑海中有的东西不足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而阅读教材或者上课是我们进行再训练的步骤,只有经过了再训练,我们才可能找到答案所在。
发散模式:
与专注模式相反的思维方式,当你想要理解新事物的时候,最好使用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跳跃式的探索思维。
为什么要有两种思维模式?
这是进化的结果。而且我们思考的时候都需要这两种模式。
学习一些复杂的概念的建议(两种思维转换的例子):
1.自己阅读教材会比听别人讲更好理解,所以我从来都会读教材。我会快速翻阅,了解这一章大概在说什么,然后再去读细节。每个章节我都会读上几遍,只是不按顺序而已。
2.如果读过的书还是弄不清楚怎么回事,就上网去查,这可以让我换个角度看待问题。
拖延的前奏
如果拖延,你就没有时间供专注模式稳扎稳打,只够走马观花地过上一遍。这样也会增加你的压力,因为你必须完成一个很讨厌的任务。其中的神经模型会变得模糊黯淡、残缺不全,你的思维基础会七零八乱、摇摇欲坠。每次拖延的时候确实如此。感觉到压力,而且越来不想做,压力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匆匆做完。
解决的办法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作息时间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计划的堆砌,而应该是设定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全神贯注的去执行,以获得高效率。也不会觉得任务的完成时间遥遥无期。
第三章 学习即创造
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的转换
我时常也需要这种转换,停下手中的工作去做点别的事情,让自己从专注模式转换到发散模式,通常回来以后会会感到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创造力就是对自身能力的驾驭和拓展
发散模式能让你的学习更有深度和创造力。
两种模式切换帮你掌握新知识
学习就应该在两种模式之间转换效率才会更高。研究表明,对于特定思考类型的问题,可用的精神能量,即意志力总量是有限的。储备能量亮红灯时,可以跳到其他类型的专注任务上休息一下,比如放下数学题,背背法语单词。但只要仍处于专注状态,每一秒都在消耗你的能量储备。因此可以活动活动或者和朋友聊天。
别怕落在同学后面
刚开始跋涉于数学和科学领域的学生,常常会仰望同学中的佼佼者,告诉自己不能被落下。但是匆匆忙忙地追赶领跑者,并没有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真正的掌握学习材料,结果就是仍然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这让很多人惶惶不安、灰心丧气,毫无必要地半途而废。
放慢脚步,也许你会得到惊喜:细嚼慢咽反而让你比那些脑子快的同学学习得更加深入。帮我武装起大脑的最重要窍门之一就是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
这一段似乎是在说我,高中的时候,我就是告诉自己不能被落下,匆匆追赶,结果仍然被甩在后面,于是灰心丧气。我真的是太容易急躁了,现在好多了。特别喜欢慢慢的探究知识的本源,真正的理解一个知识会让我很高兴。
避开思维定式
记住,做作业和考试时,接受大脑中的第一个想法,会碍于你另觅佳径。
要解出难题或是学会新概念,至少要有一个你在无意识思考的时间段。即要想学的好,就得能在两个专注学习期之间空出时间,让神经模型得以巩固。这就像砌砖墙一样,你得给泥浆留出干燥的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不断的复习了,不断的复习才能巩固我们建好的墙。
当你真的被难住的时候该怎么办?
就是向同学同龄人或者老师请教。但在那之前你应该先把问题大卸八块,足够深入的理解问题。才会更容易的理解问题。
长期记忆与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即短期记忆,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需要花时间。不过,有个叫作间隔重复的技巧,有助于推进这个进程。它需要你不断去重复要记忆的内容。比如一个生词或者一个解题技巧,连着重复几天,这就是一个阶段。两个阶段之间休息一天,多来几次,延长整个过程,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效果更佳~
睡眠对学习的重要性
睡眠状态下,大脑在清除脑子里的琐碎的记忆,增强重要的部分。要是打盹或者睡觉前看些知识点会增加你梦见他们的概率。
学习新概念时,你要在一天之内就再次复习,以免刚接触的新概念随风而逝。但结果往往是有太多事情挤在那里,要过了几天甚至是更久之后才会再次复习。你能否制定出一种行动计划,来保证自己及时复习新知识?
从来没有及时复习过新的知识,所以感觉自己学啥啥不会呀!!!就像在驾校学车的时候,教练说的每天回去要自己把动作复习复习,刚开始没有在意,被骂多了,就开始每天及时复习,后面学车的时候进步神速。
感觉自己还是不怎么会总结。
对这一章的总结,书友是:把一个新概念固化到脑子里需要几步:
1.构建组块(专注、基本理解、有什么用)
2.提炼-一句话重点-重复利用-关键概念-回想
3.练习:穿插练习、重复练习
第四章 组块构建与避免能力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