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插入背景知识,超越阅读初感

语文老师和专家常说,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但如果只停留在阅读最初的感受上,教学就显得肤浅,语文老师的作用就丧失了。如何引领学生超越初感,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探寻到碧波深处的珍奇,是语文老师下功夫的地方。


当然,引领学生超越阅读初感的方法路径有许多,引入背景知识是其中一种。但背景知识的引入如果适时适机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学期,我在必修一诗歌欣赏单元做了如下尝试,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雨巷》的背景介绍放在学生分析完了意象品读完了诗情之后,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再次深入理解“姑娘”这个意象的象征意义暗示意义,此时学生就明白了为何姑娘那样的高洁芬芳忧郁惆怅不可捉摸转瞬即逝了。此时再往前走一步,总结出诗人常用的暗示的手法,以及象征派的特点,还可以结合《我用残缺的手掌》等诗来印证。


《再别康桥》背景知识的引入是在分析了金柳的意象以及把它比作新娘的比喻修辞手法之后,提出“为什么诗人看到金柳就能联想到新娘呢?而不是想到摇曳多姿的舞女呢?”的问题之后,待学生思考。经过前两节课的铺垫,学生能回答上来与诗人此时的心境有关,但不了解诗人,不知道诗人的情感历程和留学经历。我也没有直接抛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1,“康桥就是剑桥,是剑桥大学所在地,是诗人曾经留学求知的地方。”,导引到此,学生就沸腾了,开始各种揣测:徐志摩爱上了他的老师?徐志摩……我说:前段时间网络流行语“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徐志摩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桥;因为一段求学经历,爱上一座桥。”接着就大大方方抛出了徐志摩三次赴剑桥别剑桥的经历以及每次别后的怀念性诗文,尤其是他对康桥饱含深情告白的话:“我的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至此,学生不仅明白了诗人为何会把金柳比喻成新娘,也为后边康河荡漾的柔波,甘心做一条水草,清潭是天上虹,揉碎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以及寻梦等的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背景知识的引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形成感性认识;太晚,则会让学生在认知上多走弯路。若能适时插入背景知识,就成功地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架设起了一座桥梁。

你可能感兴趣的:(适时插入背景知识,超越阅读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