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第1法:
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伏雨
暴雨横桥柳影封,琤琮曲调紧跟踪。
奔腾急走浑黄水,却望横桥势不凶。
第2法:
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亭园
青阳织景缕清香,尽醉香风燕舞狂。
倩影婆娑香叠转,知时鸟语乐浓妆。
第3法:
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长川
长川倒影澈云行,野外云行独自清。
两岸风光迷鸟语,风光蔓草乐繁荣。
第4法:
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石渚
石渚时光久耐磨,常经碧浪稳清波。
行云衬托兰舟出,荡棹兰舟听晚歌。
第5法:
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
芳园
去岁芳园瘦影疏,髡枝老叶怨空虚。
今年鸟语欢声乐,缱绻芳香念起初。
第6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行舟
昨日乘舟泛碧波,沙鸥结伴乐藤萝。
今朝步入池塘路,高柳长枝吻小荷。
第7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
川流
浑浊黄波少碧流,无边素沫垒沙丘。
如今整改蓝天映,澈底行云意不收。
第8法:
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
惊时
蔓草惊时缕绿烟,川流不息已忘年。
只今唯有清平乐,侍弄群芳倚景编。
第9法:
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乡村
眷念乡关碧草湖,沿池翠柳乐欢娱。
迎来远客如相问,巨变风光胜画图。
第10法:
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
长衢
长衢绿影尽纷呈,鸟语花繁节气倾。
借问芳园何处在,兰亭溢彩伴香行。
第11法:
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句,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途中
阴阴山道听流泉,滚落珠玑一线天。
试问云岩能住久,几回探索燕蹁跹。
第12法:
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山路
山路盘旋峻岭迎,浓荫倩影隐尘生。
何时结伴攀峰顶,纵览风光乐鸟鸣。
第13法:
亦以第三句作诘问语,但“何”、“谁”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清宵
金蝉谱曲正当时,树影承风感动移。
入夜何人横玉笛,孤清冷静落花知。
第14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而但于第三句冠以“如何”二字。
野渚
郭外欢流野渚迎,风光极浦苇芦惊。
如何不负鸥盟约,过往云帆独自征。
第15法:
但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
闻雨
初宵细雨过芭蕉,滚玉琤琮曲调聊。
移烛窗前金线绾,如何缓解起心潮。
第16法:
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
草庐
野外云行过草庐,乘时种植待挥锄。
何如绘出新天地,本分持家不改初。
第17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几”、“那”、“无”等字以足之。
思归
杨柳青青发杏花,斜阳落景惹思家。
不知云霭何时过,几次催舟接晚霞。
第18法:
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下必用“谁”、“何”、“多少”等字。
眷顾
眷顾乡关小夹河,云融碧水泛清波。
不知帆影行多少,杨柳依依念薜萝。
第19法:
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诘问语,故其下不用“谁”、“何”、“多少”等字。
晨雨
向晓檐前滚玉声,琤琮曲调倚栏行。
不知窗格浮丝屑,转向芭蕉墨画呈。
第20法:
“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诘问语,故其下无“谁”、“何”、“多少”等字,而第四句则或用“犹”、“还”、“又”等字以呼应之。
丛林
丛林绿影慕停云,芳苑香残忍褶裙。
蝴蝶不知时序转,金蝉犹唱世间欣。
第21法:
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后必缀以“何、谁、无、几”等字。
落景
西方落景漾余霞,碧树浓荫歇老鸦。
远听渔歌迷夜色,不知萤火照谁家。
第22法:
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 “无”、“几”等字。
亭前
亭前碧水向东流,蔓草深情伴浦鸥。
远眺云帆随浪隐,不知孤鹜共霞收。
第23法:
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 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熏风
六月熏风漫卷萦,纷然老叶别枝惊。
文波托举过烟水,若个浮云作伴行。
注:若个:谁,那个。
第24法:
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
纳凉
向夕蒸腾暑气飘,乘凉老叟坐虹桥。
歌声出自南村起,知有胡琴伴玉箫。
第25法:
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输与”、“输他”等字作起,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
向晓
清晨习习卷凉风,远眺朝晖露脸中。
不及晚霞乘势涌,齐飞共处有惊鸿。
第26法:
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见比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与前一法稍异耳。
山亭
远眺山亭绿影围,探幽曲径映朝晖。
流泉不及蝉声闹,碧水荷池艳粉飞。
第27法:
为第三句与第四句作比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输与”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
乘舟
向晚乘舟淡定湖,彩灯齐放漾流苏。
横斜秀线翻飞转,不及流泉滚玉珠。
第28法:
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陌上
朱明节气稻苗绵,涨势乘时缕绿烟。
莫误农情常管理,风光不似暮春天。
第29法:
以“分明”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仲夏
绿影浮香欲比高,溪边翠柳舞丝绦。
分明节气呈时景,隐退芳魂叹伯劳。
第30法:
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溪亭
溪亭稳住浪头前,点点征帆过往烟。
两岸青山相对出,分明绿树隔平川。
第31法:
以“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渔罾
渔罾落网定时收。过往帆船水上悠。
一种诚心留客住,旋盘绞出景观稠。
第32法:
“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两字。
池塘
六月荣观数碧塘,临眸众艳缕清香。
乘时一种仙姿出,落景青蛙谱曲忙。
第33法:
第三句用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而第四句则其所忆之事也
乡桥
凉风习习晚霞飘,翠柳长枝荡画桥。
记得儿时忙择位,倾听小曲过深宵。
第34法:
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则皆申明其意者也。
叶声
熏风漫卷过丛林,暑气翻腾发感音。
莫怪离枝飘瘦影,新陈替换粲如今。
第35法:
“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则先说明其意者也。
长途
覆盖浓荫听鸟呼,清凉爽快步长途。
瑶池菡萏迷仙鹤,莫向横塘赏野凫。
第36法:
第三句用“不须”或“不用”二字作起者。
望星
时逢乞巧眺明星,织女牵牛最德馨。
不用人间铺碧毯,只凭金鹊接天庭。
第37法:
第三句用“问、道、说、语、望、指”等字,第四句则其所问、所道之语也。
樵夫
绿树深山待剪裁,枯枝老叶择薪来。
牧童遥指丛林说,竹篓风光满载回。
第38法:
“说”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说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说之事也。
水郭
山村水郭酒旗风,高柳浓荫隐钓翁。
尽说鲈鱼鲜味美,杂粮五谷趁时融。
第39法:
第三句末结以“无一事”或“无个事”、“无他事”、“无别事”、“闲无事”、“浑无事”三字,以见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
村野
碧水横波蔓草经,垂杨助浪隐禽鸣。
菖蒲好似浑无事,浮香袅娜总关情。
第40法:
第三句以“无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
雨夜
带雨霏烟画苑深,雕栏滚玉曲声吟。
无端一夜芭蕉聚,飘落风过缕绿心。
第41法:
第三句三四两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而第四句则或用“依旧”、“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野渚
野渚矶头最耐磨,阳光映照滑文波。
多情只有沙鸥乐,依旧倾听卷浪歌。
第42法:
“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与前法小异。
江风
无垠极浦卷江风,浪急潮声醒钓翁。
最是闲鸥平静望,荣观鼓枻水连空。
第43法:
第三句首用一纵字或任字、总字,而第四句则或用“只字、终字、亦字、也字、犹字、“又”字等以呼应之。
溪流
狂风暴雨快溪流,叶落波前隐夹沟。
总把污痕清涮尽,终究爽畅向丹丘。
第44法:
“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
极浦
石渚迎波漾细纹,临眸极浦起氤氲。
野亭纵有清香绾,愧对银鸥伴彩云。
第45法:
“纵”字用在第四句首者。
凉风
雨霁凉风习习开,舒眉草木映瑶台。
清和玉笛依时奏,纵得云霞乐满腮。
第46法:
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与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则申明其相似之点也。
久阴
细雨纷飞暗绿林,久阴清淡鸟低吟。
霏烟不定婆娑转,路过芳园趁势侵。
第47法:
第三句用“唯有”或“独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则或用“年年”、“时时”、“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过桥
枝条荡扫洁平桥,老叶纷飞乱影飘。
唯有菖蒲珠露散,犹还玉屑聚心聊。
第48法:
“惟有”、“只有”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沿途
迈上湖边绿影移,欢声鸟雀最乘时。
沿途水榭融云水,唯有荷花吐艳奇。
第49法:
第三句以“自从”或“一自”作起者。
紫燕
画栋雕梁是故乡,红襟惹尽百花香。
自从枝上多时别,几度飞红转碧塘。
第50法:
第三句以“好是”二字作起者。
末伏
浓情绿影织池边,菡萏清香独自妍。
好是蝉声歌末伏,纷飞彩蝶擦双肩。
第51法:
第三句以“若为”二字作起者。
荷池
夏季荷塘出彩中,天姿国色水芝红。
若为传递群芳意,承托清香卷晚风。
第52法:
第三句以“等闲”二字作起者。
溪浦
溪浦芦蒿助浪平,兰舟荡棹海鸥迎。
等闲杨柳长枝绾,远眺风潮不觉惊。
第53法:
第三句以“正是”二字作起者。
月夜
深宵静谧澈箫声,皓宇孤云独自行。
正是嫠蟾好风景,银光普照碧波清。
第54法:
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
众艳
门前众艳露仙姿,多彩丰盈足道奇。
如此风光如此景,行吟雅仕乐开颐。
第55法:
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则用“一”字或“数”字、“几”字,皆计算字也。
登山
壑壁藤萝漾绿烟,登山领略碧峰巅。
青云出岫邀仙鹤,又醉风光一片天。
第56法:
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词,但以中间一字连缀之。
庭院
藤萝护院绿光移,露滚芭蕉滴玉墀。
月季花光传灿景,笛声音出笛声词。
绝 句 四 式
(一)并列式
初夏
幽扉独掩林间雨,清笛遥传岸口风。
户外蝉鸣迷柳色,池边蝶舞醉花红。
笺评:
此绝四句,每句单独表意,各写一景,如四幅图画并挂,又合为一体,分而不散,合而不杂,远、近、高、低,任人所视,各得其妙。
(二)承接式
花苑
春来阆苑缕清香,碧水瑶池卷绿光。
阆苑蜂吟蝴蝶闹,瑶池蕙茝念高唐。
笺评:
此诗首二句各写一景,上说阆苑,下说瑶池;第三句承首句,系由”阆苑”生发出来;第四句承第二句,系由”碧水瑶池”生发出来。四句诗两两并列,对应承接。
(三)转折式
荡舟
兰桡荡棹向乡关,落景余霞不等闲。
绿影蝉声禁不住,行云急走念渔湾。
笺评:
此诗首二句写荡兰桡、赏余霞,第三句忽然转写蝉声,垫一步作转折,然后收合。第三句转折很妙,使通首精神飞越。
(四)因果式
接秋
清商律紧雁鸿知,老叶调黄影别枝。
蔓草抽茎忙缩首,周身禁锢歇生机。
笺评:
此诗第一与第二句,第三与第四句,互为因果;首两句与三四句,又为因果:即”雁鸿知”,故”影别枝”;因”草缩首”,故”歇生机”,因果关连,气脉贯通。
2021.07.12—09.09 舞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