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读书笔记

我从小就在
奶奶洪亮的歌声中--“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现了个毛泽东,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外公手中的《毛主席语录》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得知毛泽东这位国家伟人,但是还一直停留在懵懂,不明觉厉的状态;

稍微长大后,开始在历史书、电视剧、政治书中更多地接触到了这名伟人,他传奇的一生,和党以及新中国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但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褒贬不一。而且书中、影视中对历史的介绍也是详略不一,无法详细了解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脉络关系。

因此,我越发觉得应该通过仔细阅读完整传记的方式,来更真实和深入地了解下这位在国家命运转折点发挥重要作用的伟人,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党的发展历史,更加热爱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更加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借着假期之余,我阅读完了《毛泽东传》这本书,由于时间比较紧凑,今天只能先梳理下文章的大致内容,做粗略的点评,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还需要我再读一遍进行整理。


文章从毛泽东一生的时间线上分为了三个主要部分

  1. 引弓待发(1893-1927)童年,少年,青年
  2. 奋斗(1927-1949)青年,中年
  3. 大权在握(1949-1976)中年,老年

第一部分

  • 出身:

贫农到富农的家庭
父亲性情暴躁,母亲敦厚善良
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 求学生涯:
  1. 8岁上私塾

学《四书》《五经》《论语》等古文,但是特别热爱《水浒传》、《三国演义》、《盛世危言》

  1. 13岁辍学帮父亲种地记账

读到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呜呼,中国其将亡矣!”,为国家的前途深感沮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立志学习更多的现代知识!

  1. 15岁不顾父亲一意离家读西方教育东山学堂

接触了国外的知识,了解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以及《世界英雄豪杰传》,对国外有所了解。
因对《三国演义》的见解不一没有被学堂继续录用

  1. 18岁 长沙读中学

读到孙中山的《民立报》
参加革命军未被录取,
推翻满清统治,实现共和的起义军夺取长沙
加入共和军队
注意研究时事和社会问题
6个月后退出军队

  1. 省立第一中学第一名成绩录取。

6个月退学,因为喜欢自学
19岁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读了很多国外的名著
被隔绝经济来源,毛泽东思考自己的前途是“教书”

  1. 19岁入校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录取(培养成为小学教师)。形成政治思想,并获得社会行动经验。

“真正受教育的开始”,“自己回忆:我过了20年甘露般的生活,对世界一无所知”
养成读报的习惯
养成早起读书的习惯,喜欢中国文学、道德、地理和历史
读书很细心,有批判性
不服从校规
数学和艺术课成绩很差,但是社会科学成绩很好
原则是只要不被开除就没关系

头两年潜心学习
投身于组织活动,政治活动
第一次:因10元学杂费批评学校管理不善
最有效的倡议:创办“新民学会”社团改变中国,组织最优秀的人拯救国家,通过报纸寻求志同道合之士
创办“学生自治会”加入船山学社
接触北大《新青年》,并在杨昌济的介绍下与进步学者建立了通信
通过体育锻炼,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坚持每天洗冷水澡,喜欢游泳
《体育之研究》登载《新青年》
暑假与萧瑜一起“行乞”,一群心忧国家,关心未来的青年在爱晚亭讨论,辩论,锻炼。
“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坚持战斗”
雄心勃勃要改造中国,虽然民不聊生,但是他们对中国的前途仍然抱有信心和责任感
托尔斯泰《俄国的伟大精神》洗涤国民之旧思想,开发新思想。
革命非兵戎相见之谓,乃除旧布新之谓
融合东西方思想加以利用,非全盘否认!
学生会注重学术研究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主动和管理的能力!
新民学会1918年吸收的数十名会员,多半成为中共党毛派集团的核心成员(刘少奇,任弼时,王若飞等)
创办了一所夜校,扩大学校影响,教授工人知识

  1. 对学校欠债

没有正式进过大学,没有留学。
组织才能开始显现,有谦恭的气质,清教徒式的生活,痛恨懒惰,注重精细
讲话很慢,是个天才的演说家
记忆力强
不遗余力的学习使得他成为一个博学者

  1. 毛自我总结

六年的国学教育,七年的资产阶级教育,十三年学的东西,搞革命真正只学会了使用文字这个工具,会写文章!

  • 良师:

杨昌济(实事求是,将思想付诸于实践)(每天一件艰苦的事情来磨练意志)
徐特立(坚定信念)
袁仲谦(古文,学习韩愈体)

  • 益友

萧三(东山学堂结实的朋友)

杨昌济评论三个最出色学生之二:蔡和森(放牛娃,中共党早期成员),萧瑜(最优秀的学生,经常交流文章)
何叔衡(非学问之人,做事之人,中共党早期成员)

  • 斗争
  1. 24岁毕业

新民学会会员提出出国留学的主张,杨昌济教授在北大任教,毛积极组织湖南进步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他自己选择留在国内
在北大图书馆做清洁工作(他的生活哲学:越是被人视为粗鄙的乡巴佬,遭人鄙视,越是坚定通过艰苦而激烈的政治斗争,强行对社会提出自己要求的决心),同时参加哲学会,新闻学会
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李大钊“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少年中国学会”,虽然接触的是传统教育,但是对马克思主义有浓厚兴趣,赞叹其作为革命心信条在俄国的成功实践!
李大钊的《青年与农村》影响了毛
产生了爱情

  1. 离开北大后

因车票钱不够,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在游历国家胜地,送上海学生后,回到湖南长沙(母亲病重),寻找之前新民学会的成员,已经发展出革命派(大部分),改良派和中间派。
期间,在小学当历史老师,仍然投身湖南的组织工作
通过办报建立三个协会《湘江评论》《新湖南》《女界钟》,号召重视工人、农民、妇女地位

  1. 再次回京

1920年 杨昌济教授去世,料理后事,领导通讯社反对军阀统治
阅读共产主义著作《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

  1. 离开北京,长沙落脚

毛父亲去世,在上海给人洗衣服谋生,和陈独秀讨论改造湖南的计划,但是陈独秀对他的影响超过任何人
到韶山,现在是一家之主
到长沙,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在《文化书社》散发共产主义书籍
被人赏识为小学校长,有了像样的薪水
在和长沙督军的斗争中,越来越相信,只有经过群众行动取得群众政治权力,才能保证改革实现!并克服了自己蔑视劳动的思想!!!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
1920年 蔡和森督促毛在中国组织成立共产党
毛听了罗素的演讲,总结“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

  1. 中共一大

负责起草大会报告
张国焘印象中的毛:健谈好辩,常识丰富,对马克思主义了解不多
萧瑜对毛的评论:阴谋家(费心尽力仔细计划要做的事),组织家,会准确估计对手力量,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演讲力

  1. 在长沙组织产业工会

组织安源煤矿罢工

  1. 加入国民党

1922年下半年,与国民党搞统一战线反对北洋军阀的政策,毛加入了国民党,力图在湖南改组成为有严格纪律的地下党。
1923年中共三大,陈提出以国民党身份领导工农,毛认为只要团结农民就可以了。开始陈与毛的个人斗争!
毛对孙中山评论:不准人反驳的演讲家,说的话水很多,油很少,很不民主。
广州当选国民党的高级职务,合作者是汪精卫和胡汉民。
1924年 黄埔军校成立
为两个主人服务的过程太紧张了,被忽视

  1. 返乡

1924年,因不得志(劣势:没有大学学位,没写过书,没学术成就,没社会地位,优势:能量、想象力和人格,并没有展现出来)和生病返回韶山,度过31岁生日
错过了中共四大和孙中山的去世
重新思考农民这个武器
农村调查,组织农民

未完待续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毛泽东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