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2021.10.28.今天要用互动课堂上一堂我校和西城区学校的专递课,这都是些新名词,我实在也搞不太清楚,其实也就是公开课而已!

上什么呢?十年前,2011的十月,我参加县里赛课,上的是《记承天寺夜游》,老师们为我操碎了心,听课,磨课,总算拿了个一等奖!十年过去了,轮到我上这个专递课,恰好又在上八上第三单元,《记承天寺夜游》又摆在了我的眼前,向我招手来吧,就是它了!

心底里想好了教什么,就开始琢磨起怎么教。其实,课文我们已经上过了。字词翻译,佳句赏析什么的都讲过,当前民汉混合编班的情况下,基础知识还是教学的重点。再上,显然要突破基础,拓展教学内容了:教什么,怎么教,又反反复复在心底思考。

《记承天寺夜游》可是一篇经典,研究它的文本汗牛充栋,名师们的公开课也数不胜数,我该从哪里入手呢?

王君老师在上这篇课文曾说过:向东坡学写法啊!课要上的“欣然”一些,再能“乐”一些,“闲”一些就太好了!

好像有点启发,那就从“解欣然之情”开始我们的品读吧!

孩子们能轻易的找到苏轼那夜“欣然”的心情,可是苏轼为何见月便能欣然起行?哪一个字又能告诉你苏轼与月亮相交甚好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孩子们低下头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寻找,“是'入'字”,一个女生轻轻地喊道,我心底一喜“何以见得”?“你看,这里有拟人的意味,月光洒入门内,它就是苏轼的好朋友啊!”“不着急,如果是拟人,洒入倒不如进入。你们看,月亮不远千里,进入苏子的家门,来看望他,陪伴他,他的心情能不欣然吗?”

就这样,我带着孩子们在课堂上慢慢的读,细细的找,让文字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月光皎皎的夜晚,,从“解欣然之情”开始,到“赏空明之景”,最后落到“论旷达之人”,我们漫步在庭院中,看月光如水,看竹影摇曳……直到看见那颗历经困顿永不沉沦的心灵!

如同永不消逝的电波,每读一次苏轼,我的心就会澎湃一次,震撼一次,继而想把这种能量传达给我们的孩子!只是回头再看,设计还是太满,功力仍然肤浅!我总是天真,恨不得一节课就将苏轼的一生展现在孩子的眼前,课堂太满了,满了就不够轻盈,不够澄澈。看来,我在设计上“读”与“析”的分寸,“守”与“拓”的分寸还需仔细斟酌。

仍是遗憾,仍需历练,我就学学苏子的乐观,在语文的世界且歌且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