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原来一直在浪费时间

图片发自App

文/雕琢人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昨天在群里闲聊,偶听得一句话:做什么不浪费时间?看经典的书,看经典的电影,听经典的音乐。深以为然。

反思过往,大好时光都做了什么?

整日里眼高手低,瞻前顾后,幻想空想,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焦虑不安,不知所为,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最近开始学着写点东西,才发现才疏学浅,脑中匮乏,思维贫瘠,腹中无物。

更甚者,国之瑰宝的四大名著都未曾全读过,何谈文学爱好者,何谈写作?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贻笑大方。

近日跟着老师重读经典,虽没时间概览全文,至少四本书都看了几回,结合老师的讲解,读起来虽然仍有晦涩,但不似先前的食之无味,至少能读进去,跟着老师的思路有了一些思考。或许这就是进步吧。

因为初次接触古典文学,初次接触命题作文少不了被老师批评,真像同学们说的:如同上了私塾,被批的体无完肤,就差拿戒尺打了。

为何挨批呢,我的感觉如下:

1.自以为是。

没看多少书,没学多少知识,越肤浅反而越自以为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总感觉自己写的是天下第一,然而呢,却是天下第一臭!老师的批评首先让自己意识到无知。

2.态度不端正。

有几点表现,老师费心费力备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复盘,而我们学生呢?

一个是不审题。拿到题目,凭主观判断,大体一看要求就动笔,结果虽然写的很嗨,洋洋洒洒,却不切题。就像高考作文,跑题了,零分。

第二个,不看书不看原文。这周的作业都是基于四大名著里的小片段,进行改写或者重新演义,个人感觉至少看下前后文,大体知道题目背景,对人物性格有个粗略认识吧?不然凭空捏造,贻笑大方,怎能令人满意?我第一次就犯了这个错误。

第三个,不听老师复盘和解释。为什么布置这个作业,是为了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培养哪方面的水平?老师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如果单纯的老师布置任务,我们写完,甚至连老师的点评都不听,无异于另一种形式的闭门造车,对于提高又有何益?

3.对于批评的认识。

严师出高徒。这段时间以来,几乎所有的学员都被批评过,并且很严厉,可能大家会说,至于这么严格么?是不是针对我?我绞尽脑汁完成作业,您大笔一挥,重写!把脑子都烧糊了,这不是折腾人么?

按我的理解,被批评当然不爽,但是每一次的构思和烧脑都是一种重新学习,都是一种创新探索,放在平时,过了也就过了,谁还会在意这些,然而,被逼着去思考,去开脑洞,反而是一种快速进步,逃离舒适区的快捷方式。

我们理应庆幸老师的反复批阅,反复点拨才是。

4.对于文学经典的理解。

别说古典文学,就是现在白话文版的一些经典,都懒得去看,一个因为晦涩,一个因为认知上的错误:看不进去的对自己就是不好的。

又说到《史记》,刚开始一听名字,头都大了,读了几章,头都炸了,看起来简直就是折磨。硬着头皮看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突然不文不白,不伦不类,居然能生班硬凑写点文言体的文章,这个或许是潜移默化的进步吧。

时间有限,书海浩淼,如何去甄别,去选择,将有限的时间效率最大化,把生命过的更充实呢?

或许,读经典看经典听经典才是捷径。不知读什么的时候,读名著;无聊的时候,看经典电影;手机里下载一些经典歌曲。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朝闻道夕死可矣。很幸运现在能明白这个道理。

经典永流传,当您迷茫时,尝试读一些经典吧。

腹有诗书气自华,功夫在潜移默化中。


也欢迎想在文学道路上一起前行的小伙伴们能够加入我们,携手并肩,品味私塾一般的味道,《文渊初探》欢迎您,想来体验一番的可以联系我。

声明:一定要仔细思量,一个要有决心,一个要有态度,一个要有耐心,很慢,很虐,很累,同样的,很基础,很到位,很有益。想好了吗?联系我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经典:原来一直在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