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如神

至诚如神

《传习录·大欧阳崇一(4)》

来书又有云:“人情机诈百出,御之以不疑,往往为所欺,觉则自入于逆、臆。夫逆诈,即诈也,臆不信,即非信也;为人欺,又非觉也。不逆,不臆而常先觉,其惟良知莹彻乎?然而出入毫忽之间,背觉合诈者多矣。”

不逆、不臆而先觉,此孔子因当时人专以逆诈、臆不信为心,而自陷于诈与不信,又有不逆、不臆者,然不知致良知之功,而往往又为人所欺诈,故有是言;非教人以是存心,而专欲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不逆、不臆而为人所欺者,尚亦不先为善;但不如能致其良知,而自然先觉者之尤为贤耳。崇一谓“其惟良知莹彻”者,盖已得其旨矣。然亦颖悟所及,恐未实际也。

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不虑而知”“恒易以知险”;“不学而能”“恒简以知阻”。“先天而天不违,天且不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夫谓背觉合诈者,是虽不逆人而或未能自欺也,虽不臆人而或未能果自信也,是或常有先觉之心,而未能常自觉也。常有求先觉之心,即已流于逆、臆而足以自蔽其良知矣,此背觉合诈之所以未免也。

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虑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明、诚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桤矣。何者?不欺而诚,则无所容其欺,苟有欺焉而觉矣:自信而明,则无所容其不信,苟不信焉而觉矣。是谓易以知险,简以知阻。

子思所谓“至诚如神,可以前知”者也,然子思谓“如神”,谓“可以前知”,犹二而言之,是盖推言思诚者之功效,是犹为不能先觉者说也。若就至诚而言,则至诚之妙用,即谓之“神”,不必言“如神”,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矣。

《论语》中有句这样的话:“子曰:不逆诈,不臆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意思是说:孔子讲的:不去揣度别人会不会骗人,不猜测别人值不值得信任,还能够及时发现别人的欺诈,这样的人是贤人呀!

欧阳崇一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说:“人世间骗人的事情太多了,不用怀疑的态度对待世间事务,往往被骗得毛都不剩。要想看清楚别人的嘴脸,那就得一开始就小心提防。揣度别人会不会欺诈自己,这本身就是欺诈;猜想别人值不值得信任,这本身就不值得信任;被人家欺骗了,又是没有察觉到造成的。要做到不去怀疑别人又能时刻保持清醒,只有良知才能做到这样清晰明白吗?”但是,欺诈和诚实的差别实在是太小了,没有察觉,被欺骗的人太多了。”

王阳明在回信中说道:孔子说这话是因为当时想着欺诈别人的人太多了,还有从不怀疑别人,又不知道致良知,被别人骗来骗去的人;不是要人们时刻提防着别人。时刻提防别人,是后世那些小心眼的人想到的事情。只要有这样的心思,那就不符合尧舜的为人处世原则了。就算真的被别人骗了,那至少自己还是一个善良的人吧!只是比不上致良知,并能够自动发现别人险恶用心的人贤良。欧阳崇一,你说“只有良知才能做到这样清晰明白”,大概已经领会其中的奥妙了。我担心你只是心里想到了,遇到实际问题又会犯糊涂。

良知就在我们心里,能横亘千古,充满宇宙,没有什么不相同的。“不用思考就知道”就像老天那样“保持简易平常就能发现险恶”;“不用学习就具备能力”就像大地那样“保持简易平常就能发现阻碍”;“致良知的人,能够做到考虑在先,而老天并不违背他的意愿,天都不违背他的意愿,更何况人和鬼神呢。”(王阳明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对别人忠诚的人,别人也会对他忠诚)。那些因为没有致良知而被别人骗了的人,也就是,虽然没有揣度别人,但也没有自己骗自己;虽然不怀疑别人,但也不能做到完全自信;也就是,经常有先知先觉的想法,但不能保持住。一味的想预先发现别人的欺骗,就已经在揣度怀疑别人,把良知给遮蔽了。这种人被人骗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君子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没有担心别人欺骗自己,从来不自己欺骗自己就是致良知。所以说没有欺骗的心理,良知不会让人变得虚假,让他继续保持诚实,保持诚实就明智了;自信也一样,有了自信,良知不会让人变糊涂,而是继续保持明智,明智就是诚实。明智和诚实相互促进,所以良知能保持觉醒;保持觉醒就像镜子那样,能照清所有的东西,无论美丑都能看出来。为什么这样?诚实而不欺骗别人,没有地方容纳欺骗,如果真的有欺骗来了,那不是很明显,很快就能发现嘛!自信就明智,没有地方容纳不信,如果真的有不值得信赖的人来了,不也很快能发觉嘛!这就是上面说的简易而能够发觉险恶和阻碍的原因。

子思说:“诚实就像神明,可以预判未来”。但是子思这话,把神明和预判未来说成了两件事,大概子思只是针对不能做到先知先觉的人说的,为的是表达诚实是有实际意义的意思。如果就诚实来说,诚实的好处,既然提到神明,就不必说像神明,就是神明;诚实没有刻意去发现什么,但没有什么不知道的,没必要说可以预判未来。

孔子和子思的话,都没有王阳明说的这些意思。能够抱不自欺和不欺人,把自信和相信别人说成一回事的人,古代所谓的圣贤也就只有王阳明了。现在也很少这样的人,甚至更少。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至诚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