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列传

      仲由,字子路,春秋鲁国卞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少孔子九岁。

      1、初入孔门。

      子路在初入孔门时,还是一个类似于野人”的人,典型的不良少年。他性格粗朴,果敢,勇猛,率真。本人的形象头戴鸡冠帽,腰佩野猪皮剑,可以想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还欺凌过孔子)。即便是这样,也有他的优点,他正直青年,元气满满,身上有阳光之气、正义之道,这样的状态当然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后来,因为孔子的“感染”力量,也就是孔子的引导(有一天孔子在路上见到子路,问子路:“你喜欢什么。”子路说:“我喜欢长剑!”孔子又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说你喜欢学习什么。子路就说自己就相当于南山之竹,天生就非常好,不需要经过打磨,就可直接使用。孔子就说把它加上羽毛,前面加上箭头,再把它磨得更锋利,不是更好吗?)子路入了孔门了,开始问一些他感兴趣与想知道的(孔子提问,引起子路之好学之心)的问题,同时也在不断地学习。

      子路因为个性关系,他在入孔门之后回同意孔子的教导吗?在入孔门之后,当然需要学习,那么子路的求学之路会与孔子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在求学之路中,子路会有怎样的改变呢?

      2、求学问道。

      子路入孔门之后,就要学习了。但一开始,子路走得非常艰难,因为自己的个性,与没有文化基础,所以有些地方会缺失(例如诗书礼乐等类),就造成了学生的不尊重,但孔子为子路挽回学习成果的真在与尊敬(但是处处碰壁)。当然在求学问道的过程中,子路也显现出了自己的优点,比如不重物质,重义,但有时过于骄傲,这样也不太好,于是孔子就象征性的消了消子路的“锐气”。子路本身果敢、勇猛,再加上孔子的教育,渐渐形成了儒风的一种——义。

      子路外在儒风修的特好,但是对于儒家核心内在的仁德的理解不是很深,对自己本身的大道略有疑问。但子路的才华——从政已渐渐浮出水面,但孔子评价子路:只限于一个国家“武”方面的治理。因为子路对孔子之道理解不深,所以对于人民内在的治理是做不到的。他还需继续努力学习。

      3、从政之路。

      孔子的政治梦想是推行仁政,恢复礼乐制度,改善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但子路对老师的理想与所做所为感到不解(因为子路看不懂这种作风,他求得是效率与实际作用),所以两人老是在孔子做关于自己理想之事时闹纠结。以致于最后孔子得发誓,子路才安心,让老师去做,要不非得“搞事情”。后来,子路也做了官,是当时鲁国权贵大臣季氏的家臣,而季氏又臭名昭著,控制着当时鲁国的大权。季氏问孔子说:“子路其大臣吗?”孔子说:“只能算是一个具臣。”这说明了什么?大臣是有一定作为的臣,而具臣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庸的臣。看来初入仕途的子路做官还不是很好,孔子说他可以治理一个国家的军队,因为子路勇,且果敢,兵军正好符合他的性格。后来,子路去卫国当了几个县的地方官(县令),孔子说他只要听几句话就可以做出判决,且没有判过一个冤案,子路的政治才华就表现在了这里,由于他的武断与直率,只要一句话便可知道很多信息,且做出判决(判官的做为)。从这里得知,子路的官做得是非常好,他的才华的确表现出来了。

      四、孔门信徒

      自从子路入孔门后,就很少听到关于孔门的坏话了。就是因为子路对孔门的忠、义,有人低毁就上去几言几拳“威胁”,从而不敢对孔门说不好事了。孔子生病时,子路为孔子祭祀,但孔子不让子路祀,因为祭祀是为了表达思念,其实就是仁心的外推,而不是与祖先做交易,就是保佑啊、送给祝福啊。其实,子路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没有更好的表达自己对孔子的忠的方式了,所以他破格了自己的内心去做。还有一次,好在生病时,子路想让们人弟子为家臣,孔子大怒,不同意。其实也不是子路不清楚孔子对家臣的态度,只是他对孔子太忠了(义)以至于用这种方式来表达。

      五、舍身取义。

      孔子说:“如果是子路,可能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子路非常的果敢,并且有勇,且重义,就可能是他有很多朋友,人缘关系非常好。同时,他也很勇,如果在路上见到一个人被欺负,他就可能会拔刀相助,但是最后他可能会死在那个欺负的人手上。

    子路在他晚年时去了卫国做官,当了一个地方官,也就是县令。他也为大夫孔悝的家臣。后来,卫国因父子君位之争而发生内乱,前君出逃,蒯聩(前君之父)做了国君,孔悝也跟着作乱。子路听说此消息,立即到了乱朝之野。但是因为子路年纪之大(他当时已六十三岁),且寡不敌众,处于弱势。最后在兵击断子路帽带、子路在系带时,牺牲而死。

      子路可以不死吗?当然可以,他可以选择不死,且不去卫国。但是他是不会这样的,因为他身上有忠义之风,且乱邦莫入,也不会与新政者同流合污。因为义,最后舍生取义(在子路看来,义比生命更重要),壮烈牺牲,完成了子路这一生的归宿。

你可能感兴趣的:(子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