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其二》

董伟娟坚持分享第1938天(伊川焦点团队分享865天)(2022.11.18星期五)

  1.焦虑一般“指知觉危险时所引起的主观状态”。

    所以,首先焦虑是主观的,很多时候,人的焦虑来源不见得有现实依据。很多时候焦虑是人自己“脑补”的。比如,孩子今天不写作业,你会想到:不写作业怎么能学好?不学好怎么能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怎么有好工作?……一系列脑补后果开始涌现,于是,焦虑来了。那我们说,这种脑补有现实依据吗?容易焦虑的人往往有个特征——喜欢脑补。脑补的东西没有什么现实依据,它只是你的主观加工,一种主观状态,但却会作用于你自己和他人。它作用于现实,却并非来自现实。

2.焦虑是“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对危险情境做出的反应”,也就是说,焦虑的出现也是对创伤情境的一种反应。

    焦虑对我们有保护和提醒作用。它是一种信号;焦虑会重复过去的创伤情境。

3.焦虑是一种“特殊的不快乐状态,它伴有特殊神经通路上的运动释放”。

    焦虑是有生理基础的。它会以一种神经递质。吃药可以缓解,缓解当前的生理水平,但它不能解决焦虑源。

  神经递质: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时会分泌一种物质。神经递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高兴奋水平,一种是降低兴奋水平,来影响激素的分泌。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焦虑归因于外界的某个现实刺激,把消极情绪投射向外。所以,心理咨询中去理解来访者的时候,依然要去找到自己的内在冲突是什么,找到自己内在冲突了,回归到现实情境下解决问题。

    焦虑容易带来身心性症状。最明显、最常发生的是与呼吸系统和心脏有关的感觉,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压上升、肌肉紧张、出汗增多、手足发凉、肢端震颤、全身乏力、脸红、尿频等生理症状。

    焦虑的种类

1.现实性焦虑:指个体觉知到客观现实的实际危险和威胁而产生的焦虑。(实际变故带来的焦虑)

    有具体事件,这个没问题。

2.神经症性焦虑:指对某种尚不知道的危险所产生的过分的焦虑。(对未来的假设的焦虑)

    由于自我害怕不能控制本能冲动导致不良后果而产生的焦虑。

    神经症性焦虑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当本我的需要变得特别强烈,以至于自我感到无法加以控制时(性和攻击);二是当非理性的本我即将在个人言行中表现出来时。(紧张时说的错话,往往是本我想说的话)

  如,考前焦虑,把危险过于放大。

3.道德性焦虑:指自我因超我而体验到的羞耻感和罪疚感。引起道德性焦虑的原型是原始惧怕,即对父母惩罚的惧怕。(超我最早来自于父母的惩罚。超我并不来自于父母,二是来自父母的超我。父母超我水平过高的人,在家庭系统中隐藏在暗处的,孩子往往会有抑郁)

你可能感兴趣的:(《焦虑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