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反思

                            白沙小学 吕雅丽

      这篇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第二课时,我以课后第一题作者对母鸡的前后态度变化为切入点,这样有助于梳理文章的感情脉络,也容易让学生如情入境,对文中的“鸡”母亲产生肃然起敬的感情。

      在教学中,我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讨厌到不敢讨厌,再切入课文抓住重点句学习,理解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母鸡的叫声难听、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而后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的原因,让学生从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后解决为什么用“不敢”,让学生体会到因为母鸡的辛苦、勇敢、慈爱、负责,所以作者敬佩母鸡。课文结尾作者说“我不敢讨厌母鸡了”。他对母鸡的感情上升到了尊敬,崇拜。要总结出这一点非常困难,需要孩子用心领会。许多孩子对课文理解得不深,所以读不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在教学中,我还极力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训练,体现语文味。比如,教学第五节时,重点抓住“警戒”一词,先理解什么叫“警戒”,为什么警戒?怎样警戒?结合理解整段内容。再如,教学为什么讨厌母鸡后,请学生说话训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

      在学完本课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老舍写的《猫》和《母鸡》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在比较欣赏后,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当然,在教学中还发现了很多不足,课堂容量过大,导致在比较《猫》和《母鸡》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上用时较少。有的内容应该略讲,自己没把握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母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