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提供一条简单有力的路径,让我们从问题中解放,联系上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力,重新掌握生命的方向和质量,包括家庭中的人我关系、人和工作、和世界的关系。
——卡巴金
正念减压法(MBSR)是美国卡巴金博士于1979年结合东方禅修传统与西方医学和心理学研究,所创立的协助参与者以正念内观处理压力、疼痛和疾病的方法。经验显示,大部分练习正念的人可以达到增加专注力、提高免疫力、降低血压、疼痛减轻、降低压力与焦虑、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增加幸福感的目的。
Mindfulness直译为留心,或觉照、觉观、内观、正念等。“正”是正在当下的意思,“念”是念头、想法,所以“正念”的意思是正在当下发生的念头和想法。卡巴金博士对正念的定义是:以一种不加以评判的态度,刻意地留心于此时此地。正念并非要更正歪曲的念头,只是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所以正念的反义词并不是“邪念”,而是“心不在焉”。
我们需要去感受每时每刻里的非评判的觉知。当下这一瞬间,这“现在”,是我们真实活着的唯一瞬间。过去已逝去,未来还未来。“现在”是我们拥有的唯一可能性,可以真的去看去行动。每一瞬间都无比珍贵。因此我们学习将专注力引导到当下我们正在进行的事,虽然这是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练习才能学会的艺术,这过程的努力是很值得的,它让我们可以更密集自觉地生活与体验。佛家说“刹那即永恒”,活在当下,就是“恒持刹那”。把握好当下每一刻,也就把握好了“过去”和“未来”。
孟子说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放心”就是把心安住——put your mind here。活在当下,一次只做一件事。我们常把时间花在情绪宣泄上,而不是问题的解决上。譬如睡不着觉,我们会自责“为什么我又失眠了”或者担心“我可能会一直失眠下去”,正念让我们先把自责和担忧放下,去关照呼吸,觉察自己身体的感受,回归自然的状态,就像一株植物那样自然地存在,不要去努力寻找睡眠,睡眠就会来找你。当然这需要前期已经有过很好的正念练习才会有效,平时不练习而期待突发情绪来临时再用正念是很难做到的。
正念减压的基本态度是:
不作评判——不对自己的情绪、想法、病痛等身心现象作价值判断,只是纯粹地觉察它们。
保持耐心——对自己当下的各种身心状况保持耐心,有耐心地与它们和平共处。
初学之心——常保持初学者之心,愿意以赤子之心面对每一个身、心事件的发生。
信任——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智慧与能力。
无为不强求——只是无为地觉察当下发生的一切身心现象,不强求想要的目标。
接受现状——愿意如实地观照当下自己的身、心现象。
放下一切——放下种种的好恶分别心,只是分分秒秒地觉察当下发生的身心事件。
关于念头/想法的一些所思(卡巴金写)
当你能够看到你心中的想法就只是想法,这些想法并不就是“你”或就是“真实”,那将是种了不起的释放与自由。举例来说,若你有种必须在今天内把一定数量的事情完成的想法,而且你没有认清它就只是个想法,却把它当作事实来行动的话,那你就在此刻自己创造出一种“真实”,这种“真实”之中你真的相信这些事情非得在今天完成不可。
有位曾心脏病发、并希望防止再次发作的病人叫彼得,他曾戏剧性地领悟到上述说的情况。有天晚上十点,车道上的照明灯开着,他发现自己正在洗车。而他突然想到:他其实并不是非做这个不可。这只不过是他一天下来试图完成每件他认为该做的事之一例行结果。当他看到他正在做的这件事,他也看到他早已无法去质疑自己这个“所有事都必须在今天完成”的最初信念,因他已经牢牢被它抓住而深信不疑。
如果你也有类似行为的话,很可能你也会感到紧张、压迫及焦虑却不知为何会如此,正如彼得一般。因此,当你在静坐时,若有个你必须在今天完成多少事的念头跑出来的话,你得非常留意它,知道它只是个念头或想法,否则你可能会就直接起身去做事,而没有觉察到你之所以停止静坐,就只是因为一个念头在心中浮现罢了。
相反的,当这样的想法或念头冒出来时,假设你能退一步、从旁清楚地看着它,你将能够把事情优先排列、并做出哪些才是确实该做的明智决定,你也会知道什么事该停止做。因此,这个去认清想法就只不过是想法、念头就只不过是念头的简单动作,可以让你从它们所创造的扭曲现实中释放出来,并且,你将能够拥有更清晰的远见,以及更大的生活管理智慧。
这个从思考心智的专横解放出来的自由,是直接来自正念练习本身。当我们每天花点时间处在一种不做什么、只是同在的状态,并观察呼吸的流动与身心的活动而不陷入这些活动时,我们就在一起培育平静与正念了。当内心培养出安定性而较不会陷到思考内容中时,我们就增强了内在专注与冷静的能力。每次当有个想法生起时,我们就认清它只是个想法,我们同时认出其内容、辨识出其占据我们的强度、以及考虑其正确性,每次我们也就放下它、并让心再回到呼吸以及身体的感觉上,就这样,我们不断增强正念。我们会更加认识自己、更加接纳自己——不是期待的自己,而是真实的自己。
内心中属于思考的层次遍满了我们的生活,自觉或不自觉地,我们生命中花了大部分时间在这个层次上。但正念练习是个不同的进程,不涉及散漫的思考或想法,因为正念不是思考,而是透过持续的静默观察,崭新的领悟随之浮现。
我们不需要跟随想法和念头奋力搏斗,也不需要去评判它们。我们一旦觉察到念头升起时,就只需选择不跟着它们跑即可。
当我们迷失在想法念头中时,那认同感是很强的,想法横扫我们的心并将心带跑,事实上我们在极短时间内就会被带得很远。我们跳到一列联想的火车上,但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跳上去了,当然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在沿线的某处,我们可能会醒来并明了到自己已经想了一阵、已经无意间被带去兜风。而当我们踏下火车时,那里的周遭心理环境可能已跟我们跳上车时的很不同了。
来!现在就花几分钟时间来直接看看你心中升起的念头。当作是个练习,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电影院中看着空白屏幕,就只是等待念头生起;因你除了等待想法出现外不做任何事,你应该可以很快觉察到它们。它们究竟是什么?它们发生了什么?念头想法就像魔术表演一样,当我们迷在当中时似乎是真的,但在仔细审视后就又消失了。
但那些深深影响我们的强烈想法怎么样呢?我们在看着、看着、看着,然后突然之间,呼!跑掉了!我们进去并迷失在那个当中了。那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或特定种类的想法会这样一再一再地牢抓着我们,使我们都忘了它们不过只是路过的、性空的现象?
观察到我们不知不觉中给予不请自来的想法多么大的力量是会令人大吃一惊的:“做这个、说那个!要记着、做计划!把心思占据着、做评判……”它们可以疯狂地驱使着我们,他们经常这样做!
我们所拥有想法的种类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取决于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假如我们处在一个只是看到想法升起与消逝之清晰、有力的心理空间,那么怎样的思想出现在内心都没有关系,我们将能看出它们只是暂时经过的浮现。
想法会带来行动,行动会带来各种后果。我们将投入到哪些想法之中?重要的任务将是能够清明地看着它们,这样我们就可以选择哪些要投入行动、哪些就只是让它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