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


学习才是长久之计,它会带来人生中最大的奖励。


1. 《学习之道》

本书的作者是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美国),是美国奥克兰大学的工程学教授,她所开设的“Learning How to Learn”课程是在线网络教育平台Coursera上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这本书会给你及时送来更多高效学习的观念和方法:

  • 你会了解到为何自己明明没有吃透学习材料,却自欺欺人地以为明白了一切;
  • 你会学到如何集中注意力和腾出空来做练习的方法;
  • 还会学会提炼重点概念,让心里更加有数。

掌握以上这些简单而又实用的技巧会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少经挫折。

终身学习是一种趋势,如何学习是一个大学问。这本书不仅有助于学业,更能丰富你的人生。

学习之道_第1张图片
学习之道

2. 读书目的

购买、并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和女儿一起在学习的道路上成长,并想解决如下的问题:

  1. 什么是好的学习法则?什么又不好呢?
  2. 为什么掌握做计划的能力很重要?
  3. 什么是组块?又如何组块?
  4. 如何增强记忆力?
  5. 如何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6. 为什么要避免自负?又如何避免自负?

3. 读书笔记

3.1 什么是好的学习法则?什么又不好呢?

十个好的学习法则

1. 运用回想:

你越努力回想学习材料,它在记忆中植入得就越深。相比纯粹的重复阅读,回想才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刻意练习方式。

2. 自我测试

学到一个概念和能用概念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完全是两码事。在学习时进行自我测验或做提取练习,了解自己的知识漏洞,才能去克服弱点。

3. 对问题进行组块

参见下方“什么是组块?又如何组块?

4. 间隔开重复动作

已有研究证明,要是想把某件事牢牢钉进记忆里,一晚上重复20次倒不如每天重复几次,多坚持几天甚至是几周效果来得更好。

5. 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解题技巧

只关注一个技巧,就像拿着锤子的人,不管看到什么都像钉子,以为只要一锤子下去都能解决。去练习各种题目,并运用不同的解题技巧。

6. 注意休息

计划什么时候放下手中的活,和计划什么时间工作一样重要有些人在辛苦工作的同时,坚持为自己留出了有益身心的闲暇时光,久而久之,他们会比顽强不息夜以继日的大忙人做出更优秀的业绩。

7. 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

费曼法,这个方法要求人们找到简单的比喻或类比来帮助他们理解概念要旨。“像5岁孩子一样做解释”或“电梯公关”。

8. 专注

在学习过程中一心多用会让学习无法深入,这样会限制你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9. 困难的事情先做

刚坐下投入工作前,有点负面小情绪是正常现象。如何应对这些情绪才是关键。一大早,最困难的事要最先做,想方设法地让自己去做该做的事。

10. 心理对照

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激励法,想想最糟糕的现状或者不堪回首的过去,然后将它们和乐观的未来做对比。比如:桌上的相框里有张纸,上面写着架构师的起薪。不能专心于手上任务的时候,就看看它,提醒自己,现在的努力一定会在将来兑现。

十个坏的学习法则
  1. 被动重复阅读
  2. 满眼尽是重点标记
  3. 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心有成竹
  4. 等到火烧眉毛才开始学习
  5. 已经清楚解法,但仍反复解答同一题型
  6. 与朋友一起把学习变成了闲聊
  7. 做题前忽视了读课本
  8. 有疑问点,却不找导师或同学核对并解决
  9. 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能学得足够深入
  10. 睡眠不足

3.2 为什么掌握做计划的能力很重要?

如果你懊恼失败,你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个失败对推动你成功会有多么重要。因为,人人都有失败的可能,但世界上从失败到成功的励志故事比比皆是。人们都说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失败才是最好的老师。要知道,参加练习目的就是让我们去经历失败,获得成长。

要知道拖延才是扼杀成功的毒药

现实就是,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对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有个好办法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学会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研究发现,如果你能在轻微压力下学习、工作,就将能更轻松地应对更大的压力。分解工作量,才能细嚼慢咽,专注而简短地工作。

你应该把关注点放在一些过程的形成上——也就是培养一些习惯,这些习惯能让你动手做一些痛苦而又不得不完成的工作。要专注于让自己走出能够把握的每一小步,并进行时间管理,改变的关键在于制订计划

拥有合情合理的日计划和每周一次的周计划,可以保证你在宏观上保持前进步伐。即使,你的计划一开始可能不会顺风顺水,但一定要坚持,必要的时候可以调整计划。

要记住,你使命的一部分就是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每日任务,这样你的闲暇时光才不会笼罩着愧疚感。你养成的一系列新习惯会为你的生活增添乐趣。让“开心一刻”成为你生活计划的一部分,是预防拖延的最关键要务之一。

3.3 什么是组块?又如何组块?

组块(chunks)是根据意义将分散的信息加工成为集合

组块的过程,就是对所有微观的基础信息进行提纲挈领的过程。只要把想法和过程构成为组块,就可以使大脑更高效地运转。

组块的步骤

  1. 进行组块的第一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开着电视当背景音,或是几分钟就查查手机电脑上的信息,你就别想构建组块了。
  2. 组块活动的第二步是理解。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组块,首先要理解这个基本概念。
  3. 组块的第三步,是获取背景信息。你要做的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还有何时何地使用它们。

组块活动可以反生在“从下至上”、“从上至下”两个方向:

  • 从下至上的组块过程,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练习与重复可以帮助建立和加固每个组块。谁都知道,要掌握象棋、语言、音乐、舞蹈中的组块模型,绝非朝夕之功。好老师都会告诉你,任何值得去努力的事情,没有重复练习都是不行的。
  • 从上至下的组块过程,是指纵览全局、了解知识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快速浏览章节,或去听一场条理清晰的演讲,都能让你获得宏观图景。它会指引你看到自己构建的组块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要最先了解重点概念和要点——它们往往是一位合格老师的关键教学部分或是书籍的章节大纲、流程图、表格,或思维导图的核心内容。完成这一步后,接下来就可以填充细节了。

这两个方向对熟练掌握学习材料都有重要作用。而背景环境处在它们之间,背景环境则意味着学会因地制宜地做出选择。学会如何使用某种解题技巧,也是一种组块能力。

很多人觉得:对学习材料进行阅读和回想并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他们觉得概念导图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如果基础组块还没嵌入脑中,就试着在组快间构建联接,就像还不懂棋子该怎么摆,就想着去学象棋的高级策略,完全是空中楼阁。因此,对学习材料进行阅读、回想,有助于增加学习深度、形成组块。

掌握特定组块的步骤(适用于掌握考试重点或工作技巧):

  1. 解决一个重难点题目;
  2. 休息一下;
  3. 重做一次,要格外注意关键步骤;
  4. 睡眠;
  5. 再来一次;
  6. 给自己添新题;
  7. 主动重复。

3.4 如何增强记忆力?

重复至关重要

你可以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简要重复几天,可以是每天早上或晚上的几分钟,偶尔要记得改变一下卡片顺序。随着记忆逐渐深刻,延长重复的间隔时间。越发熟练的你通过延长时间间隔,把这些内容牢固地封存在脑海中。

现在有一些APP,内置了随机重复算法,可辅助你进行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的复习。

形象记忆法

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中,如果你除了想记住概念,还想理解概念,理解会对记忆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一个上策就是为它量身打造一个比喻或类比,而且越形象效果越好。比喻或类比也能构造组块,这些组块能使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的概念对另一个领域产生影响。不用文字而用思维图像来记忆事物,你能更轻松地达到专家水平。

记忆宫殿法

有很多人能在短短的30秒内记住洗乱纸牌的顺序,或记住很多手机号码、或记住几十样东西。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这些高手通过训练,充分发挥了人类与生俱来的特大视觉空间记忆能力。

如果让你观察一所从未参观过的房子,你会很快对大致的家具摆放、房间布局、配色方案,甚至对浴室橱柜里的备用药物都会有一个印象。短短几分钟,你的大脑就会获取并保留上千条新信息,甚至几个星期之后,你脑海中留存的记忆仍旧清晰。

我们的祖先从没有记忆大量人名或数字的需要,但他们确实得记住怎么在猎鹿3天后找到回家的路,记住营地南边的岩石陡坡上哪里能收获成熟饱满的蓝莓。出于进化需要这种“记住物体位置和样貌”的高级能力就固化在了记忆系统之中。

记忆宫殿法需要你回想一个你熟悉的空间,比如自己家的布局然后把它当成视觉形象的记事本,用来存储你想要记住的概念形象。你要做的就是回想一个熟悉的空间:可以是你的家,可以是去学校的路,或是你最爱的餐馆。大功告成!眼睛一眨,这个空间就变成了你的记忆宫殿,用它就像用笔记本一样。

记忆宫殿法对记忆互无关联的物品很管用,比如购物单上的物品:牛奶、面包、鸡蛋、毛巾...。你可以想象门前有一大瓶牛奶,面包放在餐桌上,破鸡蛋的蛋清从桌边一滴滴流下来,你需要毛巾来擦干净...。换句话说,你可以想象你正走过一个非常熟悉的地点,里面有你想要记住的东西。

一项调查显示,会用记忆宫殿法的人,在想象中把物体放置在熟悉空间的各个角落,在心中把这过程“走”上一两遍,他就能记住含有四五十件物品的清单上95%以上的内容。以这样的方式利用大脑,创造力加强了你的记忆,而同时形成的记忆挂钩又会带给你更多的创造力。

体育锻炼

如果你确实想让自己的记忆力和整体学习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进行体育锻炼。最近几项动物和人类的实验发现,规律的锻炼可以让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3.5 如何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Darwin)的进化论让他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而像他这样的人通常被认为是天生英才。也许出乎你意料的是,达尔文也曾是个糟糕的学生。他从医学院退学,而让他父亲惊恐的是,他竟转而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踏上环球航行之路。只身在外,却有了从全新视角看待他所收集数据的机会。

比智力更重要的往往是毅力。以自学为目标去接触学习材料,能让你以仅有的方式从入门走向精通。通常,不管你的老师多么优秀或课本多么经典,只有当你溜去看看同一领域的其他书籍或视频,才会发现单从老师或课本中学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事实上这门学科的维度多元而立体,仅这一角就联系着很多其他有趣而迷人的课题,你都可以选择了解。

导师给初学者最美妙的激励莫过于此:比起宣扬伟人曾经的辉煌成就,反而是为他指出每一个科学发现的根源、指出导致之前一系列错误和过失的做法,这种信息至关重要。

偶尔当你有机会向名副其实的优秀导师或老师讨教,是很幸运的,这机会一出现,就要把握住。要训练自己克服“囫囵吞枣”的学习阶段,并迫使自己直击问题真正要害,而不是借机会向老师炫耀自己学过什么。老师从广博经验中提炼出的一句简单的话,甚至会从此改变你未来的人生轨迹。同时一定要对指导你的人心怀感恩,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帮助是有意义的。

总会有人批评或者低估你的任何努力或成绩。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状况,不仅仅只是诺贝尔奖得主。如果你在你的研究领域小有成就,那么周围的人就会感受到威胁。你的成就越大,攻击你并贬低你付出的人就会越多

你会发现,当你进入职场之后,比起给予你真正的帮助,很多人会更有兴趣去肯定自己的观点,这会让他们显得精明强干。在这种情况下,以开放之心接受建设性建议和批评,和看似有建设性意义却饱含恶意的言论和批评,是有天壤之别的。不管是什么批评,只要你觉得自己很肯定,那么很可能你就是正确的;或者你也许需要平定情绪,回过头,从更加客观的角度重新检查。

我们会很自然地对投身其中的事物感到兴奋,我们也希望相信每个人都通情达理,希望每个人对我们都是心存善意的,但其实不是。重要的是,你得学着时不时地调整到平心静气的状态,这不仅能帮你专心学习,也可以让你无视那些以挫败你为乐的人。这种现象非常常见,人们通常表现得有多合作,他们就有多好胜

即使别人在某些事情上说你不行,你也一样要去骄傲地追求成功。你是自己的骄傲,尤其应该骄傲于那些让你“与众不同”的特质,并把它用作你成功的秘密法宝。借你与生俱来的逆反心理反抗偏见,不要轻信他人对你下的结论

我遇到的很多优秀老师中,一些人告诉我他们年轻的时候非常害羞,不敢在观众面前讲话,甚至认为自己智商不够,根本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老师。但他们最终吃惊地发现,那些曾被他们认为是缺点的特质,最终推动他们成了体贴周到、富有创造力的导师或教授。似乎正是他们的内向,让他们成了比他人更体贴、更敏感的人。过去的不如意让他们谦虚地意识到,要有耐心,而非误以为自己不行

3.6 为什么要避免自负?又如何避免自负?

右脑的任务就是扮演魔鬼代言人的角色,不停地质疑现状寻找矛盾;而左脑为我们解释这个世界,并不遗余力地保护这些解释不被更改。

尼尔斯·波尔曾全身心地投入到曼哈顿计划中,这一计划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提出的,力争在纳粹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他是当时在世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可最终这一地位却使他无法在物理学上真正进行思考。波尔被尊称为天才,因为他凭直觉提出的量子理论被认为无懈可击。这同时意味着无人能和他进行对等讨论与思考。无论他提出的点子多荒谬,其他参与原子弹研发的物理学家都会用“啊、天呐”这样的方式附和他,将他的话奉为至理名言。波尔用巧妙的方式处理了这个挑战。那就是在物理学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理查德·费曼。费曼不惧权威,无论与谁共事都一样,这让他成了波尔的秘密武器。在和其他物理学家会面之前,波尔总要先单独和他讨论一番,这是为何?因为只有费曼没有被波尔的权威吓倒,他还会指出波尔的一些愚蠢想法。波尔清楚,只要对方有所见解,与人合作、集思广益都会有所帮助

竞争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激发最大的潜能,是激进的合作

和朋友一起学习能让你更容易看出自己哪里理解有偏差。朋友和队友都会成为有问必答的大容量发散模式,在你的大脑之外,为你弥补缺失或忽视的地方,而且就像我们之前说到过的,向朋友解释也有助于你建立起自己的理解

对团队中创造力的研究表明,那些气氛和缓不做批判的互动讨论,不如允许甚至渴求批评的讨论有效。

和愿意提出不同见解的伙伴一起讨论,可以:找出你想法中的错误;更容易学会随机应变,更好地应对有压力的处境;确保你真的理解了你想让别人解释的知识,巩固已有的知识并提高学习能力;建立起重要的职业关系,帮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4. 收获与行动

收获知识、付出行动、体现价值

4.1 啊哈

书中让你眼前一亮的句子,让你感觉快乐、欣喜。

我开始对职业生涯进行反思。这才惊觉,曾经对内心狂热的执迷追逐,事实上阻碍了自己敞开双臂,培养新的爱好。结果就是无意中局限了自己。

我们都知道,看起来好的品质也可能会带来坏的后果。象棋中的“思维定式”就是个好例子,它是指局限于先前的认知而没能认识到更好的走法。集中的注意力一般是良性的,但也会让你不自主地陷入思维定式中,从而无法发现更好的答案。

创造力是数量上的竞争。最能显示我们一生中创意作品量的,就是我们的作品数量。我有时候会觉得,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众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这么做往往都会有最好的收效。

每个人内心都有个孩子。你的儿童般的创造力仍如同以往,你要做的只是伸出手抓住它。

低段数玩家和大师级玩家的区别就在于,大师级玩家会花更多的时间来找出自身弱点并克服不足。

奥运健儿并不是周末慢跑几个小时就速度超群,也不是闲暇时举几次哑铃就力拔千斤;象棋大师也不是靠临时抱佛脚就能构筑起自己的神经结构。相反,他们都是在日积月累中,伴随着大量练习,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库的,他们在练习中形成了从宏观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

测试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它可以改造你已有的知识体系或是为其添砖加瓦,同时可以显著地提高你记住学习材料的能力。通过测试而发生的知识构成上的改善,被称为“测试效应”(testingeffect)。

盲目地跟随自己的激情,而非理性地分析职业选择是否明智的人,比起那些结合理性与激情选择工作的人,对自己的工作选择感到更不开心。

如果你总是发现自己不停地陷入“不是我的错”这样的情形,那么肯定有哪里不对。障碍总会出现,但不要把你自己的问题全都归咎于外部因素。如果每件事都是别人的错,那就是时候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了,因为最终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航船的掌舵人。

我从没在精英名校上过学。事实上,我曾经就读的学校并不入流,很多学科都没有合适的教书人选。但无论我遇到怎样的老师,我总是专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那或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抑或只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微笑。这种积极的态度使我对老师心怀感激,并在课堂上保持着一种开放接纳的态度。同样的态度也推动了我之后的职业生涯。直到今天,我依然经常主动从我的同事或上司身上寻找灵感,而且我发现,一旦我不再发掘他人的正能量特质,自己就会情绪低落。这时候就意味着我要自省并做出改变了。

创意丰富的人与专业能力强但缺乏想象的人之间的差异,关键就在于兴趣的广泛程度不同。

散步的意义:离开平时的学习工作地点,到别处回想材料,可以让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增进理解。

任何一项新发明最初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后,人们才有机会发现它的不足。发明都是通过一步步雕琢、不断改进得到的。

能认识到运用正面思维技巧会增加个人优势,这是一种幸运。因为负面思维技巧,可能会让你做无用功,或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我听过一种常用的自我克制法,就是把自己置于新环境下,比如待在图书馆中的安静区域,在这里没有太多环境干扰的信号。这么做对克服拖延有着神奇的效果。研究表明,找个专门的工作地点对工作极有帮助。

在你效率特别高并且一直持续工作到深夜的日子里,你可以完成很多工作,但是随后几天,如果看看自己的自己的计划日志,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之前那么有效率了。习惯突击完成工作的人通常比那些合理安排时间、定时定量完成工作的人效率低很多。突击完成工作的时间如果太长,会让你精疲力竭。

我不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休息,绝不会做其他事情。

学会明智地等待。事情总是做不完的,区分事情的优先次序可以让你从宏观层面上做决定,而有时等待也可以让情况自行转变。

经常拆东西又重新装好的孩子通常有很强的空间认知能力。一些热衷于某类体育活动的孩子也是如此,比如打篮球,选手们要想象把球从任何角度投进篮筐。

你可能会觉得,需要先理解才能给出解释。但是注意,当你和身边的人谈论学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在试图对他人和自己做出解释时,你常会惊奇地发现,理解常常是解释的产物,而非先有理解才有解释。这就是为什么老师常说,他们第一次真正理解教学材料,是在自己去教学生的时候。

经过融合学习中许多自相矛盾的特点,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便增添了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世界上最擅长思考的人长久以来在用的一个窍门就是简化——用小孩子都能听懂的语言解释事物。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共同建立一种鼓舞人心的氛围,这样就算你在一时的软弱中忘记了想要坚守的价值,朋友间上进的氛围也能够帮你不忘初心。

分享一个很有用的小建议:即刻开始行动。这个建议听起来相当简单,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喜欢去图书馆的安静楼层,因为在那儿常可以看到与我状态相同的人。学习的时候,最适合我的方法是让自己亲眼看到学习场景。如果我看到别人在努力做作业,那么我也会更想去做作业。

会很辛苦是吗?答案是肯定的,要实现颇具韵味和特色的钢琴演奏也是一样,但是你的收获会是一番努力过后的最佳证明!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系统地理解并写下想掌握的每个步骤,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如果你因为感到自身不足而痛苦,你要知道有同样心理感受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只是保持沉默了而已。

每个人的天赋各有不同。就像古谚语说的:“当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他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请你仰起头,睁开眼,专注于你的那扇门。

数学是理性的诗歌,而诗是心灵的数学:抽象化能让概念从一个领域转到另一个领域。这就是为什么伟大的艺术、诗歌、音乐以及文学会如此震撼人心。

纵览全局和持之以恒的品质,几乎在任何领域都是成功的关键。遇到坎坷在所难免,虽然它们让目标和梦想显得要不可及,但通过旷日持久地坚持不懈,能让我们度过一时的不顺。同时,要避免在同一个问题上没完没了地兜圈子,避免把执着用错了地方。

4.2 下一步行动:寻找重复练习的APP

找到一款合适的、可以辅助进行重复练习的APP。今后有需要加深记忆的知识,就用这款APP来辅助。

已知的有anki(国外)、记乎(国内)。

4.3 下一步行动:练习记忆宫殿法

找一些记忆宫殿法的案例,进一步深入了解。

理解后,自己尝试按照那种方法去充分开发与生俱来的特大视觉空间记忆能力,让自己感受视觉记忆系统赋予的力量。

熟练后,向家庭成员、朋友复述你学到的内容,让不懂的人也能听明白记忆宫殿法。这不仅能增进和分享你的热情,还能理清、加固脑中的概念。

4.4 下一步行动:践行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一种帮你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因为这个时间管理系统的创始人弗朗西斯科·齐里洛(Francesco Cirillo)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一个番茄形状的计时器,它因此而得名。番茄工作法中,你需要在计时器上定25分钟,即时长25分钟的工作时段。在这个时段内,重点是投入专注力去执行,而不要过分关心是否完成任务。

番茄工作法以前学习过,可以复习后,进一步践行。

4.5 拓展阅读

在本书中提到或引用了如下资料:

  1. 《番茄工作法图解》,[瑞典] Staffan Noteberg
  2. TED演讲《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记忆技巧》,约书亚·福尔

任何专业技能的培养都是积跬步以成千里的过程。让自己的工作充满生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