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谢利 卡根
——死亡虽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要在死亡未到来时好好地活,当死亡到来时好好地死: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因为这个缘故,正确地认识到死亡与我们无干,便使我们对于人生有死这件事愉快起来,这种认识并不是给人生增加上无尽的时间,而是把我们从对于不死的渴望中解放了出来。一个人如果正确地了解到终止生存并没有什么可怕,对于他而言,活着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三大公开课之一,总点击量超过数亿次。
最像顽童的耶鲁大学教授谢利·卡根,穿着牛仔裤、帆布鞋,盘腿坐在讲台上和大家侃侃而谈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明星教授”。
死亡是“生的局限性”,是生命的参照物,唯有了解死亡,生命的可贵才能彰显。直面死亡、思考死亡,就是思考人生。
死亡是我们最重要的课题,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指向终点,我们每一天都离终点更近一些,这是在所有形式的生命体中,最为确定无疑的事。
但死亡又不是个令人愉快的话题,我们会试着把它抛诸脑后。有多少次我们会停下来想一想,我们不过在这个世界上短暂停留,离去后就不再复返?我们惯常把自己置于“不死的幻象”中,或用一些未经深思的观点来作为慰藉或者避风港。
作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三大公开课之一,谢利·卡根教授的《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就是一个挑战,挑战习以为常的观点,挑战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对死亡视而不见的习性,挑战看似有道理实则未经论证的逻辑,挑战思考上的舒适区,邀请我们系统而理性地思考死亡和生命的真相。
理性的死亡意识能带来积极的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作为哲学史上第一位医治“死亡创伤”的人,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要在死亡未到来时好好地活,当死亡到来时好好地死: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因为这个缘故,正确地认识到死亡与我们无干,便使我们对于人生有死这件事愉快起来,这种认识并不是给人生增加上无尽的时间,而是把我们从对于不死的渴望中解放了出来。一个人如果正确地了解到终止生存并没有什么可怕,对于他而言,活着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第1章 思考死亡
这是一本关于死亡的书。但它是一部哲学著作,这就意味着,我们将要讨论的主题有别于其他关于死亡的书可能涵盖的主题。所以,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谈谈我们不会讨论哪些话题。你也许期待或希望一本关于死亡的书会讨论这些话题,这很合理,但是我不会去讨论它们,所以你马上就能意识到这是不是你要找的书。
说到我们不会讨论的话题,我主要想到的是关于死亡的本质或现象的心理学、社会学问题。比如,一本关于死亡的书可能会详细地讨论死亡的过程,或人们慢慢接受自己终有一死这一事实。我们不会谈论这些。类似地,我们也不会谈论悲伤或丧亲之痛的过程。我们不会讨论美国的殡葬业,或我们对待死亡的恼人态度,或我们如何倾向于避免面对死亡。这些话题都很重要,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会去讨论它们。
那么,我们将讨论什么呢?我们将讨论开始思考死亡的本质时出现的哲学问题,诸如:我们死亡时发生了什么?不过,为了着手谈论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我们是什么?人是怎样的一种实体(entity)?尤其是,我们有灵魂(soul)吗?
在一开始,我还要解释一下,在本书中我把“灵魂”当作一个哲学术语来使用。我用“灵魂”一词指某种非物质的(immaterial)、完全不同于我们肉体(body)的东西。所以,我们要问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有非物质的灵魂,即某种在我们的肉体死亡后会存活下来(survive the death of the body)的东西吗?如果没有,这对死亡的本质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死亡时发生了什么?
我们还会问:我死后仍存活下来(survive my death)需要哪些条件?事实上,我们要问,普遍说来,对我来说活着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对我来说活着,好比说今晚活着是什么意思?这大体上就是我问这个问题的意思。在明天下午的某个时候,某个人会坐在我的电脑前写这本书,我当然会假定(并且希望!)那就是我。但是,如果说那个明天坐在这里打字的人,跟今天坐在这里打字的人正是同一个人,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这是人在时间中的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问题。显然,我们如果要恰当地思考死亡和存活,以及我死后继续存在的可能性,首先要弄清个人同一性的本质。
本书的前半部分将用大部分篇幅来讨论灵魂的存在、死亡的本质以及死后存活的可能性等问题,然后我们会回到价值问题上。如果死亡真的是终点,那么死亡会很糟糕吗?当然,大部分人很有可能会立刻认为死亡是很糟糕的。但死亡为何会那么糟糕,这其中有哲学之谜。
现在,我要试着让你马上感受一下死亡的一个难解之处。假设我死后就不存在了,如果你想一想,你很难看出死亡为何对我来说会是一件坏事。毕竟,当我死了之后,死亡对我来说好像不可能是坏事:对于某种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怎么会发生任何坏事?如果我死后,死亡对我来说不是坏事,那么它对我来说怎么会是坏事呢?毕竟,现在我还活着的时候,看上去死亡对我肯定不会是坏事!
别担心,我不会努力劝服你,说死亡不是坏事。但是我们将会看到,要准确地厘清死亡到底坏在哪里,以便看到死亡怎么可能是一件坏事,这是要下点儿功夫的。(还有个问题值得一问:是否不止一点使死亡成了坏事。)现在,如果死亡真的是一件坏事,那么你可能会问,永生不朽(immortality)会不会是一件好事?这是我们将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普遍来说,我们要问的是:我将会死掉这一事实将怎么影响我活着的方式?对我会死掉这一事实,我应该持何种态度?比如,我该不该害怕死亡?我该不该对终有一死这一事实感到绝望?
最后,我们会转向自杀问题。许多人认为,鉴于生命很有价值、很珍贵,我们永远都没有道理去自杀。毕竟,那是在放弃你所能拥有的唯一的生命。所以,在本书的最后,我们会考察自杀的理性和道德(或者,也许应该说是自杀的非理性和不道德)。
上述这些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对于熟悉相关哲学术语的人,可以粗略地说,本书的前半部分是形而上学,后半部分是价值理论。
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撰写哲学著作的方式,尤其是这样的导论读物。在第一种方式中,你只是简单地列出各种可选立场,从正反两方面辩论,而你尽量保持中立。你不会一开始就公开站在某一边,而是避免暴露你接受的特定立场。这是第一条道路。但你也可以采取一种非常不同的道路。要提醒你的是,在本书中我将采取第二条道路。在第二条道路中,你会告诉读者你所接受的观点,并为这些观点争辩,竭尽全力地为它们辩护。这更接近于我接下来的做法。我将形成一种特定的思想路线,并为之做出辩护。也就是说,关于我将讨论的问题,我持有一套观点,而我在本书中将努力说服你认为这些观点就是正确的。
为了帮你迅速弄清这些观点,我首先要描述一下跟它不同的另一套观点,那是许多其他人所接受的观点。这种常见观点包含了许多逻辑清晰的主张。从逻辑上说,你可以相信这套主张中的一些而非全部,也有许多人确实全盘接受,由此我估摸着你也很有可能相信至少其中的一些主张。
这套常见的观点是这样的。首先,我们拥有灵魂。也就是说,我们不只有肉体,我们不只是一块块肉和骨头。相反,我们还有一部分,也许正是那核心的部分,某种不只是物理的(physical)东西,它是我们精神的、非物质的部分。如我所说,在这本书中我将称它为灵魂。大部分人都相信有灵魂,或许你也相信。大部分美国人都相信存在着某种非物质的灵魂。这种常见的观点接着认为,由于这种非物质的灵魂存在,我们很有可能死后仍然活着。死亡是我们肉身的灭失,但是我们的灵魂是非物质的,所以在我们死后会继续存在。当然,关于死亡有许多我们无法了解的东西,死亡是终极之谜。但是,不管你是否相信有灵魂,你可能至少会希望存在灵魂,因为那样你就很有可能死后仍活着。毕竟,死亡不仅是坏事,还可怕到令我们希望永远活着。永生会是多么美妙。如果有了灵魂,至少就有永生的可能。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如此——我们是不朽的灵魂——不管我们是否知道实情。如果没有灵魂,如果死亡真的是终点,那事情真是坏透了,以致我们显而易见的、恰当的、普遍的反应,就是带着恐惧和绝望面对死亡的前景。最后,鉴于死亡是这么可怕,生命是这么美好,放弃你的生命就永远都是没有道理的。因此,一方面,自杀总是非理性的;另一方面,它总是不道德的。
*- 很自然地,我希望到这本书的最后你会同意我的观点。毕竟,我认为自己为之辩护的观点是正确的,我非常希望你最后相信这一事实。
但是我还要说,对你来说,关键不是最终同意我的观点,而是要为自己思考。归根结底,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邀请你严肃、认真地思考死亡,以一种大部分人从未采用过的方式去面对它、思考它。如果在这本书的最后,你没有同意我的某个主张,那就随它去吧,我已经很满足了。好吧,我不会完全感到满足,但是至少我会感到很大的满足,只要你真的思考过了这许多问题正反两方面的论证。
在开始之前,我要再说一两点。首先,我已经解释过,这是一部哲学著作。基本上,这意味着,我们将试着用自己的推理能力来仔细思考,关于死亡我们能知道什么,或者能弄清楚什么。我们将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死亡。
所以,我需要说清楚,有一种证据和论证我们不会在本书中使用,那就是诉诸宗教权威。当然,你可能已经相信来世的存在,可能相信你死后将继续存活,可能相信永生。当然,你可以相信所有这些东西,因为你的教堂就是这么教你的。没关系。我的目标和意图不是让你脱离你的宗教信仰,或者反对你的宗教信仰。但是我确实希望先说清楚,在本书中我不会诉诸宗教论证,不管是天启,还是《圣经》的权威,还是你信奉的什么。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个巨大的假说。如果我们不得不从世俗的视角来思考,那么关于死亡的本质我们将得出怎样的结论呢?相对于神圣启示给出的权威答案,只使用我们自己的推理思考能力,我们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如果你刚好相信神圣启示,不妨换个时间再讨论,我们只是不会在这里争论它。
最后,我要解释一下“这是一部导论性哲学著作”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本书没有在话题中预设任何背景,但这也并不等于说它好懂。实际上,其中一些材料是很难懂的,有些思想可能很难一下子就把握住。事实上,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把某些部分读个两遍会很有帮助。当然,我不是真的指望你这样做,但要提醒你:哲学是很难懂的。
我还要强调,“这是一部导论性著作”有其第二层含义,即我们将要讨论的每个话题都可以延展开来。它们都可以用长得多的篇幅加以追问,超出我们将要考虑的论证之外,总是有更深入的论证。许多这样的论证很快都会变得极其复杂,复杂到无法在这样的著作中加以讨论。对于我们将要考察的每个话题来说,确实都是这样的。
所以读完之后,不要以为关于这些话题我的意见都已经是定论了。其实,它们更像是初步观点(first words)。但是,当然了,初步观点会是很好的起点。
第2章 二元论和物理主义
第一种可能的立场:人是肉体和另一种东西——心灵结合而成的。灵魂是某种区别于肉体的东西。它包括:人的肉体是一团肌肤、骨头和肌肉,是活的四处走动的东西,是物质的实体。而灵魂是非肉体、非物质的。这种观点是二元论,设定人有两种基本的组成部分,肉体和灵魂。
另一种是一元论观点。组成人的只有一种基本的东西:肉体。人只是一种物质对象,只是一具肉体。人是一种特殊的物理对象。人只是能够做其他物理对象不能做的事情。说话、唱歌、思考、写诗、恋爱、害怕、制定计划。这是物理主义的观点。心灵是谈论肉体的活人功能的一种方式,一个运行良好的肉体须凭借大脑的正常运行才能思考、恋爱、制定计划等。所以,当肉体动作能力被破坏后,心灵也就毁掉了,死亡就是这种功能的终结。
心灵,二元论立场是心灵是灵魂,灵魂是非物质对象,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也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物理主义也相信心灵,但是他们认为,心灵只是——谈论肉体的能力方式。
第3章 灵魂存在的论证
我的观点是:物理主义者不能很好地解释意识,但二元论者也一样。就我看到的来说,谁都不能很好地解释意识原理。对双方来说,这都是一个迷。
有哲学家说过,虽然我们无疑以为我们拥有自由意志,但那只是一种错觉。这些哲学家往往提出,既然我们是物理对象,就要遵循决定论。既然决定论和拥有自由意志是不相容的,我们其实就没有自由意志!他们当然认识到,我们以为我们拥有自由意志;但是他们认为,这种信念只是一个错误。实际上,我们受到了“我们拥有自由意志”这一错觉的蒙蔽。
但物理学的基本法则实际上不是决定性的。在基础物理学层面,决定论是不真实的。我就是这样被告知的。
第4章 笛卡尔的论证
我们不断尝试用最佳解释推论来论证灵魂是切实存在的。不过,这些尝试都没有成功。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应该放弃二元论呢?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还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二元论论证方式存在于世,而且值得加以探讨。
笛卡尔论证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纯粹的哲学方法:这种论证方式没有有效的实证前提,仅仅基于哲学反思。
总而言之,我仅声明的是,我即将讲述的故事具有逻辑上成立的合理性。
假设,我在今天早上的特定时间醒来。我环顾房间四周,看到的场景一如我昨晚睡觉前漆黑的房间。我听到了房子外面汽车的声音、我闹钟的响声,等等。我离开房间向浴室走去,准备刷牙。当我走进光线更强、更明亮的浴室时,我看了一眼镜子。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在镜子里没有看到任何东西!正常情况下,当我朝镜子里看的时候,我可以看到我的脸、我的头还有我躯体的映射。但是现在,我什么都没看到。或者,更准确地说,我在镜子里看到了我身后的浴帘。通常情况下,我身后的浴帘应该被我的身体挡住了,但现在我没有看到我的肉体。我有点吓坏了,于是摸了一下我的头,或者应该说摸了一下我预想我的头应该在的位置,结果我什么都没有摸到。我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胳膊,也没有看到它们。现在,我真的开始恐慌了!我开始尝试着触摸自己的肉体,但是依旧没感受到任何物体的存在。我不仅感受不到自己手指触摸的感觉,也感受不到肉体应该有的被触摸的感觉。
(再次申明,我认为故事具有发生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类似的事情真的可能发生!我的心灵存在于世,但是肉体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经验上不太可能发生。而且,如果物理主义是正确的话,心灵脱离肉体而存在从经验上来说就不可能成立。但是,即使物理主义派也要承认,我所描述的故事有逻辑上的可能。也就是说,我的想象前后逻辑一致,合乎情理。这就是我讲述这个故事的意义,我想让大家理解它!)
想象在一个世界中,一个人的微笑存在但他的肉体却不存在。你想象不出来,因为如果你想要微笑就必须先拥有一个肉体。这其中并不神秘,因为微笑和肉体本身就是无法分离的。如同我们之前提到的那样,微笑实际上只是关于肉体特定部位可以完成的表情的说法,两者没有区别。
我认为,所有一切试图证明灵魂存在(灵魂是一个非物质对象,是意识的居所,它与肉体分离且同肉体独立)的论证方式,归根结底都不能成立。我的结论属于不可知论范畴:我们只是没有合理的理由去相信灵魂存在,就是这么简单。我们应该放弃二元论而选择相信物理主义的观点。
如果你真的相信灵魂,你需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该怎么论证?
第5章 柏拉图:关于灵魂的不朽
《斐多篇》以苏格拉底之死结束。他喝下毒芹,平静地死去。这是西方文学上最伟大的死亡场景之一,我读到它的时候总会被感动。因为对话录中关于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句话是:“凡是我们所认识的人里,他是最善良、最有智慧、最正直的人。”
即使一个人接受灵魂,一个非物质的不同于肉体的存在,也不能推导出灵魂是不朽的。事实上,它甚至不能推导出灵魂可以从肉体的死亡中存活下来。相反,情况可能是当肉体死亡时灵魂也毁灭了。
心灵是肉体的和谐
我也要表明,柏拉图提出的各种针对物理主义立场的反驳是不成立的。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对我来说,柏拉图并没有给我们足够的理由来抛弃物理主义。
第6章 个人同一性
我们对于死亡的思考将预设如下前提:肉体即我们所有的一切;我们讨论心灵,不过是把它当作肉体进行一种特定且特殊精神活动的能力。超脱肉体之上并没有额外的存在,并没有非物质的灵魂。
由于这个问题探究人在不同时间点何以等同,所以哲学家把它称作个人的同一性问题。那么我们想要厘清的,正是人在时间跨度中的同一性问题。
同一性的三种理论:灵魂论、肉体论、人格论。
第7章 两种理论的选择
我介绍了关于个人同一性的三种对立的理论:灵魂论、肉体论和人格论。但是,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因为我本身不相信灵魂,所以要说我不支持灵魂论,你们一定也不会很惊讶。所以,对我来说,这个问题就变成选择肉体论还是人格论。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肉体和人格是形影不离的。至少,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有同一具肉体,就会有同一个人格,反之亦然。所以,两种理论都会说那是同一个人。再者,不论真假,如果你相信灵魂的话,你可能也会相信,这两种案例中讨论的是同一副灵魂。所以,普遍来说,在且仅在你有同一具肉体的时候,或者在且仅在你有同一个人格的情况下,你会有同一副灵魂(如果确实有灵魂的话)。简而言之,一般情况下,三种理论可能在判断你是否为同一个人的时候结论一致。
我不认为死后我的肉体会复活,或我的人格将被移植。相反,我认为死亡正是最终的结局。它是我的终结,也是我人格的终结。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死亡将是最终的结局。
第八章 死亡本质
只要我们是物理主义者,死亡就不是什么深邃神秘的东西。一具健康的人类身体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功能活动,只要相关的低级肉体功能活动也在发生(或可以发生),则身体就是存活的。当然,如果一切正常,身体也足以进行较高级的认知活动,即人格功能活动,那么我们眼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a living person)。如果身体不幸开始损坏,丧失了人格功能,这时我们眼前的人就不再是活生生的。而最终——可能同时,也可能滞后——身体也会进一步损坏,肉体功能也将丧失,此即肉体的死亡。
人体运作着,接着垮掉了。死亡就是如此。
第9章
关于死亡的两个惊人言论
不相信我将会死去
像无数人经历过的一样,我的身体最终会垮掉,因此我终将会死去。事实上,关于我们所有人都会死去的说法,我认为它是老生常谈了。我们都知道这一点,或者说看似知道。但是有时候,刚才那个观点,即“我们都知道我们会死去”会得到否认。事实上,一些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人真正相信自己会死去。这个说法让人惊讶,我们是否有充足的理由去相信它呢?
没有任何感觉可以形容。当你死了,你的内在什么也不会发生,没什么好想象的。
注意,你不仅无法描绘处于死亡状态中的内在感受(from the inside),还无法描绘处于无梦睡眠中的内在感觉。考虑到这个事实,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论证肯定在某处出错了。毕竟,当你处于无梦的睡眠中时,你并没有在体验和想象任何东西。处于无梦睡眠中并没有任何感觉,因此你无法描绘它的内在感受。同样地,我们当然也不可能描绘和想象昏厥后和完全无意识后(没有任何感知、感觉)是什么感觉,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描绘和想象的内在感受。
当我们对终将一死的认识变得深刻时,当我们完全承认我们终有一死这个事实时,就会改变对事情轻重缓急的判断方式。我们不再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试图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我们将花更多的时间跟所爱的人一起,做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事情。假设这个说法是真实的,那么根据这个说法,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大多数人确实花了很多时间试图获得成功、赚很多钱,我们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做我们真正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我们没有告诉朋友和家人,他们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是多么爱他们。那么,这些事实该如何解释呢?也许其解释就是,尽管我们口头上说我们终有一死,但在某个更根本的层面上,我们并不真正相信它。或者说,这信念对我们来说并不深刻,我们“自始至终”都不相信。
独自死去(die alone)
现在,让我转向另一个和死亡相关的言论,即每个人都会独自死去。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可以一起吃饭,一起度假,一起听音乐,但死亡是我们必须自己做的事:我们都将独自死去。如果这是真的,似乎它提出了一种对死亡本质的深刻理解,给人深奥之感,告诉了我们一些有关死亡本质的有深度且重要且有趣的东西。
“我们学会共同生活,然后我们独自死去。”
‘独自死去,甚至远离你最亲近的人。’”他得到的回应是:“每个人都是独自死去的,伊拉贡。无论你是在战场上的王,还是躺在家中床上的卑微农民,没有人能陪你到那个世界去。”每个人都独自死去。
人们经常说我们都会独自死去,但我认为这个言论是无稽之谈。我反而担心的是,人们说话时不经大脑,不去思考他们所指的是什么。
第10章
死亡的坏处
所有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与我们全不相干,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因而,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没有什么干系。因为对于前者,死亡还未到来;对于后者,一切都已不再。
根本上来说,死亡的坏处在于,当你死了,你不会再经历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死亡对你有坏处,正是因为你没有了你未死之时生命能赋予你的东西。
人们会这样来回应这种想法,说死亡对已经死去的人没有坏处,而是对活着的人有坏处。弗雷德的死对弗雷德没有坏处,但是对爱他且在他离开后不得不活着的人有坏处,换句话说,弗雷德的死对他的朋友和家人有坏处。当有人死去时,我们失去了继续与这个人交流的机会。我们不能再跟他们交谈,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看电影、看日落、开怀大笑;我们不能再分享我们的困难并得到他们的建议。当一个人死去时,一切都没有了。
或许,这就是死亡的主要坏处,它不是对死者本身的作用。死亡对死者没有坏处,而是对生者来说有坏处。
分离
当尸体运送经过我们时,
你是那么严肃。
你害怕死亡吗?“哦,不害怕!”
那你在害怕什么?“害怕垂死。”
我一点都不害怕。“那你无所畏惧吗?”
唉,我心存畏惧……“畏惧什么?”
离开我的朋友。
不仅仅是我的离开,还有他们的离开。
所以当尸体
经过我们时,
我才变得严肃,
更胜于你,深入灵魂。
对我来说,死亡的坏处之一就是,当我预想到我会死去时,就有了一些不愉快的想法。但同样地,这也不是死亡的主要坏处。只有死亡本身对我有坏处,我对死亡的展望或痛苦或不快才站得住脚。我会因想到我将死去而产生恐惧、焦虑、担心、后悔、痛苦或其他可能的情绪,正是因为逻辑上我们已接受了一个先在的念头:死亡本身对我有坏处。否则的话,我就不可能有恐惧、焦虑、担心、后悔、痛苦或其他诸如此类的情绪。
诉诸不存在来解释死亡的坏处,并不是那么简单、自然的,它转移了我们对问题的关注。如果我说,死亡对我来说是坏事,因为当我死了,我就不复存在,那么我们仍然会发现自己困惑于:不存在怎么会对我有坏处?
这是如今被称为关于死亡的害处和坏处的剥夺解释理论,因为这种解释认为,死亡的主要坏处在于剥夺了你生活中本应该得到的美好事物。在我看来,剥夺解释理论说得没错。诚然,我认为死亡还有一些方面,一些高于并超出剥夺解释理论所关注的其他方面,也可能导致其坏处,我们将在后面一章中进行讨论。不过,在我看来,剥夺解释理论正确地将我们指向死亡的主要坏处。当我死了,我就得不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我将被剥夺这些东西。这就是死亡有坏处的主要原因。
根本上来说,死亡的坏处在于,当你死了,你不会再经历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死亡对你有坏处,正是因为你没有了你未死之时生命能赋予你的东西。
第11章
永生
如果死亡有坏处是因为它剥夺了我们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这是否意味着,最好的事就是永生?鉴于剥夺解释理论说死亡是有坏处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最好是永生不朽?
乔纳森·斯威夫特在《格列弗游记》(Gulliver's Travels)一段精彩段落中进行的思想实验。斯威夫特构想格列弗来到一个国家,这里有一族人能够永远活着,他们是永生的。最初,格列弗说:“这不是太棒了吗?”但他忘记考虑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我们经历的那些老化随着年岁渐长持续累积,那么你不仅变得越来越老,而且变得越来越虚弱和无法自理。同时,你越来越不舒服,衰老带着它对你的报复到来了。你有了一些能永远活着的人们,但最终他们精神恍惚,痛苦不堪。他们年长体弱,百病缠身,病入膏肓,什么都做不了。这可不是什么值得拥有的美好之事。如果永生是像斯威夫特说的那样,那太可怕了。如果永生是这样的,那么死亡就是一种赐福。
蒙田表达了一个非常类似的观点,认为死亡的确是一种赐福,因为它结束了侵害我们晚年的痛苦和折磨。
没有任何生活会永远有趣且吸引人。威廉姆斯认为,每种生命最终都会变得乏味和糟糕,而且极其痛苦;每种生活最终都是你想摆脱的生活。简而言之,永生远非一件美好的事,而是一件可怕的事。
生命的最好形式并不是永生,我认为永生一点儿都不值得期待,但现在我们有的这种形式也不是最好的生命形式。在这种形式里,我们也就能活到50岁,或80岁,或100岁,便会死去。相反,我想最好的形式是你愿意活多久就能活多久。
在结束永生这个话题前,我想和你们分享来自一位前美国小姐参赛者的至理名言。她被问到这个问题:“你想永远活着吗?”她的回答是:
我不会永远活着,因为我们不应该永远活着。如果我们应该永远活着,那么我们就能永远活着。但我们不能永远活着,这就是我不会永远活着的原因。
这不是很棒吗?
第12章
生命的价值
死亡坏在它剥夺了你生命中本可以拥有的许多美好,但如果它剥夺了你充满苦难的未来,那么死亡就不是坏事而是好事了。
什么才是美好的生命?我们如何评估是什么让生命(或生命的一部分)变得美好而不是糟糕?在这么问的时候,我所说的“美好的生命”,并不是指道德高尚的人生。相反,我是指是什么让生命对这个拥有它的人来说是美好的,是一段称得上“我从中受益了”的人生。我想问的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好的人生(对比糟糕的人生)有哪些组成部分或要素?当然,这不是非此即彼的,不是说生命不是好就是坏,没有别的可言。我们有好一些的人生或坏一些的人生,因此我们想要的是一个标准来衡量这些微妙的比较。
鉴于此,我们想要的是一种幸福理论,或生命价值理论。不幸的是,同我们这本书中谈论过的许多话题一样,这个话题相当复杂,我们要花上大量时间讨论。我在这里只是点到为止。
我认为,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问题:如果你要列出人生中所有值得拥有的东西,你似乎不太能总结出一个概括性的组织原则。不妨想一想,什么是值得拥有的?好吧,让我们来看看。工作要有,快乐要有,金钱要有,性事要有,巧克力要有,冰激凌要有,空调要有。哪些东西需要避免?失明需要避免,被抢劫需要避免,腹泻需要避免,痛苦需要避免,失业需要避免,战争需要避免,疾病需要避免。
活着本身没有价值。相反,生命本身只是一个容器,我们向里面装入了各种美好或糟糕。而我活着的价值以及好处,取决于生命内容的价值总和。这容器本身仅仅是一个容器,它本身没有价值。
不管什么样的生命是值得的,我都对温和派更有共鸣。我认为这表明,对于我们许多人,甚至大部分人来说,死亡来得太早。但我认为,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不幸的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因生活的痛苦而备受摧残、无力承受、饱受磨难(没有恢复的明朗迹象),继续活着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种赐福。然而,不管这有多常见或多罕见,在这种情况下,死亡实际上没有来得太早。事实上,有时这种活着是可怕的延迟
第13章
死亡的其他特征
死亡的主要坏处在于,(当它降临的时候)它剥夺了我那值得一活的生命。
自杀。终有一死为人们自主结束自己的生命打开了大门。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如果有这种时候的话,死了真的会更好?是否存在这种情况,你的生活已经糟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假如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确实有这样或那样的情况,死了反而会更好。那么,还有第二个问题:你凭什么信赖自己的判断,相信现在就到了死了反而更好的时刻?而根据这一判断采取行动为什么会是合理的?可以想象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事实上,即使死了真的会更好,是相信这个结论并据此采取行动的做法,或许永远都不可能是合理的。
我们都将死去”不仅仅是一个事实,更是一个必然真理。于是,我们可能会问,死亡的必然性意味着什么?它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吗?这里,我想区分两种情况:个人的情况(你必然将会死去)和普遍的情况(我们都必然将会死去)。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背后的观点即可。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你不能改变它了。显然,这种观点想要说明的是,一旦你注意到你无法改变某事这个事实,你无力改变的事就不再那么让你沮丧了。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当我们发现自己对于“我将要死去”这件事无能为力时,也许这个发现带来的刺痛也就消除了一些。
现实世界里,死亡不仅存在差异性,还具有不可预测性。这会使事情变得更好,还是变得更糟?预先得知你什么时候死去会更好吗?
为什么相对于过去的不存在,我们更在意未来的不存在?答案还不是很明显,但事实仍是,和即将来临的坏事相比,已经过去的坏事显得不那么令人困扰。相似地,如果坏事一定要发生的话,似乎我们更愿意坏事早一些而不是晚一些发生。
问问你自己,如果你只有一年可活了,你会选择做什么呢?如果还有五年可活,还有十年可活呢? 死亡还有另一种特性。关于死亡的这个真相,我喜欢称它为无所不在(ubiquitous)。我不仅仅是指我们周围的所有人都正在死去,更多的是指我们自己可能在任何时候死去。你永远都无法摆脱你现在就会死的可能性。即使我们已经知道了死亡具有不可预测性,但也未必意识到死亡会以这种方式无处不在。我想说的是:即使在你认为自己绝对安全的时候,你也有可能会死于中风,或者死于心脏病突发。即使是一个年轻力壮的人,也可能会死于动脉瘤。
第14章
面对死亡而活
应对死亡的正确方式,可能就是完全不去考虑它”这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仍可以保持兴趣。
一个充满了美食佳酿和转瞬即逝的快乐的人生,还是一个充满持久成就的人生?我向你保证,无论选择哪一种人生,你都会非常成功
假定面对死亡,正确的生活方式是充实地生活并享受生活。但是,假如你想到死亡时变得太消沉,就不能享受生活了。死亡并没有给你待在房间里生闷气的理由,但它导致你待在房间里生闷气。
死亡之所以是一件坏事,并不是因为死了是什么样子,而是因为死亡涉及剥夺。
生命中什么东西是真正值得追求的”,这个问题几乎等于在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意图、什么样的目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最有回报的、最有意义的呢?这显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事实上可能是唯一重要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这是另一本书该讨论的问题。所以,触及这个问题后,现在我要放弃它。
会建议我们选择那些肯定会达成的目标取而代之。它告诉我们选择食物、伴侣和性爱所带来的欢愉。“吃喝玩乐吧,因为明天我们就死了。”这就是第一种策略。明天我们可能就死了,所以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应该去追寻那些更有机会实际得到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让生命尽可能丰满充实。
生命质量是唯一重要的。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在他的诗歌《献给命运女神们(致命运)》[To the Parcae (to the Fates)]中所表达的立场(译文采用钱春绮译本,特此感谢!——编者注):
万能的女神们!请假我一个夏季,
一个秋季,让我的诗歌成熟,
那么,我的心儿,满足于
这甘美的游戏,就乐愿死去。
这颗心灵,在生时不能获得它那
高贵的权利,死后也不会安宁;
可是,有一天,这神圣的事业,
深藏在我心中的诗歌获得完成,
那么,冥府的沉寂,欢迎你来吧!
我将会满足,即使我的乐器
没有伴我同住;我只要有一天
过着神的生活,我就更无他求。
荷尔德林说的是,他完全不在乎数量。如果他可以取得一些重大的成就,如果他可以写出伟大的诗歌,登上巅峰,那就足够了。只要曾经像诸神一般生活过,就别无他求。
一切论断的永生 都是自欺欺人
那就是对于失去生命我们无能为力,所以正确的应对方式是,尽量让我们拥有的生命更有价值。也就是说,在我们还拥有它的时候,去发现(并提升)它的价值。
第15章
自杀
自杀的理性问题
在上一章我问过这个问题:人终将死亡这一事实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什么影响?当时我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答案,但我们并未考虑一种可能性:自杀。终有一死为人们自主结束自己的生命打开了大门。
生命本身并没有价值,生命的好坏取决于其内容,所以一旦判断出生命内容里是否好事多于坏事,我们的计算就算完整了。
朝死亡临近时,生活就不如年轻时,你那时身体健康,充满活力,生活中满是机遇和成就。但一直到死,生命的价值都是正数(一直处于X轴的上方)。也就是说,情况从来都没有差到生不如死的地步。所以,自杀是不合理的。
只有从合理自利的角度出发,当生命的某一时刻糟到你会生不如死的时候,自杀才是合理的。这是因为我毫不怀疑,现实中很多自杀案例都没有满足这个关键条件。
如果生命糟到了有理由自杀的程度,它一定给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没人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头脑清醒。所以,哪怕你可以合理地做出自杀的决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没人真正能做到思路清晰,所以人们不应该相信自己死了会更好这一判断。
如果我们遇到有人想自杀,我们应当怎么做?我认为你有充分的理由问问自己,你确定这个人符合同意原则的所有限制条件了吗?或许我们应当谨慎对待,先假设此人遭遇挫折,头脑不清楚,无法全面考虑,失去了正常的判断能力,或没有充分的理由这么做。但接受这种初始的负面假设,并不是说我们接受这种强硬的结论:绝对不能允许别人自杀。假如我们能够认定,他们已经考虑了方方面面,同时有充分的理由,对情况进行了足够的了解,才心甘情愿地做出了这种决定。这种情况下,在我看来,自杀很可能是正当的,我们也不应加以阻拦。
16章
结论:寄语
大多数人非常努力地试图逃避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死亡不是个令人愉悦的话题,我们会试着把它抛诸脑后。哪怕已经感觉到死亡就在周围盘旋,仍然不想正视这个问题。路过墓地时,你有多少次对其视而不见呢?又有多少次你会停下来想一想,我们不过在这个世界上短暂停留,离去后就不再复返?我们大多数人就是不愿意想这件事。
认识到活过是一种幸运,并不意味着活着总是更好。很不幸,我们中的一些人会出现生不如死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生命已经不再是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都值得抓住不放的存在了。对于生命,可能会出现需要放手的那一天。
通过这本书,我已邀请你自己思索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此外,我邀请你在面对死亡时能无所畏惧,不存幻想。
哲学的用处就是逗自己一乐
我们会为死得太早而悲伤,但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至少曾经活过,这何其幸运,或许就能抵消这种悲伤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