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书分享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书分享

张爱敏工作室第10期阅读书目

 

领读者:杨诗云 刘嘉琪

参与者:张爱敏 梁娜茹 梁树丽 李现风 杨坤 孔繁竹  郝月月 沈子琪 李伟 敬一东


梁娜茹: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是本期读书活动的主持人梁娜茹。


梁娜茹:众所周知,问题学生一直都是让学校、老师,还有家长头痛的对象,如何去认定问题学生,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及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也是大家在不断思考和寻找的。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一书被有的老师称之为问题学生的“医书”,想必大家读后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和别样的收获。


梁娜茹:今晚我们的读书会将由杨诗云和刘嘉琪两位老师为大家共同领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本书。现在,就把时间交给这两位领读老师,隆重有请两位老师出场!


刘嘉琪:感谢梁老师。


梁树丽:不一样的读书活动。


梁娜茹:以前读过这本书,但不透彻,期待今晚的再消化。


刘嘉琪: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领读者刘嘉琪。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以文字的形式见面。今天我们分享的书目是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刘嘉琪: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呢?其实源自对心理咨询的热爱。心理咨询这个行业虽然还属于“朝阳”的阶段,但是依旧抵挡不了我对心理咨询的热爱。《问题诊疗手册》这本书虽然很少用的专业心理名词来解释,但是个人感觉还是和心理咨询有很大的掺连,在这本书的一些语录中,种种方法,篇篇案例都为我们一线老师们提供不一样的思维。

今天我以“书目简介”“经典语录”“阅读分享”三方面为主题进行分享。


梁树丽:诊疗手册这四个字其实就是分析原因找到方法策略。


郝月月:很对。


刘嘉琪:对,这本书专题研究和案例给我们提供很多的想法。


第一部分:书目简介

刘嘉琪:首先是书目简介:这个想法来源于梁树丽老师在月月老师分享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这本书中提到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本书解读出来呢?让还未看过的这本书的老师通过分析可以清楚知道这本书的内容以及带来的感受。


刘嘉琪:基于此,我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关于这本书的简介。


刘嘉琪:1.首先来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清晰的看出,这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为专题研究共15篇,也就是给我们提供不同的案例进行讲解;第三部分是案例,11篇,通过这本书讲解的五种“问题生”的类型给我们提供不同的案例,给我们实际操作提供方法及指导。


刘嘉琪:在这三部分之前,还有一个修订版前言,这是第二版的书目,为什么要出版第二版呢?就是为了贴合现在的实际情况。第一版加印了12次,说明这本书对于教师来说很受欢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也就是书中提到的“拼爹现象”、“追求奇装异服”、“注意力匮乏”等。这些内容的输入,让这本书更加受欢迎。


刘嘉琪:这是对这本书的简单介绍。


郝月月:是的,很贴合实际。


刘嘉琪:接下来看一看,作者简介。思维导图非常清晰的为大家呈现。王晓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观念(特别是思维方式)转变、班主任工作、问题学生教育、语文教学、家庭教育等。已出版的专著有《今天怎样做教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走进孩子的心灵》、《家庭教育难题会诊》、《家教参谋》、《孩子, 我们一路同行》、《家长的位置》、《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等。



杨诗云:嘉琪的思维导图做得非常下功夫!

梁树丽:着实下了功夫。

沈子琪:嘉琪很用心。

刘嘉琪::想着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为大家更好的呈现本书的内容。


刘嘉琪:接下来看第一部分:总论在这一部分当中,首先告诉我们什么是问题生?也就是这本书的导读一问题。问题生,很难有严谨定义。王老师更倾向的定义:麻烦制造者。指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需要进行个案诊疗的学生。


刘嘉琪:在我的理解里,至少在我们班级的绝大部分学生都不算是问题生,而是行为习惯养成不太好,所以,我们不要把“学生的问题”和“问题生的问题”混为一谈。


刘嘉琪::在这本书中问题生有五种类型。

1)行为习惯型问题生。这类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很刺眼,对班级纪律有破坏性。简而言之就是“赖”。主要表现在小学阶段。

我们需要用耐心去等待,然后再纠正一两个重点问题,其他慢慢纠正。

2)厌学型问题生

厌倦学习。——怠

要寻找一条适合他的学习方式。

3)心理型问题生

这类学生表现在个性方面,其言行大大偏离正规,常常让人不可思议。——怪

减少歧视,少干涉,变换方式进行沟通。

我遇见一个叫乐乐的女孩子,四年级学生,每次进校都是哭哭啼啼,老是想回家,问起“我奶奶说,女孩子不读书也能长大,我奶奶就没有读书,现在过得也很好。”

她就是心理型问题的学生。


刘嘉琪:乐乐这个案例就是奶奶日常的引导出现问题。

梁树丽:这种现象很多。

郝月月:学生心理问题和家庭一般存在很大关系。


4)品德型问题生。

品德方面,总是冒坏水,让人觉得价值观和人生观明显偏离正规。——坏

5)“好学生”型问题生。

平时表现很好,但是会出状况,一出就是大事。——骇

在这五种类型中,单纯的一种问题很少,大多数都是复合型的问题进行叠加。



刘嘉琪:如果对前边的理论知识很迷惑,那么后边的第二章“专题研究”则是很清晰。我把他分为三类,适用于小学的案例,适用于中学的案例,还有通用的案例。不同学段的老师可以找出对应的案例进行翻看。


刘嘉琪:当然这并不是一定的内容,是我按照我的理解进行划分,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请您适时调整。


刘嘉琪:接下来看本书的第三部分:案例

在面对问题学生时,其实很考验老师,不仅仅是要诊疗这个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处理能力,在面对这类学生的时候,教师是否可以真正的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进行沟通与处理。

在王老师的案例中,他分为的是小学、初中、高中的案例,而我主要把他分为两类,初中和高中,因为我们这个小的群体大多数都是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

想着更有针对性


刘嘉琪:综上,这是关于本书的内容,很是浅显的内容,没有进行深挖。希望这些浅显的内容对您读这本书有帮助。


郝月月:思路很清晰了。



第二部分:经典语录

刘嘉琪:接下来看第二方面:经典语录


刘嘉琪:在本书选出去两处经典语录。


刘嘉琪:第一个:线性思维

你犯错了——我给你讲道理了——你认错了——于是你就应该改了。

这是大多数老师面对的思维,其实殊不知,在面对问题生时,我们需要的是相互循环,问题学生是在这条线上来回的循环。

我们不能指望一次的教育孩子就可以改正,所以,我们需要在避免“线性思维”,而是把他织成一张网,在这张网里让学生逐渐的修改和改正。


刘嘉琪:第二个:四种倒挂重

重管理轻教学

重教学管理轻备课

重个别人轻全体人

重急于上手轻思考

这四种倒挂现象在我身上就特别的明显。相信我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个,多数老师因为学校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倒挂现象比较严重。



郝月月:特别有同感,觉得在我身上体现的也很多


刘嘉琪:希望我们都在尽可能的改正目前的倒挂,真正把心用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用在提升自己基本功的地方。


刘嘉琪:很是浅显的两方面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三方面分享:阅读分享


刘嘉琪: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方面的分享:


刘嘉琪:由杨诗云老师和大家分享这本书的感受。


杨诗云:好的。


杨诗云:阅读是为了读后的交流与碰撞。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领读海报上的三个问题:1.你认为什么是“问题学生”?

2.运用心理学的“ABC情绪疗法”解决孩子xx问题

3.掩卷而思,读完这本书给你的改变是什么?


杨诗云:我想把第3个问题揉在第1,2个问题里一起来谈。


梁娜茹:问题学生方面很多,心理、行为等等。


杨诗云:问题1.你认为什么是“问题学生”?

书中第一章 第一节第3页王晓春老师说:我个人给问题学生的界定是: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即使问题学生,而问题学生一般都不只是一个方面有问题。(本书为行文方便,有时也称之为问题生。)


杨诗云:作者特别强调:单纯因为智力造成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不能认为是问题生。问题生多数学习成绩不好,但成绩不好一般不是他们问题的起始原因。一般好动和散漫的孩子,不宜认定为问题生。

那么,老师们,你们又是如何界定问题学生的呢?


杨诗云:老师们眼中的问题学生又有哪些呢?


刘嘉琪:我认为上课不配合我教学的学生就是问题生


李现风:经常给班主任找事情的学生,就是问题是


刘嘉琪::接话茬,乱走动,


郝月月:我认为天天给我找事,没病也要装病请假的学生就是问题生


杨诗云:我也认为上课好说话,不好好听课的学生是问题学生


杨诗云:看来我们有很多共鸣。


杨坤:我总觉着一个问题孩子背后总有一双问题家长


杨诗云: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们眼中的问题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我”不一致,不配合“我”,给"我”找事,不听“我”的。


刘嘉琪:是的,都是与“我”有关的


梁娜茹:嗯嗯,就是这样


杨诗云:所以,读完这本书我就在想,到底是学生有问题,还是我也有问题?


杨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论父母哪一方缺席,学生总多多少少有问题


刘嘉琪:相反,那些上课不捣乱,不给老师找事情的孩子,就算成绩差点我们也可以闭一只眼


郝月月:有时候我觉得是家长培养出来了问题生


杨诗云:杨老师说得对,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杨诗云:对问题学生界定的标准和尺度,也折射出了老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智慧。王晓春老师说:教育有三种类型:权利型教育,道德型教育,智慧型教育。权力型教育依赖权利,道德型教育诉诸师德。但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无论是权力型教育还是道德型教育都不能解决教育中的众多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智慧型教育。运用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冷静地分析学生,进行诊断及治疗,或者从其个性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进步。


杨诗云:诚然,家庭教育在问题学生的问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如果能够识别并判断,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工作的。


杨诗云: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眼中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我们要反思自己:到底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我自己有问题?

比如:有老师抱怨学生上课好说话,如果学生在所有的课堂都说话,是学生有问题,如果仅仅是在“我”的课堂上说话,是不是“我”的授课方式也有问题呢?


杨诗云:去年我教“差班”,当我分享我的教育体会,说到学源生源越来越差时,校长非常不赞同。他在我分享后说,我不认为学生差,我们的生源很好,如果老师只会教好学生,而无法应对有问题的学生,说明我们教师的能力不足。一句话让我很是汗颜,但是也点醒了我。学生问题越多,越说明教师的教育智慧亟待提高,因为教育智慧不够,所以才会说学生出了诸多问题。当我抱着一颗研究学生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会致力于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抱怨问题的存在。我对问题学生的认知一改变,心情也随之改变,行动也就会发生变化。


刘嘉琪:同感


杨诗云:我们阅读后交流碰撞的第二个问题是:运用心理学的“ABC情绪疗法”解决孩子xx问题。


杨坤:作为老师一方面做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还得和家长沟通,有时候感觉家长比学生还不懂事,不理解老师。


李伟:同样的差生班级,有的老师课堂都很成功,有的老师驾驭不住。


刘嘉琪::在9月份接触这个班级的时候,就觉得我的班级孩子脑子都可笨,讲啥都听不懂,后来发现是自己以成人的思维来讲解。


杨诗云:我们的教育难就难在不仅要教育学生,还要教育家长。


刘嘉琪:所以孩子不会,很大原因在于老师。


李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郝月月:非常赞同,现在我都不怎么请家长了,因为家长到学校劈头盖脸吵我一顿,然后又摆出胜利的姿态走了,留下一脸懵的我。


杨诗云:李伟老师说得对,问题学生有时候不全是学生问题,而是我们教师缺乏教育方法和教育智慧。


杨诗云:我觉得没有幸福的老师,就教育不出来幸福的学生。同样,要想解决学生问题,首先要解决教师的问题。所以,我今天要谈谈自己如何利用ABC情绪疗法解决我自己在教学中对学生不写作业的焦虑问题。

杨诗云: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ABC情绪疗法。

百度上对ABC情绪疗法的解读如下: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杨诗云: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对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等)。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人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李伟:但是教了这么多年,毕业后那些差生其实往往是最懂得感恩的学生

杨诗云:说得对,所以,我们要眼中有爱,心中有仁啊。

杨诗云:不谈学习,不说成绩,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杨诗云:下面说说,我是如何利用ABC情绪疗法缓解我对学生不写作业的焦虑的。

杨诗云:学生不写作业是A,导致的结果是C,不管哪个结果都是我的认知和信念B造成的。因为不写作业,带来的后果只是在期末考试后才知道。

李现风:说的很经典

郝月月:很形象,很贴切

杨诗云:如果我的信念B是学生不写作业,是蔑视我的权威,是态度不端,是错误的,甚至上升到道德问题,我就会认为这是个非常大的事,学生非常不对,后果也很严重

杨诗云:我的焦虑就会增加,实际上所有这些信念都是来源于我内心的恐惧,我担心学生不写作业会影响成绩,会造成我的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在学校考核中落后。说到底,我对学生的指责和对学生不写作业的焦虑,源于我对自己利益和患得患失的焦虑。

杨诗云:但是,如果我的信念B发生了变化呢?

刘嘉琪::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变化。

杨诗云:我会问自己,学生为什么不写作业?我去调查原因,发现有如下问题:1.当天作业太多,没有时间。2.忘了写了。3.学生觉得作业太难,不会写。4.学生觉得作业太简单,写不写无所谓。5.学生昨天生病了,所以没有写。……

杨诗云:如此等等,当我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我是不是就会减少错误归因,这是了解“为什么”?

张爱敏:今天的读书会谁不来谁就亏大了。

杨诗云:知道了为什么?我就会去做分析判断,哪些属于我布置作业的问题。所以,我要采取行动,第一作业分层。听说读写作业可以选择性的去做。

杨诗云:比如,跟读作业,成绩好的选择背诵,成绩一般的选择跟读。写的作业,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抄写,成绩好的学生选择自己造句或者用英语写文章。

梁树丽:会思考的人最智慧。

张爱敏:李镇西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就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前者告诉我们,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孩子的爱;后者提醒我们,教育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需要智慧。与其说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不如说就是解决教育者的理念问题和思路问题。

杨诗云:第二,创新作业形式。英语作业可以是抄写,可以是手抄报,可以是视频录制,你的手抄报可以是思维导图式,也可以是海报式,如此等等。

杨坤:我是尽量不布置课外作业,偶尔布置也不检查,学生慢慢会发现,数学课堂上必须要全神贯注,高效听讲,这样坚持下去课堂上学生就会更加专注

梁娜茹:智慧老师!

杨诗云:第三、建立考评和奖励机制。和平时的课堂表现与作业挂钩。如果小组考核优秀,周末免作业,如果能背会课文,就免做抄写作业。如果听写连续都是满分,周末不做抄写作业。

杨诗云:如此,我发现结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教的班级55人,基本上53人都能按时交作业。

梁娜茹:第三点很重要

杨诗云:所以,我们遇到问题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

刘嘉琪:方向对了,做事更快捷而且有效

杨诗云:不同的认知和信念,会带来不同的结果。遇到问题,先问是什么,再问为什么,最后才去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杨诗云:这样我们处理问题学生的问题时会少走很多弯路。

杨坤:我读书时一直想着能遇到作业少,考试成绩还好的老师,现在当了老师,这个目标就成了我的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尽量少布置课外作业,当堂完成最好

杨诗云:将心比心,所以不要折腾学生。

杨诗云:问题学生是一面镜子,既能透过他们看到家庭教育的问题,也能透过他们考验我们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智慧。让我们把“问题”当作“课题”去研究吧,与问题相伴,在研究中升华。

杨诗云: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李现风:杨老师句句说中要害,字字催人成长

刘嘉琪:杨老师的分享给我们带来了实践方面的认知改善。

刘嘉琪:感谢杨老师。

梁娜茹:我记住了杨老师的这句话——不同的认知和信念,会带来不同的结果。遇到问题,先问是什么,再问为什么,最后才去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梁娜茹:教育是润物无声、文火慢炖的过程,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可以立竿见影,都是需要时间的。教育问题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智慧,遇到问题要先问“为什么”,再问“怎么办”,进而对症下药。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让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杨诗云:我非常赞成张老师发的这段话。

梁娜茹:赞同。

郝月月: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用“ABC合理情绪疗法”解决孩子自卑问题。

我班有一个学生小博,智商很高,成绩也很好,按理说他应该很活泼开朗、阳光自信,可是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骨子里都透着自卑的人,走路也总是低着头,像一个小老头,言语中更是透着不自信。

小博很喜欢历史和地理,而且学的也很好,很多问题都能给同学解答,有一次当他再次给学生解疑答惑后,小李和小韩说他是“行走的教科书”,这下可把他惹恼了,气得发脾气,摔东西,学生向我报告,我把小博叫到办公室,了解事情经过后,小博依然不依不饶的说小李和小韩是讽刺他,才叫他“行走的教科书”,非让他俩道歉不可。

在这件事中,“行走的教科书”是事情的前因(A),发脾气、摔东西是事情的后果(C),而小博骨子里的自卑导致对这件事错误的看法(B)是引起的C的直接原因。

既然找到事情的根源,那么只需要对症下药即可,找到小博自卑的原因。经过了解,小博的自卑与家庭有很大关系,他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爸爸脾气比较暴躁,很少能够静下心来与之沟通,奶奶也经常批评他,导致他没有自信,总是低头,缺少该年龄段所特有的阳光自信。

我的对此是首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告知他的爸爸凡事要和孩子商量,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不要动辄打骂,要平心静气。家长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且基本上一周给我打一次电话,交流孩子周末在家生活或者学习的情况,我则在背后出谋划策,很好的实现家校沟通。

其次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和习惯。刚开始时我还会生气发脾气,后来无论他做什么样的事情,我基本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我摸清应对他生气的方法了,那就是讲道理,他认死理,必须让他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和自己的错误,他才会信服,所以每次我都讲道理给他讲得明白透彻,让他心服口服。

接着鼓励和欣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小博同样也有,他喜欢地理和历史,我就从这方面着手,刻意的引导他多说话,树立自信心。我的历史还好,于是我们一起讨论每个时代的社会状况,我的地理很差,我就很崇拜他,让他给我讲地理,我不断询问,他不断解答,在互动中增强其自信心。

再接着用爱与信任征服小博。无论是在他的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有我的影子,冬天他的手有冻疮,我专门给他买了手套和冻疮膏,平时也是嘘寒问暖。因为他成绩很好,但和学生关系差,我就专门安排他做我的助手,让学生给他背文章,还告诉他学习程度好的就要严格把关,程度差的就挑些简单的提问,他懂我的意思。班长也是我的助手,但找班长背文章的人少,原因是过于严格,所以这样学生就很喜欢小博了,同学关系也在不断改善,他的自信心也在不断提高。

最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关怀。小博的问题由来已久,想要立竿见影的解决是不可能的,我便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事实上我俩的关系越来越好,他越来越自信,因为他看到我总是很自信,这种自信不自觉的影响着他,所以他也会和我开玩笑,夸赞我,总之是越来越自信了。

郝月月:这是我分析的案例,看完杨老师的之后,才发现问题所在,收获满满,很佩服杨老师

杨诗云:郝老师的方法很好,心中有爱的老师

刘嘉琪:郝老师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真正为孩子而着想

刘嘉琪:还有小伙伴们来分享一下你和你的班级故事吗?

梁娜茹:大家畅所欲言

杨诗云:与其说是在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不如说在解决教师的理念和思路问题。

梁娜茹:意犹未尽者,继续分享哦!

梁娜茹:读书分享思路清晰,解决问题充满智慧。

郝月月:掌声送给每一个努力的人

杨诗云:感谢李老师、郝老师和梁老师的参与。

刘嘉琪::感谢大家的陪伴,我们度过一个温馨且有智慧力的夜晚。

张爱敏:王晓春老师用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教育问题生,生怕简单化,在转化问题生方面,我们应该拥有班主任思维,转变思维模式,把“问题生”置身于一个“网”中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如转变线性思维:你犯错了——我给你讲道理——你认错了——于是你就改了。其实,一个人改错也好,犯错也好,都是网上的一个点,但这个网上有很多变量,互相影响,非常复杂。所以,任何一个问题,只要一展开,就是一张网,正所谓一沙一世界。那对于学生问题,也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张爱敏:感谢今晚每一位参与的的小伙伴们!

张爱敏: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

张爱敏:我是重温精彩,想起啥说啥

敬一东: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千万不可以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而要富有爱心和欣赏心,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和发展潜力,对他们作出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满意的微笑,一次真诚的祝福,都可能让他们找到自信,使他们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从而积极健康成长。

梁娜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孔繁竹:教育就是放长线,不温不火,耐心等待,静静呵护

梁娜茹:情绪ABC事实A无法改变,,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认知B,从而改变自己的情绪C.

张爱敏:如王晓春老师说:很多老师遇到严重不注意听讲的情况,都简单认为是学生对学习不重视,或者不想学习。教师的对策,就是给孩子大讲学习的重要性,课上提醒、批评、罚站,赶出教室,再解决不了,就请家长,还解决不了,只好怀疑孩子有毛病。

张爱敏:作业精 少 巧  活

梁娜茹:作业分层设计,创新作业形式,注入奖励机制。

梁娜茹:感谢今晚的读书分享,让我收获满满。

张凤娥:爬楼学习大家的分享,很是受益。刘老师的思维导图清晰明了,杨老师的ABC情绪疗法,让我知道了要想改变学生,教师看问题的思路要先改变。谢谢大家的分享!

郭兰英:学习就是更进步。

梁娜茹: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领读!感谢各位老师的热情参与!今晚的读书分享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