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亲密关系

一.本应亲密无间的伴侣关系,为什么会出现假象,以及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实现真正的亲密关系?

在解读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的身边有“模范情侣”吗?

也就是说,在外人看来,两个人处事得体、相敬如宾,关系很不错。但似乎又少了点什么。好像是两人之间的距离,在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关系。

这样说还是有些抽象,我们来打个比方:情侣之间约会见面、拥抱亲吻很常见。但是,有多少人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想和对方亲热,又有多少人是在例行公事呢?

也许在刚恋爱时,两个人对彼此还有新鲜感,见不到就想,好不容易见到了自然要亲热一番。但随着彼此越来越熟悉,关系也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再见面就像是定时打卡的任务了。按照流程一一去做就好了,心中却很难再有当初激情澎湃的感觉。

最典型的一个现象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越来越短,越来越精炼。妻子说:“外面下雨了”,老公回答说:“哦”;老公说:“上班路上开车慢点”,老婆回答说:“嗯”。以短句开始,以单字结尾,有没有很熟悉?

在常人理解中的成熟关系中,似乎只剩下了“我应该做的”和“要对孩子负责”了。也许你已经发现了关系中的不对劲,但具体是哪里不对,又该如何改善,却一点概念都没有。而且,这种表面上的平静,大多数人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万一自己的改变起了反作用,反而连例行公事都做不到了,岂不是适得其反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本《假性亲密关系》,来学习下这种状态到底是不是真的亲密关系,以及实现有益改善的具体方法。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青年才俊,名叫史秀雄。他是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本硕连读的高材生,目前在上海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专注于 80 后、90 后的情感生活、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介绍完本书和作者的基本情况后,下面,我将按照3个部分,为你详细讲解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1.第一个部分,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如果我们对此置之不理,会带来哪些不良的后果。

书中作者说:很多人看似在很用力地维系自己的亲密关系,而实际上,并没有“认真地活”,也就是陷入了“假性亲密关系”中。

这里说的“认真地活”,不是指要认真工作、努力赚钱。而是一种要求我们能用理性去思考生活,分清事情的轻重、主次,并且做出有效选择的过程。

处于“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看上去相敬如宾,和睦相处。实际上,却都在极力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怕付出感情后得不到回应,更怕自己被伤害。书中,作者讲到了很多种假性亲密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索取方主导,意思是无论一方需要什么,另一方都会迁就去满足他;另一种是付出方主导,也就是说,无论一方给的是什么,另一方都会接受。

其实,不管处于哪种的假性亲密关系中,夫妻双方都会因为缺少真正的情感交流,而对彼此的长远相处产生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首先,假性亲密关系会压抑我们的正常情绪表达,从而影响到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作者说,选择进入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人,很可能从小就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亲密。没有和别人深度交往过,所以对别人眼中自己的样子,也没有清晰的概念,也就导致了成人之后,没办法和另一半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自我认知越模糊,假性关系越明显,从而进入了一个负循环中,越陷越深。

另外,处于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不能真正地了解和接纳对方。只会觉得自己在为这段感情单方面地付出,从而出现失落失望的情绪。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对真正的亲密关系就会更加的渴望和向往,关系破裂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那既然假性亲密关系这么常见,后果又这么严重,它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那就来到了第二部分。

2.第二个部分,出现假性亲密关系的根源是什么?为了解释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书中作者讲到的一种现象,叫“爱无能”。作者说,在学习心理学之前,自己在与女朋友相处的时候,总是处于一种被动、冷漠的状态。即使对方亲手给他织了围巾、费尽心思地组织生日派对,却始终不能让他特别开心,表达出常人应有的欣喜感动。有一次,女友直接提出了心中的疑问: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冷漠?于是,两个人花了几个小时分析,最终以作者的顿悟痛哭,作为了收场。作者说,当时感觉自己的心里,就好像有一堵墙,把所有想要表达的情感,都堵在了里面。而建这堵墙的,正是小时候看到的父母争吵和冷战。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刚开始特别恨这堵墙,让自己错过了那么多美好的时光。但是随后,他又意识到,正是这堵墙保护了他的幼年时代,让自己活到了今天。

这堵让人又爱又恨的墙,就是“爱无能”。也许我们没有作者那么强烈的反应,但几乎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爱无能”的影子存在。怎么会呢?在真正的亲密关系中,不仅要有彼此的互相关心和付出,还要有能承担“投入无回应”的能力。大多数人在“情感投入”后,遇到了无回应的风险后,就会变得不敢投入,回避付出,从而变成了爱无能,进入到了假性亲密关系中。

那出现了爱无能,形成了假性亲密关系,我们该如何改善呢?那就来到了第三部分!


3.第三个部分,要改善假性亲密关系,我们该如何思考与行动。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3种解决方法:

(1)首先要试着去回应对方的付出。跟对方分享自己的感受,既能让对方了解真实的你,还能照顾对方的感受与需要。那应该怎么说,才能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还照顾到了对方的感受呢?

(2)一个秘诀就是:换位思考。

(3)最后,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还要记得保持积极心态。

4.有人说,这么说话多累呀。既然说出来会影响关系,那我不说就好了。这就又掉进“假性亲密关系”的坑里了。千万别因为担心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会破坏彼此关系,而选择沉默或者消极抵触。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真诚,即便一次两次效果不明显,时间长了,相信你们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而不是渐行渐远。

总之,真正的亲密关系需要的是真诚。如果总是对对方有所隐瞒,欲言又止,让对方自己去体会你的沉默,你的话中有话,再亲密的关系也都会走向破裂的。

5.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三个方法无一不是要我们自己做出改变,而没有要求对方有什么变化。

这就讲到了这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

只有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拥有更好、更和谐的关系。而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6.那么,要改善自己,我们还应该先认识一下自己。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作者,就经常用以下3个问题,来帮助来访者辨识自己。

(1)第一个问题,你能想象到的最好的情况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能帮助我们找回初心,避免因为复杂时态,而让自己偏离了当初的目标。

(2)第二个问题,你的角色是什么?-这个问题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第三个问题,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我们要了解自己的言行,会带来怎样的效果。是否符合前面明确的两个方面:初心和角色。通过这3个问题,我们就可以评估出,自己的采取的行为语言,是否符合自己所处的角色以及初心,从而发现改进自我的切入点

7.在《假性亲密关系》这本书里,作者给出了同样的观点,澄清了3个对原生家庭的常见误区:

误区1:原生家庭毁一生。

其实不仅是周杰伦,很多被公众认可的明星、成功人士,他们的童年都没有想象中的尽如人意。蔡少芬父亲早逝,母亲是个赌徒。因为欠下大量赌债,蔡少芬从小被迫跟着母亲四处漂泊。孙俪11岁那年父母离婚。因为同学的嘲笑,她去找爸爸,劝爸爸回来,然而却遭到了爸爸的拒绝。还有张韶涵、董卿……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充分说明了:原生家庭的问题,并不是洪水猛兽,并不会把孩子今后的人生毁于一旦。

(2)误区2:原生家庭关系差就等于缺少关爱。

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也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带着伤痛前行。人生能否走得完美,主要区别还是取决于每个人想要成长的内驱力。有这么一家人,父母都是教师,一对女儿也十分伶俐可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爸爸突发疾病去世了,留下母女三人相依为命。姐姐看到家庭的困境,以及妈妈的不易。明白自己只有努力学习,长大成人后才能帮助妈妈撑起这个家。抱着这个信念,她最终考上大学,进了知名企业,结婚生子,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而妹妹却因为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而变得自暴自弃。甚至养成了缺什么,要什么的习惯。整天就想着和同学攀比吃穿,结果因为和校外的混混鬼混而被劝退。后来嫁了一个带着孩子的二婚男人,日子过得也是鸡飞狗跳。一样的家庭环境,怎么会出现两种人生结果?我们能怨妈妈只给了姐姐关爱,而忽略了妹妹吗?只怕在妹妹身上,母亲付出的心血会更多。

因此,作者在书中说: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救你。

(3)误区3:我们都应该具备安全型人格。如果你已经是个成年人,而且认为自己的原生家庭对你造成了或大或小的伤害。如果不想让这种伤害继续,你就需要作出改变。首先,请放下“原生家庭很重要”的观点,而换上“我能决定自己的样子”的想法,不要再想着过去的事情,而是把今天当做新生命的开始,努力去改变自己。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既要抱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提供力所能及的优质原生环境。同时,还要注意千万不能处处力求完美。用力过猛,会让动作走形,反而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效果。因此,一味地求稳妥安全,并不是最好的策略。就像在假性关系中,彼此不吵不闹,并不代表没有问题。只有直面问题本身,主动做出改变,才会带来积极的效果,理想的关系。

其实,在每一段成功关系的背后,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创伤与矛盾。

因此,感觉到关系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从改变自己开始,认真地生活,就可以拥有真正的亲密关系,从此让真情不掺假。

附上两张照片,一张是2019年的,一张是2020年的,对比一下我的改变!


这是2019年7月份的我


这是2020年7月份的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假性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