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位于四川东南,沱江下游,界于成都和重庆的中点,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便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的称号。
内江历史悠久,是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城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在内江建立了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封建专制王朝,作为秦帝国在巴蜀地区的一部分得到相应的开发。
东汉建县,曾称汉安、中江,隋文帝时因母亲河沱江又称内水而得名内江,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文化,富饶的内江培育了许多文化的巨人,古有孔子之师装弘,今有国画大师张大千等。
内江古迹众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称得上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内江遗留下很多的古建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一镇一寨一牌坊,即罗泉古镇、云项古寨和立体史书古牌坊。
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以及民国和新中国,内江在历史和文化方面,留下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内江西靠龙泉山脉,东靠华蓥山脉,地势平缓,浅丘平坝相间,与南充、德阳、自贡的丘陵区构成川中丘陵。
俩母山海拔834m,是内江海拔最高点,也是流向沱江水系的清溪河和流向岷江水系的越溪河的分水岭。
白云山有“川中小青城”之称,有108个山头,峰峦叠翠,连绵起伏,林海茫茫,幽谷深壑纵横交错,悬崖绝壁随处可见。
在内江,李白、杜甫等历史上的文化名人留下了许多诗词作品,本文拣选一二,与读者朋友共享。
内江太白楼,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东桐路西林山上,修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此楼是为纪念诗仙李白在唐开元年间,前来内江拜访友人范金卿,同游内江西林山而建。刻有李白诗作《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唐至德二年(757年),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而被流放夜郎,途经四川,留诗为证。
水接云山浩渺茫,我来此地欲沾光。
诗豪晓梦游天姥,酒圣春心到夜郎。
甩去名缰容眼笑,抛开利锁让眉扬。
楼头明月寻陈迹,无限骚情万古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成都。后来,唐末诗人韦庄寻得杜甫故居遗址,建杜甫草堂以为纪念。
杜甫诗《送十五弟侍御使蜀》:
喜弟文章进,添余别兴牵。
数杯巫峡酒,百丈内江船。
未息豺狼斗,空催犬马年。
归朝多便道,搏击望秋天。
这里的“内江船”,应该是指在内江中行走的船只。
有部分考证者解释为“百丈以内的江船”,联系上句的“数杯巫峡酒”,由于“巫峡”和“内江”都是地名,所以,前面的说法我认为是没有根据的。
《送马共之任内江县尉兼主簿》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驴上吟诗贾岛同,同江归去指江东。
封疆半在猿声里,道路多穿竹箐中。
想得两衙长锁印,应过三载不张弓。
重登制策高科在,笔砚公馀莫废功。
魏野(960~1020),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被荐征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隐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著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为《钜鹿东观集》十卷。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这首《泸州南定楼》,写的是独住小楼,悠然自酌之态。
归艎东下兴悠哉,小住危阑把一杯。
楼下沄沄内江水,明朝同入大江来。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诗《阅城壁》中的“内江”,不一定确指四川的内江。但在端平元年(1234),吴潜曾上疏:“保蜀,护襄,备海”之策,以固四川、湖北及沿海江防。
为根治国运衰微,又章奏九事:顺应时势,更新治国方针;培养太子,延续帝王传世鸿福;重视人伦,振作纲常;端正学风,恢复斯文修穆景象;广集人才,以待不时之需;体恤民力,轻赋徭,裕黎民;整治国防,图谋新功;改革楮币流通,整肃金融秩序;究民间聚众闹事之源,拟长远平定之策。此奏章字字千钧,声声雷霆,因诤言惹怒郑清之,而降职为秘阁修撰。翌年,又任江西转运副使、隆兴知府,后历任太常少卿、枢密都承旨等职。
《阅城壁》诗:
内江外海四周围,正是绸缪户牖时。
北瞰登莱山不碍,东渐倭丽汛难期。
未须鹞鹢增威势,已觉狂鼯受指麾。
敢谓虚名弹压得,多应一念老天知。
朱诚泳(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著有《经进小鸣集》。
其作品《送大参邓松坡致政还乡》,邓松坡应是四川籍人士。
两封情疏达金扉,乞得閒身故里归。
上国久依红日近,内江遥望白云飞。
鲈鱼鲙美充珍馔,孔雀袍新胜舞衣。
忠孝两全臣子分,傍人应羡早知几。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著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寿内江邓大夫弟为中丞公子为麻城令》是一首贺诗。
五马抛来步峡云,一珠收得媚江濆。
居依华萼知难弟,宦有甘棠识使君。
怀县彩衣遥似火,邓林琼树尽干云。
还将御史台中柏,酿得长春酒易醺。
吴伟业(1609年——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赠松郡司李内江王担四》是吴伟业的一首律诗,但所赠为谁,未能查证。
十月江天晓放衙,茸城寒发锦城花。
金堤更植先人柳,玉垒重看使者车。
庾岭霜柑书忆弟,曲阿春酿梦思家。
诗成别写鹅溪绢,厅壁风篁醉墨斜。
《内江道中》是金代诗人洪锡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洪锡爵(1839—1904),字桐云,一字尊彝,四川华阳县(今成都)人。以孝行召为司奏牍,同治癸卯、光绪乙亥两科均入内帘分校,称得士。权庆城县篆,期满回省办牙厘局文案九年,又权兴山县事,期满回省复入牙厘局十五年,榷安陆船局十六年。光绪二十一年,权广济县事。二十二年,授宣恩县。二十八年调授黄冈县,卒于宜昌旅馆。锡爵在任上,多有清匪赈灾之举,有政声。著有《双翯馆诗存》。
江流浩浩下岷峨,派别支分夹内河。
一线涛头驰水马,万堆山髻拥春螺。
官仪汉制从今少,石碣周行自昔多。
独向梳妆台畔望,空留明月伴烟萝。
胡薇元(1849-?)字孝博,一字壶庵,号诗舱,又号玉津居士,别号百梅亭长、七十二峰隐者。原籍浙江山阴,后改籍顺天大兴,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官至西安知府。长于戏曲诗文,著作有《壶庵五种曲》、《天云楼诗》、《伊川草堂诗》和《天倪阁词》等。
《临江仙·丝雨低迷迷古道》,是作者写内江风景的一首词。
丝雨低迷迷古道,朝来分外凄清。遥山兀自不分明。云连双凤驿,烟锁内江城。
怅望锦官亲舍远,藕华露湿秋晴。叩舷搔首计归程。寂寞沙岸上,无数雁行横。
词中的“双凤驿”在内江市下辖的隆昌市,“锦官”是成都的别名。
卢前(1905年——1951年),原名正绅,后改名前,字冀野,自号小疏,别号坎虹,别署江南才子、饮虹驿主人、中兴鼓吹者等,江苏南京人。身兼诗人、文学家和戏剧史论家、散曲作家、剧作家多重身份。
卢前继承业师吴梅的衣钵,一生致力于戏曲史研究、诗词曲创作,成为曲学大家,著述丰富。中华书局出版过《冀野文钞》,分为《曲学四种》、《文史论稿》、《笔记杂钞》和《诗词曲选》四辑,收集了卢前各方面的代表作。
《鹧鸪天·内江留柬适兮》是其诗词作品之一。
大勇关黄我故人。桓侯今始认乡亲。
三山古道空辞赋,丈八长矛供战神。
钟阜月,苦思君。知君愁对内江春。
年来行在麻鞋破,只恨儒冠累此身。
舅舅年轻时随大军南下,最后在内江成家立业。虽然舅舅已去世多年,但舅母尚健在,其儿女、孙辈已各自独立,目前皆在内江、成都等地工作和生活。
此次送儿子到成都上学,受到了亲戚们的热情款待。闲暇之间,对内江的山水、历史文化稍作了解,匆匆间草就此文,以飨众位诗友。